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需要開刀嗎?醫生最常問你的5個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說真的,**「要不要開刀?」**這句話,是很多人聽到會瞬間心跳加速、腦袋一片空白的問題。

不管是自己,還是家人聽到這句話,內心通常都會冒出超多問號:「真的有必要嗎?不開會怎樣?會不會只是例行開刀?可以拖一下再觀察嗎?」

今天這篇,我就當作朋友坐你旁邊,幫你預習一下醫生在你面前講「可能要手術」的時候,最常會問你哪幾個問題,還有你該怎麼準備、怎麼回。

raw-image



🩺 為什麼醫生要問你這些,而不是直接說「你要不要開」?

因為開刀不是醫生說了就算,這是一個雙向的決定。


醫生會根據你的病況來判斷有沒有必要開刀,但同時也會考慮:你現在的生活狀況、工作、身體狀態、對風險的接受度。


所以,當你聽到醫生說「我們可能需要考慮手術」,接下來你大概會聽到以下這幾個問題👇


✅ 醫生最常問的 5 個問題(你也該提前想清楚)

1️⃣ 「這個症狀影響你的生活多少?」

這是關鍵,因為有些狀況可以觀察,有些就拖不得。

👉 你可以誠實說:

  • 「我現在每天走路都痛,沒辦法正常上班。」
  • 「目前還可以忍,但每天晚上都睡不好。」

這會讓醫生知道,你是不是已經到了非處理不可的階段


2️⃣ 「你現在有在吃什麼藥嗎?有沒有慢性病?」

因為開刀牽涉到麻醉、凝血、傷口癒合等等,這些都會受到你平常用藥或疾病影響。

👉 你最好提前準備一份「用藥清單」,像是:

如果你不確定藥名,也可以拍照給醫生看。


3️⃣ 「你之前有動過手術嗎?麻醉有不舒服過嗎?」

這問題是為了了解你身體對麻醉、手術的反應

有些人曾經有麻醉過敏、或術後恢復很慢,這對醫生來說是重要訊息,會影響用藥與術式選擇。


4️⃣ 「你現在有什麼事非得這陣子做嗎?(工作、家庭)」

因為術後會需要休養時間,醫生會評估你什麼時候開最合適

如果你這週正好有工作高峰或家中有事,有時候手術是可以排程的,不用馬上開,但前提是你的病情允許


5️⃣ 「如果不開刀,你可接受什麼樣的風險?」

有些人聽到「可以不開刀」會超開心,但事實是——


不開刀,可能會痛更久、反覆發炎、甚至惡化。


醫生會希望你知道「不開會怎樣」,然後讓你自己決定你能不能接受這個風險。

你可以這樣問回去:

  • 「如果我現在先不開,最壞的情況會是什麼?」
  • 「我這樣拖一兩個月,會不會讓狀況變得更複雜?」

💬 小建議:你也可以主動問醫生這些!

有些問題你不用等醫生問,你自己就可以問👇

🔸「我這個手術是緊急的嗎?還是可以排時間?」


🔸「手術風險有哪些?恢復期要多久?」 🔸「有沒有不開刀的其他選擇?(吃藥、復健等等)」 🔸「術後會不會留疤?影響功能嗎?」


有問題不要客氣,醫生其實很樂意你願意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


🧠 小結一下

✅ 開刀前,醫生不會直接強迫你做決定,而是會引導你了解風險與選擇


✅ 你只要記得幾個要點:「我痛到什麼程度、我有什麼病、我生活能不能配合手術」 ✅ 主動問醫生問題,反而會讓你更安心、更懂自己正在做的決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ndwich-Care : 你的家庭健康守門員
10會員
207內容數
Sandwich-Care 是每個家庭的健康第一線,一旦家人出現任何身體不適、症狀不明、或有慢性病管理需求,它能即時提供專業建議,協助判斷 是需要立刻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還是可以在家先觀察或調整生活方式? 有它在,家庭健康不再靠猜!
2025/04/08
你是不是也常問自己或醫生:「欸,那我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恢復正常啊?」 比如扭到腳、動完手術、骨折、拉傷之後,雖然不再痛到不行,但總覺得「好像還沒完全好」,走路會小心翼翼,動作變慢、怕又弄到。 今天這篇,就像我坐你旁邊跟你聊一樣,幫你整理出關於復健、物理治療你該知道的關鍵觀念,不只幫你判斷「可以動到
Thumbnail
2025/04/08
你是不是也常問自己或醫生:「欸,那我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恢復正常啊?」 比如扭到腳、動完手術、骨折、拉傷之後,雖然不再痛到不行,但總覺得「好像還沒完全好」,走路會小心翼翼,動作變慢、怕又弄到。 今天這篇,就像我坐你旁邊跟你聊一樣,幫你整理出關於復健、物理治療你該知道的關鍵觀念,不只幫你判斷「可以動到
Thumbnail
2025/04/07
出院那天你是不是也鬆了一口氣? 醫生說可以回家,感覺像是:「好耶,終於沒事了!」 但其實啊,出院不是結束,是你復原的開始。 接下來的幾天、幾週,才是讓身體真正「修好」的關鍵時期,尤其是有傷口、有動過手術的人,照顧得好不好,影響超大。 這一篇就來跟你聊聊,回家後該怎麼好好照顧傷
Thumbnail
2025/04/07
出院那天你是不是也鬆了一口氣? 醫生說可以回家,感覺像是:「好耶,終於沒事了!」 但其實啊,出院不是結束,是你復原的開始。 接下來的幾天、幾週,才是讓身體真正「修好」的關鍵時期,尤其是有傷口、有動過手術的人,照顧得好不好,影響超大。 這一篇就來跟你聊聊,回家後該怎麼好好照顧傷
Thumbnail
2025/04/04
你是不是也曾經卡在這個問題—— 身體不舒服、受傷了,但站在醫院門口突然傻住:我現在到底是要掛急診?還是去門診排號? 更麻煩的是,有時候掛了門診,醫生看一看說:「這你應該去急診。」 然後你就只好又走回急診,等半天,整個流程再跑一次,有夠煩。 今天這篇,就像朋友在旁邊拍你肩膀、用
Thumbnail
2025/04/04
你是不是也曾經卡在這個問題—— 身體不舒服、受傷了,但站在醫院門口突然傻住:我現在到底是要掛急診?還是去門診排號? 更麻煩的是,有時候掛了門診,醫生看一看說:「這你應該去急診。」 然後你就只好又走回急診,等半天,整個流程再跑一次,有夠煩。 今天這篇,就像朋友在旁邊拍你肩膀、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回家後都待在一樓店面坐著居多,每個老顧客來都會問我怎麼了,每天要講好幾次發生經過的心路歷程,講著講著就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還沒說過這次開刀住院的花費,打了三根骨釘一根一萬三,在醫院住了健保房11個晚上加上手術費零零總總共四萬八千多,輔具一千八,看
Thumbnail
回家後都待在一樓店面坐著居多,每個老顧客來都會問我怎麼了,每天要講好幾次發生經過的心路歷程,講著講著就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還沒說過這次開刀住院的花費,打了三根骨釘一根一萬三,在醫院住了健保房11個晚上加上手術費零零總總共四萬八千多,輔具一千八,看
Thumbnail
Photo by calvin, Bali 我與一般計劃性開刀的人不同,計劃性開刀通常多於退化、先天不良、運動磨損,所以能夠提前去了解髖部構造、手術方式及術後照護,甚至可以提前安排在什麼醫院給那位醫師動刀⋯⋯等等。 於是,我的急性意外狀況反倒是太突如其來了,根本沒時間去多加了解,即便是出院了還是
Thumbnail
Photo by calvin, Bali 我與一般計劃性開刀的人不同,計劃性開刀通常多於退化、先天不良、運動磨損,所以能夠提前去了解髖部構造、手術方式及術後照護,甚至可以提前安排在什麼醫院給那位醫師動刀⋯⋯等等。 於是,我的急性意外狀況反倒是太突如其來了,根本沒時間去多加了解,即便是出院了還是
Thumbnail
昨天回診,去看上週頸部斷層掃瞄的報告。 但是,到了診間, 牆上螢幕顯示,醫師正在開刀,暫時不能來。 是了, 我來的時候,正好看到救護車進來, 應該就是這個急診刀吧。 一直等,醫師還是沒來。最後,代班醫師來看, 不想看的病人就改掛其他時間了。 我說,反正是要看報告,就還
Thumbnail
昨天回診,去看上週頸部斷層掃瞄的報告。 但是,到了診間, 牆上螢幕顯示,醫師正在開刀,暫時不能來。 是了, 我來的時候,正好看到救護車進來, 應該就是這個急診刀吧。 一直等,醫師還是沒來。最後,代班醫師來看, 不想看的病人就改掛其他時間了。 我說,反正是要看報告,就還
Thumbnail
這本書買回家不久後,因為簡單易懂很快就看完了,一起看看為什麼醫生說可以去死沒關係? 備註:本文標題與討論內容是在有專業評估下進行的晤談工作,並非僅為字面上的意義,亦非鼓勵自傷或自殺行為。
Thumbnail
這本書買回家不久後,因為簡單易懂很快就看完了,一起看看為什麼醫生說可以去死沒關係? 備註:本文標題與討論內容是在有專業評估下進行的晤談工作,並非僅為字面上的意義,亦非鼓勵自傷或自殺行為。
Thumbnail
關於這次看到的新聞開錯刀事情,有著非常多的爭論,當看完整篇新聞的介紹後,我只能覺得有一點驚訝,但沒有到很吃驚的程度,為何我會這麼說,是因為自身為醫療人員?還是看了太多類似的案例?就讓我以護理師看到的世界慢慢說起。
Thumbnail
關於這次看到的新聞開錯刀事情,有著非常多的爭論,當看完整篇新聞的介紹後,我只能覺得有一點驚訝,但沒有到很吃驚的程度,為何我會這麼說,是因為自身為醫療人員?還是看了太多類似的案例?就讓我以護理師看到的世界慢慢說起。
Thumbnail
今天出門前我在腦中擬好稿子打算要多說說這一週以來的心情,醫生首先都會問我:「這一週過得如何呀?藥是不是都可以適應啊?」如果沒問題就繼續開兩週給我。 而我正好有新的發現能和醫生聊聊,我告訴他,最近我開始嘗試寫文章了,也慢慢的在經營自己的部落格,並把以前發生的經歷寫出來。
Thumbnail
今天出門前我在腦中擬好稿子打算要多說說這一週以來的心情,醫生首先都會問我:「這一週過得如何呀?藥是不是都可以適應啊?」如果沒問題就繼續開兩週給我。 而我正好有新的發現能和醫生聊聊,我告訴他,最近我開始嘗試寫文章了,也慢慢的在經營自己的部落格,並把以前發生的經歷寫出來。
Thumbnail
關於在急診病患眾多的情況,很多時刻患者只能在等候,這時刻隨著時代的發達,你會發現急診超多患者在等候時後,除了聊天之外,會開始划手機、講電話,這就代表掛診的人口中,有一部分其實不用太緊急先處理的,而我們最後還是得一一處理,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存在,那麼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Thumbnail
關於在急診病患眾多的情況,很多時刻患者只能在等候,這時刻隨著時代的發達,你會發現急診超多患者在等候時後,除了聊天之外,會開始划手機、講電話,這就代表掛診的人口中,有一部分其實不用太緊急先處理的,而我們最後還是得一一處理,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存在,那麼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住院開刀期間以及旅行中發生的故事。同時,作者也強調了傾聽和理解需求的重要性,對於新手就服員來說,先從理解需求開始,是非常好的第一步。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住院開刀期間以及旅行中發生的故事。同時,作者也強調了傾聽和理解需求的重要性,對於新手就服員來說,先從理解需求開始,是非常好的第一步。
Thumbnail
臨床的醫院,醫療中醫師的看診已經不是臨床的需求之一了,那麼~故事從這裡開始
Thumbnail
臨床的醫院,醫療中醫師的看診已經不是臨床的需求之一了,那麼~故事從這裡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