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看見ig的一則影片:「老公怎麼選?」,她說要找老公就是要找,那種看得過你閒的人。你日子過得舒服舒服、悠哉悠哉,他也不會忌妒你,他不會覺得自己虧了,他不會要求你做的事情要跟他一樣多,他不會跟你談平等付出,也不會去計較錢是誰賺的,有一種男人他看不慣你空閒,看不慣你花錢,看不慣你爽爽過每一天,選老公很簡單,心寬的疼妳,心窄的折磨你。
是不是覺得上面那段話跟講同事一樣。天哪,原來是妒嫉,一段話一言以蔽之,讓我發現這個關鍵動詞是妒嫉。有沒有發現這是職場文化中最主要的幾種情緒表現?
之前觀察一些同事的一些習性,發現只要對方稍微幫忙做了一些與她不相關的事情,就會開始抱怨。但是有些事情,雖然不屬於她,但也並不屬於其他人的,那種共同的事情,自己可以做一些職場小偷,摸魚,浪費時間做一些毫無緊要的事情,等到時間到再裝樣子超時加班,報加班費。
當你做的比較多的時候可能相安無事,當你做得少的時候被嫌的一無事處。
如何做會更好?就是「一起做事」。
他做什麼你做什麼,他的進度在哪裡你的進度在哪裡。他就不會感覺到自己好像一個人「孤單在做事情」。
當你一起做事的事情,他就不會覺得事情好像丟給他一個人,當你一起做事的時候,他就不會覺得你的做事順序跟他不一樣,不會有為什麼你在做無關緊要的事情,只有他一個人在奮鬥的感覺。
減少對方有「為什麼是我做不是他做?」的想法。
領同樣薪水做不同事情、領的薪水比較但是事情做得比較少、主管小新歡、職場被偏愛..等。也難怪這個環境不能不表演,儘管你已經閒得不行,但還是要裝作不閒。儘管你明明就是要請長假出國,但就是要表現帶婆婆出門很煩,在一些快樂的事情上,加上一點其實自己也很辛苦。
這些妒忌源自於「比較」,因為比較所以「計較」。當然每個人都會有比較的情緒,但你會發現比較其實是有程度的,有的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高度的與自己比較跟關聯。
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喜歡職場霸凌其他人的同事,他們是很「需要被愛的」、「需要被關注」,很在意被「忽略」的。而愛跟關注其實就像金錢一樣,某種程度是人的無形「需求」,因為他需要這個,而他需要你給予他這個。只是他可能,使用了不好的方式。
而為什麼一些人會形成「職場霸凌」,因為這個職場霸凌別人的人害怕被討厭。而他也明白其他默不吭聲的人害怕被討厭。當一間公司超過半數都是同一種人的時候,害怕成為與多數的對方「不一樣」的人,因為與對方「不一樣」,可能擔心對抗,可能擔心損失資源,可能擔心..很多事情。
看見五億探長雷洛裡,雷洛在出來當警官之前的提醒:「服從主管、認同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