東京馬拉松雖已結束,整個人還在這場賽事後座力中,挑照片、找成績證書,最重要是覺得自己大賽後要休息(哈,是多大賽),休跑到現在。網路上已經有許多網友分享他們的賽事心得,我也來整理一下自己的觀察與感想。


東京馬拉松很有誠意,馬路六線道整個封閉給跑者。雖然主因可能是參加者太多,但經過的都是市區中心,是需要各方面的安排與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支持啊。以往在日本觀光都是坐地鐵為多,公車都很少坐,對於東京地面上的道路狀況認知甚少。跑台北馬時大家都會提醒要小心貓眼石,跑在東京市區路上也在心中提醒要小心貓眼石,但是!!!! 沒有發現貓眼石,東京道路沒有貓眼石!!事後與朋友聊到此事,朋友們猜測是因為東京使用的路面材質及環境不需要藉貓眼石反光,還有人說東京馬路鋪得比較扎實比較硬,不知是否為真,倒是腳底確實比較痛(哈)。
另外一個倍感誠意的是沿路工作人員、志工、加油民眾在二側站得滿滿,不會有一個路段沒有加油群眾。有的是團體在路邊表演,也有各種cosplay的個人,看到最多的是恐龍,還有拿著選手名字的加油者,各國國旗,賽道二側可以說是各國加油代表團的表演舞台。途經一個路口,旁邊管弦樂團一曲畢,整個賽道經過的選手都鼓掌,當下十分感動,賽道內外一起在進行這場活動啊。不知道主辦大會是怎麼安排這些加油團體,東京市民這種加油風氣是如何形成的。想起福和橋旁每次來幫大家加油的阿伯,於是在心中埋下個念頭,以後也去台北馬加油看看,或許我就可以理解那份心情。

三萬八千多名跑者,沿路補給站及廁所的安排可是大事件。不知道為什麼不鼓勵選手自備杯子,這次好幾站出現紙杯不夠,個人覺得飲水也不夠,到後段只有運動飲料配能量膠,腸胃不舒服。但是起跑點及沿路流動廁所安排得很密集,而且衛生紙及水管夠,十分乾淨,排隊動線也很清楚,不會有插隊或是要靠運氣看誰快的狀況。台北馬應該派人來觀摩學習一下。
大會照相點,雖事先在選手手冊有介紹,但是不熟悉東京道路的跑者,恐怕很難掌握。在路上照相點前,會有工作人員大喊”Smile”、“Camera”,提醒相機在前方。但是跑者實在太多了,搶鏡頭變成另外一個技術活。不特別注意的話,就是”威力在哪裡”的照片。而官方照片一張大概台幣要八九百元,此時就覺得台灣照片的價格親民多了。還有尋寶網等許多無償為大家紀錄的攝影師們,衷心感謝。

本以為三月東京馬會是寒冷的,沒想到是個豔陽好天氣。跟台灣比起來不算熱,但是中午時段的太陽直射挺讓人耗能的,人形燒只把頭吃掉,身體吞不下去。。。若早知不會冷就不寄物了,寄了厚外套無用武之地,還好費用是mastercard贊助,寄物的後果就是散場不知從哪走。依號碼布的顏色分流,又來了,雖然選手手冊有寫,但是不熟東京的我根本沒概念,只能跟著人群走。
在去東京馬之前,因其他地區的費用時間中籤率等等考量,心想這應該是我唯一一場世界七大馬賽事。但是在場上看到那些貌似比我年長的跑者,覺得自己不該自我限制,開放接受任何可能。而此次海外賽事經驗,除了對自己各項能力的驗收,亦是增長見識擴展視野,十分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