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爆發貿易戰以來,香港作為高度外向型經濟體,成為兩大經濟體角力的磨心,進出口貿易及物流業首當其衝受到重創。香港作為轉口貿易樞紐,貿易戰令雙邊貿易量急劇萎縮,許多中小型企業陷入經營困境,失業率逐步攀升。
若中美進一步升級至金融戰,美國禁止中國及香港使用SWIFT系統,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恐將岌岌可危。SWIFT是全球金融交易的重要基礎設施,一旦被切斷,香港金融機構將無法順利與國際市場接軌,將導致資金外流、投資撤退,並引發市場恐慌。再者,香港目前實施聯繫匯率制度,港幣與美元掛鈎;若因金融衝突而被迫放棄聯繫匯率,港幣將大幅貶值,資產價格亦將隨之暴跌,引發更嚴峻的經濟危機。然而,危機之中仍有轉機。市場經濟具備一定自我調整與回復能力,歷史上不少國家在經濟動盪後皆能重建復甦,例如二戰後日本的迅速復興。香港應趁此機會加快經濟轉型步伐,拓展更多元的市場,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尤其應著重東南亞及「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經貿合作。同時,香港須積極培育創新產業,加強本地產業多元化,提升經濟抗風險能力。此外,面對潛在的金融制裁風險,香港應主動探索替代性跨境支付系統,加強與內地及亞洲其他經濟體的金融合作,建立穩固的區域金融網絡,降低對SWIFT的單一依賴。香港亦應維持充足外匯儲備及加強金融監管,穩定市場信心。
面對這場中美交鋒的風暴,香港若能迅速調整策略、積極應變,未嘗沒有機會在危機中找到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