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安基金自2000年成立以來,共進場護盤至少8次,主要在台股面臨重大波動或危機時啟動,其成效如下:
- 進場條件:通常在股市跌幅超過20%或指數觸及10年線時,國安基金才會考慮進場。
- 短期穩定效果:歷史上,國安基金的進場多數能在短期內穩定市場情緒。例如,第七次護盤後一個月台股上漲20.66%,是歷史上漲幅最大的一次。
- 長期影響有限:雖然國安基金能提供市場流動性並穩定信心,但無法改變市場基本面趨勢。例如,2000年和2008年的進場後,市場仍持續下跌。
- 勝率與報酬率:過去的護盤行動中,僅出現一次虧損,其餘多數獲利,顯示低買高賣策略通常奏效。
國安基金自2000年成立以來,共進場護盤8次,成功率為 七勝一敗,即約87.5%的勝率。
- 成功案例:7次進場均獲利,包括2008年金融海嘯、2020年新冠疫情等重大危機時期。報酬率最高的一次是2004年,達218.75%。
- 失敗案例:唯一一次虧損發生於2000年首次進場,因政黨輪替引發市場恐慌,最終虧損約500億元,報酬率為-92.25%
國安基金進場時,通常會選擇具有指數影響力的大型權值股作為護盤標的,以下是過去進場中賺錢的主要股票及其對應的股票代號,並以圖表呈現其獲利數據:

以下是國安基金在2008年、2020年和2022年三次進場時的主要股票標的及其報酬率比較:

國安基金進場股票與報酬率比較
賺錢的股票與對應代號當前情勢分析
目前台灣面臨的經濟與股市壓力主要來自美國對台灣徵收32%的對等關稅政策,導致台股暴跌。以下是相關背景與影響:
- 美國關稅影響:美國自2025年4月9日起對台灣商品加徵32%關稅,此舉嚴重衝擊台灣出口產業,尤其是工業產品、機器設備等大宗出口品類。
- 台股崩盤情況:4月7日台股單日暴跌2,065.87點(跌幅9.7%),創下史上最大跌幅;4月8日續跌772.4點(跌幅4.02%),投資信心大幅受。
- 外資持續撤離:2025年第一季外資大幅賣超,加劇了市場的不穩定性。
國安基金是否適合進場
根據國安基金管理條例第8條規定,在「重大事件顯著影響民眾信心」且「資本市場有失序之虞」時,可動用資金執行安定任務。目前已符合該條件,且財政部於4月8日召開會議決議授權執行秘書視情況動用資金護盤。
優勢與挑戰
- 優勢:
- 歷史經驗顯示,國安基金能有效穩定市場情緒並提振信心。
- 目前市場恐慌情緒濃厚,急需政策支持以避免進一步崩盤。
- 挑戰:
- 關稅政策對出口企業的實質衝擊可能使護盤效果有限。
- 外資撤離趨勢短期內難以扭轉,可能削弱護盤的實質作用。
結論
基於當前台股的劇烈波動與投資信心低迷,以及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壓力,國安基金確有進場護盤的必要性。然而,由於此次危機涉及結構性問題(如貿易政策影響),其效果可能僅限於短期內穩定市場情緒,而非徹底扭轉下跌趨勢。因此,在執行護盤任務的同時,也需配合其他政策措施(如產業補貼或貿易談判)以減輕長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