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2025年1月營收勇破紀錄!面對川普、美中貿易戰,小資族如何聰明投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台積電(TSMC)2025年1月財報火熱出爐,雖然地震損失新台幣53億元,但營收仍年增35.9%,創下歷史同期新高。面對川普可能回鍋、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以及AI狂潮持續發酵,這到底是投資台積電的黃金機會,還是暗藏風險的陷阱?小資族該如何應對?今天就來一次全方位剖析!


📊 台積電1月營收:地震都擋不住的成長!

🔍 營收數據:持續成長,意外驚喜

根據台積電官方公告,2025年1月合併營收 達新台幣2,932億元,不僅比去年同期暴增 35.9%,甚至比去年12月還成長 5.4%。這成績比許多分析師預測的還亮眼!

📌 1月營收重點數據

  • 單月營收:新台幣 2,932.88 億元
  • 月增率:📈 5.4%
  • 年增率:🚀 35.9%
  • 地震損失估計:💥 新台幣53億元


▲ 2024–2025年台積電單月營收變化圖

👉 地震影響小,營收依舊創高!

1月21日的 規模6.4地震 一度讓市場擔憂晶圓廠受損,不過從營收來看,影響似乎微乎其微,甚至還能繳出成長成績單,顯示台積電的生產彈性與供應鏈穩定性。


🌎 國際政經變數:川普再登場,台積電是危機還是轉機?

👔 川普若回歸,美國晶片關稅大變天?

川普日前公開表示,若當選將對中國晶片 課徵100%關稅,並鼓勵美國企業「減少依賴台積電」,這對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無疑是重大變數。


📌 可能影響

  1. 美國壓力增大 → 台積電的 美國亞利桑那廠 將成為焦點,台積電是否擴大美國投資?
  2. 中國市場風險上升 → 若美中科技戰升級,中國是否加速 去台積電化
  3. 全球客戶分布調整 → 蘋果、輝達、高通等大客戶是否考慮轉向 台積電美國廠

👉 川普政策 = 台積電的考驗?還是美國市場新機會?


過去四年來,美國扶持本土晶片產業的努力未見顯著成效,這讓台積電的 技術領先地位更加穩固。未來 美國、日本、歐洲 訂單增加,可能讓台積電獲得額外市場優勢。


💡 小資投資指南:台積電該買嗎?

面對這麼多變數,小資族投資台積電要注意什麼?

🟢 為何現在是「買進時機」?

  1. 基本面超強7奈米、3奈米、2奈米領先全球,技術優勢穩固。
  2. AI晶片需求爆發:輝達、蘋果、微軟 都需要台積電製造 AI 晶片
  3. 地震影響小,訂單未減少:市場原本擔心的地震效應,看來是虛驚一場。
  4. 2025年Q1 營收持續看增:分析師普遍看好 2~3月營收仍將穩步增長

🔴 但這些風險不可忽視

  1. 美國政府態度變數:台積電 亞利桑那廠 持續虧損,還需投入更多資金。
  2. 台股高點,是否有回檔風險?
  3. 中國市場需求減弱:中國半導體發展加速,可能降低對台積電依賴。

🔍 台積電零股投資策略:怎麼買最划算?

台積電股價動輒 上千元,對小資族來說,買一張(1000股)要 100多萬台幣,但 零股投資 讓你用更靈活的方式參與成長!

📌 台積電零股投資 3 招

1️⃣ 定期定額:每月固定買進 1,000~2,000 元的零股,長期平均成本。

2️⃣ 低點分批進場:觀察大盤回檔時,逢低買進。

3️⃣ 關注法說會與財報:每季法說會(4月、7月、10月、1月)公布財報時,根據市場反應調整買進策略。


🔥 小測驗:你是怎麼投資台積電的?

✅ A. 每月存股,不管漲跌

✅ B. 只等低點一次買足

✅ C. 先觀望,怕高點接刀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你的選擇是?



🚀 結論:台積電未來怎麼走?

台積電 2025 年 1 月財報再次證明了它是全球半導體霸主。雖然有地震損失、新的美國關稅威脅,但長期來看,台積電仍站在科技進步的最前線。對小資族來說,長線持有+零股存股策略,仍然是最穩健的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零股實驗室的沙龍
2會員
31內容數
想投資卻覺得資金不足?別再等待!零股實驗室專為小資族設計,每週帶你探索用零股累積財富的秘訣!從新手入門到進階實驗,我們揭露零股投資的技巧、策略與真實數據分析,讓你用每日一杯咖啡的錢打造你的專屬財富藍圖!快加入我們,一起用小額資金做大夢,見證零股的無限可能!
2025/04/09
國安基金自2000年成立以來,共進場護盤至少8次,主要在台股面臨重大波動或危機時啟動,其成效如下: 進場條件:通常在股市跌幅超過20%或指數觸及10年線時,國安基金才會考慮進場。 短期穩定效果:歷史上,國安基金的進場多數能在短期內穩定市場情緒。例如,第七次護盤後一個月台股上漲20.66%,是歷史
Thumbnail
2025/04/09
國安基金自2000年成立以來,共進場護盤至少8次,主要在台股面臨重大波動或危機時啟動,其成效如下: 進場條件:通常在股市跌幅超過20%或指數觸及10年線時,國安基金才會考慮進場。 短期穩定效果:歷史上,國安基金的進場多數能在短期內穩定市場情緒。例如,第七次護盤後一個月台股上漲20.66%,是歷史
Thumbnail
2025/02/21
本文探討臺股亞力及華城兩支股票漲停後的真相,分析其投資風險與報酬,並提供零股交易的注意事項及投資策略,教導讀者如何避免常見的投資陷阱,例如追高殺低、忽略手續費等,最終建議投資人應採取保守穩健的投資策略,例如定期定額投資ETF。
Thumbnail
2025/02/21
本文探討臺股亞力及華城兩支股票漲停後的真相,分析其投資風險與報酬,並提供零股交易的注意事項及投資策略,教導讀者如何避免常見的投資陷阱,例如追高殺低、忽略手續費等,最終建議投資人應採取保守穩健的投資策略,例如定期定額投資ETF。
Thumbnail
2025/02/19
本文分析某生技股跌停的原因,並提供零股投資策略。跌停原因包含:高本益比(77.4倍)、短線漲幅過大(3個月漲幅65%)、保留盈餘赤字。文章提出價值投資派觀點,建議逢低分批買入零股,並提供「金字塔零股買法」及注意事項。此外,文中也提醒投資人需注意風險,避免融資買零股及盲目攤平。
Thumbnail
2025/02/19
本文分析某生技股跌停的原因,並提供零股投資策略。跌停原因包含:高本益比(77.4倍)、短線漲幅過大(3個月漲幅65%)、保留盈餘赤字。文章提出價值投資派觀點,建議逢低分批買入零股,並提供「金字塔零股買法」及注意事項。此外,文中也提醒投資人需注意風險,避免融資買零股及盲目攤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 寶寶吉拉科技日報 🦖 | 2025年4月18日 1. 台積電與特斯拉:投資情緒風向標 摘要: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在美國對中國145%關稅與經濟衰退疑慮下,台積電與特斯拉因訂單能見度與新趨勢備受投資人關注。台積電第二季成長動能強,訂單能見度超蘋果與輝達;特斯拉雖受關稅壓力
Thumbnail
🦖 寶寶吉拉科技日報 🦖 | 2025年4月18日 1. 台積電與特斯拉:投資情緒風向標 摘要: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在美國對中國145%關稅與經濟衰退疑慮下,台積電與特斯拉因訂單能見度與新趨勢備受投資人關注。台積電第二季成長動能強,訂單能見度超蘋果與輝達;特斯拉雖受關稅壓力
Thumbnail
台積電迎來歷年最旺第一季。 在手機淡季與地震雙重挑戰下,台積電(2330)2025年Q1仍繳出合併營收8,392億元、每股大賺13.94元、獲利年增60.3%的佳績,毛利率58.8%達預期上緣,再次印證其於先進製程與AI晶片代工市場的龍頭地位。 AI浪潮撐腰,3奈米出貨
Thumbnail
台積電迎來歷年最旺第一季。 在手機淡季與地震雙重挑戰下,台積電(2330)2025年Q1仍繳出合併營收8,392億元、每股大賺13.94元、獲利年增60.3%的佳績,毛利率58.8%達預期上緣,再次印證其於先進製程與AI晶片代工市場的龍頭地位。 AI浪潮撐腰,3奈米出貨
Thumbnail
川普政府對多國徵收高額關稅的影響,尤其針對臺灣的衝擊,並分析臺灣應對策略與未來股市展望。川普政府對臺灣課徵42%關稅,衝擊傳統產業,但半導體產業暫時豁免。臺灣積極與美國合作,例如大量採購天然氣、臺積電赴美設廠。本文亦分析美股崩跌情況及臺灣股市後續發展,建議投資人採取分批買進策略,並保持長期投資觀點。
Thumbnail
川普政府對多國徵收高額關稅的影響,尤其針對臺灣的衝擊,並分析臺灣應對策略與未來股市展望。川普政府對臺灣課徵42%關稅,衝擊傳統產業,但半導體產業暫時豁免。臺灣積極與美國合作,例如大量採購天然氣、臺積電赴美設廠。本文亦分析美股崩跌情況及臺灣股市後續發展,建議投資人採取分批買進策略,並保持長期投資觀點。
Thumbnail
1、本週大事如下: a、美國總統川普 3 月 3 日宣佈,台積電將在美國新增投資 1000 億美元。《晶片戰爭》作者米勒 (Chris Miller) 週四 (6 日) 在《金融時報》撰文點評,若台灣及台積電還因此避開川普關稅威脅,這筆投資就值得了。這個消息確實讓3/4的台股收㪘了跌幅,甚至3
Thumbnail
1、本週大事如下: a、美國總統川普 3 月 3 日宣佈,台積電將在美國新增投資 1000 億美元。《晶片戰爭》作者米勒 (Chris Miller) 週四 (6 日) 在《金融時報》撰文點評,若台灣及台積電還因此避開川普關稅威脅,這筆投資就值得了。這個消息確實讓3/4的台股收㪘了跌幅,甚至3
Thumbnail
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積電)2024年投資展望與SEO建議。臺積電持續技術創新(2nm製程、先進封裝),擴大全球產能(美國、日本、歐洲),並積極佈局AI領域,未來成長潛力巨大。然而,地緣政治風險、資本支出增加及CoWoS產能瓶頸仍是需關注的風險因素。
Thumbnail
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積電)2024年投資展望與SEO建議。臺積電持續技術創新(2nm製程、先進封裝),擴大全球產能(美國、日本、歐洲),並積極佈局AI領域,未來成長潛力巨大。然而,地緣政治風險、資本支出增加及CoWoS產能瓶頸仍是需關注的風險因素。
Thumbnail
臺積電2025年1月營收再創新高,年增35.9%,即使地震造成53億損失仍舊表現亮眼。文章分析了川普可能回鍋帶來的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以及AI晶片需求大增帶來的投資機會與風險,並針對小資族提供臺積電零股投資策略建議。
Thumbnail
臺積電2025年1月營收再創新高,年增35.9%,即使地震造成53億損失仍舊表現亮眼。文章分析了川普可能回鍋帶來的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以及AI晶片需求大增帶來的投資機會與風險,並針對小資族提供臺積電零股投資策略建議。
Thumbnail
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對臺灣半導體產業,尤其是臺積電造成巨大影響。本文分析川普政策用意、對臺積電的影響,以及臺灣未來半導體產業的挑戰與因應策略。
Thumbnail
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對臺灣半導體產業,尤其是臺積電造成巨大影響。本文分析川普政策用意、對臺積電的影響,以及臺灣未來半導體產業的挑戰與因應策略。
Thumbnail
2024年臺股經歷大回檔,但2025年展望樂觀。文章分析川普當選對臺股的影響,並指出2025年投資趨勢將聚焦在能源、國防軍工和AI等領域。建議關注AI相關族群,例如散熱產業,並以奇鋐(3017)作為指標股。此外,臺積電、鴻海等大型科技股也具備逢低進場價值。
Thumbnail
2024年臺股經歷大回檔,但2025年展望樂觀。文章分析川普當選對臺股的影響,並指出2025年投資趨勢將聚焦在能源、國防軍工和AI等領域。建議關注AI相關族群,例如散熱產業,並以奇鋐(3017)作為指標股。此外,臺積電、鴻海等大型科技股也具備逢低進場價值。
Thumbnail
本週臺股震盪劇烈,作者分享其操作策略與市場觀察。週一、週二臺積電強漲,作者加碼臺積電、聯發科及部分設備股,判斷為多頭趨勢。週三至週五回測,大盤及櫃買指數表現疲弱,美股也大幅下跌。作者分析此現象可能與美國經濟強勁但估值過高等因素有關。本月重要事件包括臺積電法說會及川普就職典禮。
Thumbnail
本週臺股震盪劇烈,作者分享其操作策略與市場觀察。週一、週二臺積電強漲,作者加碼臺積電、聯發科及部分設備股,判斷為多頭趨勢。週三至週五回測,大盤及櫃買指數表現疲弱,美股也大幅下跌。作者分析此現象可能與美國經濟強勁但估值過高等因素有關。本月重要事件包括臺積電法說會及川普就職典禮。
Thumbnail
近期川普「保護費」言論再度引發市場關注,台股受美大選及國際政策影響出現震盪,特別是台積電等半導體股短期承壓。 然而,隨著AI需求增長和美國消費旺季來臨,台股中長期走勢仍具上行潛力。 投資者可利用短期回調的機會,分批布局AI、半導體和高股息防禦型資產,以應對年底市場資金流動和潛在波動。
Thumbnail
近期川普「保護費」言論再度引發市場關注,台股受美大選及國際政策影響出現震盪,特別是台積電等半導體股短期承壓。 然而,隨著AI需求增長和美國消費旺季來臨,台股中長期走勢仍具上行潛力。 投資者可利用短期回調的機會,分批布局AI、半導體和高股息防禦型資產,以應對年底市場資金流動和潛在波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