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4/2川普公布關稅清單後便引起了市場很大的波動,由於台灣因清明節連假的關係整個台股的賣壓在4/7才完全釋放出來,第一次出現開盤既封盤的少有現象。

在過去分析川普關稅戰,確實出乎我的預料,原本我認為川普的關稅戰策應該是手段而非目的,主要是希望將各國推向談判桌,讓美國藉由關稅的手段去取得更好的利益條件,但現在認知到關稅並非只是手段,同時也是目的,而且課徵的規模影響甚大,尤其對東南亞各國更不手軟,台灣此次被課了32%的關稅,這次的關稅規模與川普第一任期不同,直接對全球185個國家課取關稅,而且基本都有10%起跳,這也是近期關稅戰造成市場崩跌的主要原因:不確定性高且超乎預期。
不過在市場動亂的時刻,我們還是要冷靜下來看待市場,關稅站在未來可能有幾種發展。
- 與川普妥協達成關稅共識:基本上要川普完全剔除關稅是有困難的,現在各國想要透過談判看能不能降低關稅的稅率,減少關稅造成國家的衝擊,目前台灣、日本、韓國、東協各國、印度、墨西哥等都陸續與川普洽談中,且這些國家不會採取報復關稅來反擊,希望提供最大的誠意促使雙方達成共識,至少目前川普已經同意暫緩關稅90天,讓各國可以有充足的時間來進行談判
- 報復性關稅:目前反擊最激烈的就是中國,揚言要對川普課取34%的關稅,川普也反擊要再加上50%的關稅總共104%的關稅來對付中國,目前美國對中國進口的關稅已經達到145%,中國則是對美關稅課84%,歐盟雖然提到工業項目想與美國達成零關稅的協議,但同時也準備報復性方案,目前也延長報復性關稅到90天,加拿大在4/9也開始對美國部分汽車產業課取25%的關稅,另外,中國與歐盟在昨天也展開電動車價格的談判,支持重啟貿易對話,顯示中國在面對美國的強力關稅施壓,同時也需要尋求盟友分擔風險。
- 川普主動調降關稅:目前美國內部逐漸出現關稅政策的反對聲浪,包含川普的幕僚團隊有些人對此頗有微詞,川普的民調在一月上任後也下降到43%來到新低,這些是否會迫使川普轉向,現在距離明年的美國期中選舉還很久,且目前美國各項經濟數據還算穩健,所以川普仍然有底氣持續進行關稅戰。

目前關稅戰影響行情的狀況,無法像過去利用技術指標或總經數據來做預測,反而是川普的一句話就可以形成市場的暴漲或暴跌,現在關稅戰的不確定性依然非常高,所以要嚴格控管股票與資金部位,至少要做到讓自己在每天晚上可以好好睡覺,並在市場上可以存活下來,只有活下來才能享受最後的獲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