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一個再常見不過的問題,但也是最難回答的。因為每個人投入股市的條件、背景、風險承受度、投資目的都不同,所以——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適合你的答案」。
💰 資產配置:先了解你的「本金結構」
在進場前,先問問自己這些問題:
我投入的資金佔總資產的比重是多少?
這筆錢是閒置資金,還是來自借貸?
我有其他負債嗎?這筆錢會影響我的生活開銷嗎?
我有預留生活準備金嗎?
我的薪資水平能夠支撐多久的虧損?
家人支持我做投資嗎?他們的態度會影響我的決策嗎?
這些問題的答案,會直接影響你承擔風險的能力。
📊 商品組合結構:你到底買了些什麼?
要看清楚你手上的投資組合:
你是短線交易還是長期持有?
每檔個股的初始成本是多少?
現在持有的個股有哪些?張數和成本分別是多少?
如果虧損,你能接受的最大幅度是多少?
了解自己「在哪裡、擁有什麼、能失去多少」,才有機會談策略。
🧠 心法與策略:你是哪一種投資人?
問問自己:
我能在漲跌之間保持理性嗎?
我的個性是積極型還是保守型?
我習慣做多還是擅長做空?
如果某筆資金退出市場,接下來該怎麼運用?
這些反映的是你投資的核心思維與風格,沒有對錯,只有合不合適。
🎯 所以,我一直在推廣「獨立選股,自主交易」的理念。
因為數百萬的投資人,會產生數百萬種交易行為。
沒有任何一套策略適合所有人,只有你最適合你自己那一套。
📌 結論是:
這個答案,不在別人手上,而在你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