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搭捷運時看到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
聽到他的驚呼,本來蹦蹦跳跳走在前面的孩子們立即回頭,看到是爸爸出了狀況馬上趕到爸爸身邊。
只見兩個孩子先是問爸爸有沒有怎麼樣,然後年紀比較小的孩子蹲下來幫忙撿散落一地的飲料杯和蓋子等物品,年紀比較大的孩子則是轉身朝服務台走去,向工作人員解釋並尋求協助(清潔),以避免因地面潮濕造成他人滑倒。
面露尷尬之色的男子愣了一會兒就立即回神,趕緊蹲下身一起收拾地面的狼藉。
我注意到的是,整個過程當中沒有聽到有人怒斥或抱怨。
❌「你是怎麼搞的啊?連飲料都拿不好。」
(如此這般想像中的責怪並未發生)
❌「我的飲料、我的飲料被你打翻了啦!」
(這樣的哭鬧喊叫也沒出現)
所有的行動都聚焦在「解決問題」上。
是的,在事情發生當下,再多的抱怨與責怪都於事無補,都是情緒發洩而已。
而這樣的情緒宣洩只會讓做這件事的人或因羞愧而惱怒,雙方在不滿和委屈的情緒碰撞下容易因此發生衝突。
若是先「解決問題」,然後待雙方都在平靜的狀態下再回頭討論,除能避免解決不了任何事情的情緒衝突,還能就事論事地討論如何才能避免這樣的情況再度發生。
#寶妞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