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大刀揮舞,擊落全球股市及各類金融商品,老實說,好久沒有讓我感受到這種心跳的感覺XD
現在網路上充斥著關稅相關的報導,也有很多關稅相關的專業分析,投行、券商、機構、網路高手,他們對整體事件的見解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鑑往知來有深刻觀點的文章也不勝枚舉,相信絕對會比我的分析更精彩豐富。
所以,這裡我就不班門弄斧,主要就來談談純粹的線圖走勢看法,關於這一波下殺,台指期的技術分析,以及交易機會,透過實戰來演練一次交易系統的執行,而這個策略實際上也是可以複製的,而非只有適用這一次,這是他的另一個價值。台指期的觀察點
之前在貼文中有分享到,台指期下檔支撐觀察點有哪些?
- 跌破區間下緣後的跌幅滿足點是20018 已經到達
- 第二個觀察點是2024/08低點18836 距離只剩1.7%
- 下一個跌幅目標則是以最高點修正30%計算,也就是17115點
就操作面來說,有什麼實際執行的案例?
雖然上面有提到大致的下跌滿足點與參考點位,但實際上還是要落到操作才有意義,否則都是紙上談兵。
台指期在22400位置經過多次測試,不管是2024/08~2024/09的壓力區,還是2024/09~2025/02的支撐區,都顯示這個是台指期的關鍵位置。

圖/Tradingviewiew
2025/03跌破後,其實還沒有足夠吸引我做空的理由,因為他先前已經先跌一段,並非行情發動的當下進場,會有追空的風險,點位相對不漂亮。
接著,指數先是往上依託這個位置做回測,反彈的K棒越來越小,成交量逐漸萎縮。

圖/Tradingview
之後價格開始下跌,伴隨K棒拉長,成交量也跟著放大,是標準的下跌出量的空方走勢。在第二根K棒跌破前低後,對我來說,很可能是第二波跌勢的開始,因此有了做空的機會。

圖/Tradingview
倉位管理的運作
進場後,避免價格波動影響情緒與操作,同樣要嚴守持倉紀律,先設定好要在那裡停損與停利。
- 停損:上檔停損設定在22478,也就是價格回測、反彈後整理的多根K棒高點再加3點,作為停損及持倉費用的緩衝。
- 入場保護:計算進場與停損點的距離,運用這個距離,等幅計算設定入場保護的位置。例如,我如果在21580進場做空,與22478停損點的距離是898,再從21580進場點開始往下減898,得出20682。當價格下跌至這個位置,我就會將我的停損點調整到進場的位置,來避免這筆交易虧損。
- 停利:設定盈虧比5:1,剛剛計算的898為1,停利的獲利點數則為4490,如果21580進場,停利點就是21580-4490=17090。
- 其他倉位管理策略:股指的做空宜短不宜長,宜快不宜久,因此若價格回落到1:3的位置(18886),對我來說已經有一定的獲利空間,因此會收窄我的停利條件,例如跳空開低後爆大量反彈收高,抑或是啟動移動獲利,避免過大獲利回吐。
根據目前的情況,先前已經再價格碰到20682的時候將停損點移到進場的位置,將這筆交易的風險降到接近0。待價格抵達18886時,將時刻留意快速落底反轉的可能,並嚴守17090停利的計畫,不猶豫、不貪婪。

圖/Tradingview
或許在這筆空單當中,我們不是賣在最高點,買在最低點,但我們只要在正確的位置進出,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進行交易,賺取波動價差足矣。
台股市場的問題
最後我想稍微聊聊我認為台股市場最大的問題—漲跌停限制。
這次的股災我當然也沒有倖免於難,雖然現股部位已經在關稅之前停損掉大半,因此損傷有限,但剩餘部位的停損條件單卻因為跳空跌停,也沒有在我設定的位置出場,蒙受更大的損失,這就是我們在資金管理時還要額外納入考量的系統性風險,切忌讓自己暴露太多不可控的風險。
言歸正傳,漲跌停限制雖然表面上好像能控制價格波動幅度,但風險並不會因此減少,4/7開盤即有上千檔跌停,終場上市945家跌停,上櫃766家跌停,根本沒有停損的機會。
我認為如此干預市場機制的設定是沒有效率的,缺乏流動性會降低倉位調整的靈活性。試想全球最成熟的美股市場為何就沒有漲跌停限制,他允許市場自由波動,面對極端行情時,引入短暫的熔斷機制來讓市場冷靜,這樣似乎才能達到應有的平衡,而不是硬性去設定漲跌停,尋求短暫看似安穩的結果。我相信,就算漲跌停限制縮小到5%,沒有交易紀律的人照樣有爆倉風險。
風險主要來自人的管理方式,不是市場,不是金融商品
秉持長線思維,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回顧1980年以來標普500指數的表現,共有21次超過10%的跌幅,且平均年內回檔幅度為14%。另外,1928年以來,跌幅超過20%被定義為熊市的環境,平均經歷時間不到10個月。這些歷史數據告訴我們,這些都是進入股市的必要之惡,拉長遠來看,股市創新高只是時間問題。
大家在股海茫茫當中,誰沒有撞過南牆,誰沒有走過彎路。不過,有了風險控管的盾牌,每個人都有本錢通往光明大道的潛力,如果再加上過人的耐心與積極精進自己,也必將體認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
在市場黑暗的時刻,才是最能接近本心的機會,與自己做深度對話與交流,整裝待發,秉持長線思維,一切都有可能,前途依舊不可限量,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