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成道的一生行誼,包含有「八相」: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涅槃,這八個經歷稱之為「八相成道」,其中「出家」這個環節至關重要,決定了凡與聖之別。偉大的 佛陀以三世智慧眼目,洞悉世間的無常與痛苦,為尋求解脫之道,生起極大出離心,發心離欲出家修行,最後於印度的菩提伽耶樹下,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佛陀以無盡的悲心願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留下三藏十二部九乘甚深法典,以八相成道,為眾生示現圓滿成功人生的八個過程,便是希望人們能夠斷滅輪迴之苦,得到究竟圓滿的利益安樂。
本文目錄:
◆何謂八相成道?
◆八相成道的意思
◆八相成道圖的由來
◆紀錄佛陀八相成道的經典
◆如何學習佛陀八相成道的行持

從八相成道,認識佛陀的一生
💦何謂八相成道?
千年前,當一位老者、病人、死者與沙門,攔住悉達多太子(佛陀)於城中遊觀四方的輦輿,娑婆世界萬千眾生的命運注定也隨之改變。 佛陀因親睹老、病、死之恐怖,決心夜半出家,騎馬逾城,相傳四天神以神力護住奔馳的馬蹄聲,避免被察覺。復經過多年的苦行,偉大 佛陀最終於菩提樹下成道,轉大法輪,利濟眾生無量。
佛陀的一生,從降生人間、托胎、出生、示現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到入涅槃,這八個經歷稱之為「八相成道」,其中「出家」這個環節至關重要,決定了凡與聖之別。當兩條道路鋪展在 佛陀的面前,一條是繼承王位,財寶、權力和榮耀無邊,統領廣大的國土;一條是出家修行,覺證萬物之真諦,只有星月與寒苦相隨。
而 佛陀毅然選擇了後者,祂所統治的就並非短暫的人間疆域,而是綿亙千古、遼闊、至上的精神樂土。 佛陀示現大出離心、大勇猛心與大菩提心,捨俗出家,為的就是成就正覺,救度眾生出離生死苦海!因此, 佛陀出家的行誼,對眾生的意義格外深遠而殊勝。

了解八相成道
💦八相成道的意思
佛陀成道的一生行誼,包含有「八相」:
降兜率、入胎、出生 、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入涅槃。
八相成道之一、降兜率
釋迦牟尼佛在降生到人間之前,乃是位居一生補處(菩薩階位的最高位,就是等覺位,經過這一生就可以補佛位處)的菩薩,號能仁菩薩,位居兜率陀天內院之主,說法教化天人。視因緣成熟之時,即降生在印度迦毗羅衛國。
八相成道之二、入胎
能仁菩薩下生人間當日,淨飯王的第一王后摩耶夫人,於夢中見六牙白象,臨空而降,從她的右脇進入體內,夢醒後便覺懷有身孕。
淨飯王為了解夫人的夢兆,召來了婆羅門的大占夢師為夫人解夢,婆羅門說:「過去的仙書有記載:『若母人夢見,白象入右脇,彼母所生子,三界無極尊。』夫人的夢非常吉祥,夫人日後必生聖子,彼於後時,必成佛道,名聞遠至。」

八相成道~降生
八相成道之三、出生
摩耶夫人懷胎十月,於回娘家天臂城待產時,途經尼泊爾藍毗尼園,園中百花齊放,美不勝收,夫人於無憂樹下自感即將臨產,便佇立舉右手攀無憂樹枝,能仁菩薩以神通自摩耶夫人右脇出生。
誕生後,大地震動,放大光明,土地自然湧現大蓮花承接太子。剛出生的太子,無人扶持即能行走,面向四方各行走七步,舉右手指天,左手指地,開口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此時,虛空現出龍王以溫、冷兩股淨水灌浴太子。
淨飯王為太子命名為悉達多。太子誕生七日後,摩耶夫人離世,由摩耶夫人的妹妹摩訶波闍波提撫養太子。悉達多太子在少年受學時,在全印度青年之中,體力與智力、博學與藝能超群,無人能及太子。爾後與耶輸陀羅公主結為夫婦,生下一子──羅睺羅。
八相成道之四、出家
悉達多太子在十九歲時,出宮遊城,於四個城門口見到「老、病、死、出家人」四種現象,頓悟世間無常,生起追求圓滿無分的宇宙人生真理,以解脫生死痛苦的決心。儘管父王與姨母以種種世間的欲樂享受,想令太子打消出家念頭,但太子絲毫不為世間五欲所動。
於二月初八日半夜月色明朗時,捨棄世間的情感與榮華富貴,由僕從車匿駕馬車載太子離宮,於林中剃髮出家。淨飯王知道太子出家後,便派了憍陳如等五位大臣前往力勸,而五人被太子堅決出家求道的決心感召,便跟隨著太子出家修行。經過五年遊歷遍訪外道諸師未果後,一行人便來到了尼連禪河附近的苦行林中苦修。
八相成道之五、降魔
悉達多太子經過六年苦行,每日僅食一麻一麥,全身羸瘦枯槁,仍然不能悟道。於是太子捨棄了苦行,來到尼連禪河洗浴,接受牧羊女的供養,等待恢復體力後,走到菩提伽耶附近一棵大菩提樹下,入定禪修,並發誓:「不成佛道,不起此座。」
此時,魔王波旬得知太子發下成道的決心,深怕太子成佛後教導眾生學佛解脫,使魔族的勢力受到威脅,便心生恐怖,派三名魔女試圖誘惑,又派魔兵夜叉無數,前來製造種種魔力恐怖,想破壞太子成道,然而太子不驚、不怖、不動,最終以威神之力降伏了魔王與魔軍。

八相成道~成道
八相成道之六、成道
公元前593年十二月初八日,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豁然悟道,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圓滿佛果,號釋迦牟尼佛,時年三十歲。為了紀念釋迦牟尼佛於此證道,在笈多王朝時,於佛陀證道之地建了一座摩訶菩提金剛寶座塔(正覺大佛塔)及摩訶菩提寺。
八相成道之七、轉法輪
釋迦牟尼佛成道後,首先到鹿野苑,度憍陳如等五比丘,為一生弘傳佛法的開始,佛陀一生共說法四十九年,開演八萬四千法門。
佛陀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講了苦集滅道四聖諦法門,說明世間若沒有四聖諦,就如日隱月沒,世間將會是一片黑暗;有了四聖諦,世間將是一片光明。
這是佛陀首次在鹿野苑初轉法輪,也是世間第一次有了「佛法僧」。佛,即佛陀;法,即四聖諦;僧,即五比丘。三寶具足,這一日在佛教史上具有重大無比神聖的意義。
八相成道之八、入涅槃
釋迦牟尼佛於毘舍離城預示自己即將涅槃,公元前543年2月15日,釋迦牟尼佛在接受純陀的最後供養後,於拘尸那羅城的娑羅雙樹間示現涅槃,世壽七十九歲。

八相成道~涅槃
💦八相成道圖的由來
當初佛陀在娑羅雙樹間,以右側吉祥臥的方式示現涅槃。此時大地震動,諸天哀鳴。天空有很多的異相,比如說:流星雨、天色泛紅。這個時候佛陀專修苦行的弟子大迦葉尊者,看到這個異相,覺得有大事情要發生,立刻入定觀察,看到佛陀已經示現涅槃,四眾弟子圍繞佛陀,哀傷的情景言語難以形容。
大迦葉尊者再觀察,就見到剛懺悔前業,改過自新,皈命佛陀的阿闍世王。阿闍世王算是初發心學佛,無比地虔誠。大迦葉尊者將佛陀示寂的消息,告訴阿闍世王之前,將佛陀的一生畫成八相成道圖,用圖畫的方式,慢慢講給阿闍世王聽。不但如此,還找一個寬闊的浴池,在這個浴池裡面注入栴檀香油。然後請阿闍世王入浴泡在溫泉裡,同時以八相成道圖,述說佛陀的一生。泡在栴檀香油池水的阿闍世王,很專心地聽著佛陀的本生故事。這八相成道圖,一張一張給阿闍世王看。佛陀從兜率天成就菩薩的果位,最後一世投生到兜率天,這阿闍世王非常歡喜。一邊看,一邊感動佛陀偉大的功德。
大臣雨舍小心翼翼打開最後一幅,佛入涅槃。阿闍世王全身毛髮豎起,思慕如來之情毫不保留,全身的毛孔悲傷過度滲出鮮血。這個時候,栴檀香油就從毛孔滲入阿闍世王的體內,快速遍布全身,這才保住了阿闍世王的性命。等到阿闍世王慢慢甦醒,非常感恩大迦葉尊者的救命之恩。恭敬大迦葉尊者如同佛陀一般禮敬祂。追隨佛陀修行的佛弟子很多,從他們的身分卑微,一直到國王一般的尊榮。他們對佛陀的敬信、感念,都是言語文字無法形容的。

八相成道,蘊藏佛陀無盡智慧
💦紀錄佛陀八相成道的經典
佛陀以無盡的悲心願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留下三藏十二部九乘甚深法典,便是希望人們能夠斷滅輪迴之苦,得到究竟圓滿的利益安樂。佛法是一切平等智, 佛陀證悟首當告知全天下,所有眾生都可以證得佛性,這種自性是平等的。
《佛十二行誼禮讚文》,記載佛陀八相成道過程,此教法含攝偉大佛陀從兜率說法、入胎到入涅槃等十二種殊勝行誼,能令我們更深刻地明瞭佛陀宏偉的願行,激發對佛陀的感恩之情,同時修積讚嘆如來的功德。
偉大佛陀曾發下大願,願以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布施行利濟眾生,所以在行菩薩道時,不論身為人或非人,皆憶持本願不忘。直至今日,祂的菩提悲願仍深深地盈滿在時空長河中,流淌古今。所有接觸、學習佛法的眾生,命運無不有所轉變。
若有珍貴的因緣,能請法殊勝教法─《佛十二行誼禮讚文》,於聽聞此教法將能更深入體悟佛德佛行,激發信心、思慕佛恩,累積贊詠如來的功德。

八相成道延伸~學習佛陀的行持
💦如何學習佛陀八相成道的行持
薩嘎達瓦節在藏曆的4月舉行;藏語的4月為「薩嘎達瓦」,故得此名。此節日是為了紀念偉大的人天導師──釋迦牟尼佛的誕生、成道與涅槃。
依照西藏的傳統,在薩嘎達瓦月的前半個月,各大寺院皆會開始舉行盛大的法會,以獻供、祈禱、誦經、金剛舞,展大佛唐卡、浴佛等儀式,藉此廣修功德福報。
此月以藏曆的4月15日最為殊勝,因為佛陀入胎、成道、涅槃均在藏曆4月15日。在這天當中,不管是做任何善惡業,果報都會以千億倍成長,是行者淨障積資的大好良機。
在此殊勝的功德月中廣修供養、懺悔業障、戒殺護生、請轉法輪、誦經修法、護持正法住世等諸種善行,日日皆是億倍功德,是行者淨障積資的大好良機。
歡迎善信法友把握難得的機會,皆將累積無量的福慧資糧!
────────────────
◗◗ 億倍功德.薩嘎達瓦月 ◖◖
觀音山 祈福除障系列大法會
https://www.fazang.org/sagadawa/
▣ 2025年5月28日~6月25日 ▣
────────────────
觀音山 億倍功德‧薩嘎達瓦月系列法會
•5月28日~6月25日 萬燈、萬水、萬花、萬果 天天薈供法會│立即登記 ▶
• 6月7日 藥師八如來超渡法會│立即登記超薦蓮位 ▶
• 6月18日 大乘《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超薦度亡法會│立即登記超薦蓮位 ▶
• 6月22日 大乘《妙法蓮華經》祈福除障法會│立即登記祈福除障祿位/超薦蓮位 ▶
• 護持臺灣薩迦寺 9公尺大悲救苦觀音建設│立即登記 ▶
• 共同助印《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大字注音版3000冊│立即助印 ▶
────────────────
更多最新消息,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