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該擇時進出市場

為何不該擇時進出市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標的的投資上,很常碰到一個問題:我們碰到混亂的局勢變化,能不能先賣再買?也就是先賣在高的價點,再進場撿便宜。這實際非常困難,包含全體市場是用超出整體人類智識、屬於「未知的未知」方式運作的。它包含著扭曲解釋後的現實,超載的悲觀與樂觀情緒。它符合長期的經濟效率,但在短期內並非線性,也並非直線運作,市場變化在短期絕不理性。


錯過關鍵時點的代價


以美國大盤指數二十多年來看,投資人只要一錯過漲幅最大的 20 天,他們的報酬就會大幅落後。但是那些巨大的漲幅,往往來自於市場情緒悲觀與樂觀轉換的時間點。也就是,它們往往接續在巨大的事件後與消費市場的回彈後。只要在動盪間一放棄持有標的物,很可能也會失去後續的回彈經濟報酬。


不可控的決策風險


國家政經局勢的變化,天災病厄的無常,債務和金融困境,相對於大眾而言,甚至權力頂峰的人,往往是複雜的推與拉力權衡,做成決策的時點、解決的方式也不固定。因為融資成本和錯誤代價過高,我自己認為,除了避險,大眾不應該擴張信用,或在動盪間對於自己不可控制的事項進行投機。


拿對巨觀經濟下注、擇時進出的索羅斯,相對簡單持有的知名價值型投資人,在穩定性和最終的長期報酬上是有差異的。擇時進出是每次投機都是零和遊戲;簡單持有的策略,不管是指數投資或普通股,都不斷積累內部的複利報酬,也因而衍伸更長期正向積累,也不牽扯情緒波動的正向結果。

avatar-img
許展瑋的明心財務思考論
1會員
34內容數
對自我成長,個人寫作與價值型投資有深刻喜歡的人,現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牙醫學系學習,歡迎私訊來信或寄送到[email protected]交流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投資上有一個恆久不變的問題:在整個人生過程中,資產應該如何配置? 是先買股票,還是先購置不動產?要不要優先買保險?當資本有限時,這些選擇勢必會產生競爭,而最佳的配置方式,取決於我們的人生階段、職業性質,以及家庭環境。 這個課題沒有標準答案,但對於一般家庭支援有限的人來說,我認為理想的配置
選擇冷門、小眾,甚至是我們的研究本身就是市面上獨有的標的時,對我們而言,我覺得長期獲勝的機率更大。 投資大師霍華・馬克斯在《更富有,更睿智,更快樂》一書中,描述了他如何長期尋找冷門、甚至不受市場喜愛的債券和股票。我想花一些篇幅,分享自己從中學習到的啟發。 ▋ 投資的本質:資本分配、機
這次想跟大家聊聊,如果能回到過去,自己認為值得投資的六件事情。這是因為自己也快要成為社會人士,雖然因為自己的科系,受訓的時間很長,但兜兜轉轉間,自己對時間的壓力和重量,慢慢有所體會。 雖然最近政經局勢變化很大,股債波折,自 2022 年以來,每隔幾個禮拜,好像 AI 就又進步,或者說,蠶食
投資上有一個恆久不變的問題:在整個人生過程中,資產應該如何配置? 是先買股票,還是先購置不動產?要不要優先買保險?當資本有限時,這些選擇勢必會產生競爭,而最佳的配置方式,取決於我們的人生階段、職業性質,以及家庭環境。 這個課題沒有標準答案,但對於一般家庭支援有限的人來說,我認為理想的配置
選擇冷門、小眾,甚至是我們的研究本身就是市面上獨有的標的時,對我們而言,我覺得長期獲勝的機率更大。 投資大師霍華・馬克斯在《更富有,更睿智,更快樂》一書中,描述了他如何長期尋找冷門、甚至不受市場喜愛的債券和股票。我想花一些篇幅,分享自己從中學習到的啟發。 ▋ 投資的本質:資本分配、機
這次想跟大家聊聊,如果能回到過去,自己認為值得投資的六件事情。這是因為自己也快要成為社會人士,雖然因為自己的科系,受訓的時間很長,但兜兜轉轉間,自己對時間的壓力和重量,慢慢有所體會。 雖然最近政經局勢變化很大,股債波折,自 2022 年以來,每隔幾個禮拜,好像 AI 就又進步,或者說,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