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正向的手足教養】

【閱讀筆記—正向的手足教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家有兩寶以上的家庭中,最令人頭痛的教養問題之一莫過於是「手足爭吵」。相信不少父母在連假的時候充當了許多回調解員的角色吧!


我家的情況也是如此。


在一起玩會兒,沒多久就開始吵架。然後兩人紛紛跑來告狀。調節完過一下兩人和好,但沒多久又起爭執。


如此周而復始,頭痛得不得了⋯


《正向的手足教養》一書說明家長該如何在處理手足之間的關係與矛盾。


看完本書我有三點心得:

1️⃣先讓孩子自己解決

觀察到孩子出現矛盾時,不要第一時間跳出來調解,先讓孩子們自己處理,也是一種社會化的練習。

(當然,如果事態發展到動手打架時,家長還是要出面阻止。)


2️⃣要維持公平

「公平」不只是嘴上說說,行動上一定也要實踐。


如果沒有先跟孩子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再進行調解,只是用「各打五十大板」的態度嘗試維持事情表面的和平,是沒辦法讓孩子感受到公平進而服氣的。


3️⃣適時地「偏心」

雖然說要「公平」地對待孩子們,但也需要適度地「偏心」。


怎麼偏心法呢?有一個很不錯的方法就是訂下與每位孩子的個別約會時光。在他的專屬時間裡他可以享受與父母的獨處,沒有其他兄弟姐妹分散父母的注意力。


當孩子被好好對待,不用擔心父母不夠愛自己時,他對待其他手足的態度也會更好。

avatar-img
寶妞麻&書僮麻的沙龍
10會員
8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教養,從改變說話口氣開始》 書中舉了三十一個常見、但其實不建議說的家長用語為例,除了為讀者說明最好不要用的原因,還提供建議說法。
今天搭捷運時看到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 走在樓梯上的我聽到前方傳來一聲驚呼,原來是前方一位手提紙袋的男子,他的飲料杯從紙袋中掉落,飲料因此灑了一地。 你猜後續怎麼樣了呢?
有效的親子溝通有四個要注意的重點: 1️⃣情緒管理 在與孩子溝通前先消化自己的負面情緒,等自己確實心平氣和的時候再開始溝通。 千萬不要帶著情緒和孩子溝通,若是孩子也正帶著情緒,硬碰硬下並不會產生正面的溝通結果。 2️⃣明確的目標 在溝通前可以先想好這次與孩子溝通想達到的
《教養,從改變說話口氣開始》 書中舉了三十一個常見、但其實不建議說的家長用語為例,除了為讀者說明最好不要用的原因,還提供建議說法。
今天搭捷運時看到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 走在樓梯上的我聽到前方傳來一聲驚呼,原來是前方一位手提紙袋的男子,他的飲料杯從紙袋中掉落,飲料因此灑了一地。 你猜後續怎麼樣了呢?
有效的親子溝通有四個要注意的重點: 1️⃣情緒管理 在與孩子溝通前先消化自己的負面情緒,等自己確實心平氣和的時候再開始溝通。 千萬不要帶著情緒和孩子溝通,若是孩子也正帶著情緒,硬碰硬下並不會產生正面的溝通結果。 2️⃣明確的目標 在溝通前可以先想好這次與孩子溝通想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