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要不要開刀?」**這句話,是很多人聽到會瞬間心跳加速、腦袋一片空白的問題。
不管是自己,還是家人聽到這句話,內心通常都會冒出超多問號:「真的有必要嗎?不開會怎樣?會不會只是例行開刀?可以拖一下再觀察嗎?」
今天這篇,我就當作朋友坐你旁邊,幫你預習一下醫生在你面前講「可能要手術」的時候,最常會問你哪幾個問題,還有你該怎麼準備、怎麼回。
🩺 為什麼醫生要問你這些,而不是直接說「你要不要開」?
因為開刀不是醫生說了就算,這是一個雙向的決定。
醫生會根據你的病況來判斷有沒有必要開刀,但同時也會考慮:你現在的生活狀況、工作、身體狀態、對風險的接受度。
所以,當你聽到醫生說「我們可能需要考慮手術」,接下來你大概會聽到以下這幾個問題👇
✅ 醫生最常問的 5 個問題(你也該提前想清楚)
1️⃣ 「這個症狀影響你的生活多少?」
這是關鍵,因為有些狀況可以觀察,有些就拖不得。
👉 你可以誠實說:
- 「我現在每天走路都痛,沒辦法正常上班。」
- 「目前還可以忍,但每天晚上都睡不好。」
這會讓醫生知道,你是不是已經到了非處理不可的階段。
2️⃣ 「你現在有在吃什麼藥嗎?有沒有慢性病?」
因為開刀牽涉到麻醉、凝血、傷口癒合等等,這些都會受到你平常用藥或疾病影響。
👉 你最好提前準備一份「用藥清單」,像是:
如果你不確定藥名,也可以拍照給醫生看。
3️⃣ 「你之前有動過手術嗎?麻醉有不舒服過嗎?」
這問題是為了了解你身體對麻醉、手術的反應。
有些人曾經有麻醉過敏、或術後恢復很慢,這對醫生來說是重要訊息,會影響用藥與術式選擇。
4️⃣ 「你現在有什麼事非得這陣子做嗎?(工作、家庭)」
因為術後會需要休養時間,醫生會評估你什麼時候開最合適。
如果你這週正好有工作高峰或家中有事,有時候手術是可以排程的,不用馬上開,但前提是你的病情允許!
5️⃣ 「如果不開刀,你可接受什麼樣的風險?」
有些人聽到「可以不開刀」會超開心,但事實是——
不開刀,可能會痛更久、反覆發炎、甚至惡化。
醫生會希望你知道「不開會怎樣」,然後讓你自己決定你能不能接受這個風險。
你可以這樣問回去:
- 「如果我現在先不開,最壞的情況會是什麼?」
- 「我這樣拖一兩個月,會不會讓狀況變得更複雜?」
💬 小建議:你也可以主動問醫生這些!
有些問題你不用等醫生問,你自己就可以問👇
🔸「我這個手術是緊急的嗎?還是可以排時間?」
🔸「手術風險有哪些?恢復期要多久?」 🔸「有沒有不開刀的其他選擇?(吃藥、復健等等)」 🔸「術後會不會留疤?影響功能嗎?」
有問題不要客氣,醫生其實很樂意你願意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
🧠 小結一下
✅ 開刀前,醫生不會直接強迫你做決定,而是會引導你了解風險與選擇
✅ 你只要記得幾個要點:「我痛到什麼程度、我有什麼病、我生活能不能配合手術」 ✅ 主動問醫生問題,反而會讓你更安心、更懂自己正在做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