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配置的優先順序:股票、不動產與保險的抉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上有一個恆久不變的問題:在整個人生過程中,資產應該如何配置?


是先買股票,還是先購置不動產?要不要優先買保險?當資本有限時,這些選擇勢必會產生競爭,而最佳的配置方式,取決於我們的人生階段、職業性質,以及家庭環境。


這個課題沒有標準答案,但對於一般家庭支援有限的人來說,我認為理想的配置順序如下:


▋ 資產配置的理想順位


1️⃣ 緊急預備金(6 個月至 1 年的工作收入,或複利資產總值的 15%):


避免失業轉業時的資金短缺,或應對突發事件,這是資產配置中最優先的一件事情。


2️⃣ 最必要的核心保險(壽險、實支實付醫療險、職業風險保險):


保險的核心目的是風險趨避,而非獲利。


面對推銷或規劃家庭財務時,我們應該清楚,保險產品的定價是根據保險公司精算與大數法則計算的,從長期來看,想透過購買保險來獲利幾乎是不可能的。


3️⃣ 股票(主要的長期複利來源):


相較於債券、黃金等保值性資產,股票的長期報酬更具優勢。


4️⃣ 不動產(取決於個人職業、家庭規劃,建議放在股票之後):


許多人認為「薪水和股票漲幅趕不上房價增幅」,但這並非絕對。


生涯早期變動性高,過早將資產全部投入房產,可能會降低工作轉換的彈性和生涯追求能力,甚至造成資金斷鏈。因此,我認為不動產應該排在股票之後,具體分析如下。


▋ 為何 20 多歲應該先投資股票,而非不動產?


📌 生涯早期需要流動資金


在 20 多歲的職業生涯初期,我們的變化與成長潛力最高,例如:


轉職、換產業


進修學習


跨城市或跨國發展


這些選擇都需要活動資金作為支持。若過早購置房產並背上鉅額房貸,每月巨大的現金流壓力會讓我們難以靈活應對機會與挑戰。


📌 負擔過重,降低職涯發展彈性


假設背負高額房貸,每月固定支出大增,導致:


無法輕易轉換工作,影響薪資成長空間


降低對新技能投資的餘裕


影響未來創業、進修或海外工作的可能性


在生涯早期,從薪資 30,000 元成長到 45,000 元的可能性遠比房價翻倍更現實。過早購屋,雖然能帶來穩定感,卻可能讓我們錯失更高的成長機會。


📌 台灣租金相對便宜


以台灣市場來看,租金投報率偏低(約 2.3%~2.5%),特別是公寓或大面積物件,對年輕人來說,租房反而更具經濟效益。


📌 股票長期報酬率優於房價增幅


根據 2001 年至 2025 年的數據,台灣股市大盤(如 0050、006208)的年化報酬率約為 8.4%,而台北市信義房價指數的年化成長率約為 6.3%,最終累積報酬差距達 1.6 倍。


這代表,全市場指數投資的長期報酬率,能夠與房價增幅相匹敵,甚至超越房市。股票的變現能力更強,交易成本更低,也能有效避免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此外,房地產還有裝修與維護的隱藏成本,這些可能因材料與人力成本上漲而額外增加負擔。


▋ 那麼,幾歲適合買房?


如果 20 多歲不建議過早購屋,那麼理想的購屋年齡是何時?


📌 35 歲後購置不動產較為理想


當個人步入 30 多歲後半(約 35 歲),通常已具備以下條件:


職業生涯更穩定,不太會有大幅度的職業變動


財務狀況較佳,累積了一定的股票投資或其他資產


社會歷練與人際支持更完整,更能處理房產相關的事務和衍伸的事項


家庭結構較穩定,能更明確地選擇適合的生活型態與地點


如果此時已透過股票投資、創業或股權投資累積了長期複利,將擁有更大的財務彈性,買房時的壓力也會大幅降低,甚至可能無需過度槓桿,讓人生財務狀況更加穩健。


▋ 財務是人生風險與資產增長的策略選擇


資產配置的核心,在於平衡風險承受能力與資產增長。


對於 20 多歲、家庭支援有限的人來說,我認為股票應優先於不動產,因為它提供更高的流動性與資產增長機會,而不動產的購置,則可待 35 歲以後,當人生進入更穩定的階段再考慮。


這樣的策略,能夠讓我們在生涯初期累積更好的財務基礎,避免資金壓力,能追求成長,並擁有更大的自由度去追求個人成長與職涯發展。


謹以此祝福各位

對自我成長,個人寫作與價值型投資有深刻喜歡的人,現於國立大學牙醫學系學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選擇冷門、小眾,甚至是我們的研究本身就是市面上獨有的標的時,對我們而言,我覺得長期獲勝的機率更大。 投資大師霍華・馬克斯在《更富有,更睿智,更快樂》一書中,描述了他如何長期尋找冷門、甚至不受市場喜愛的債券和股票。我想花一些篇幅,分享自己從中學習到的啟發。 ▋ 投資的本質:資本分配、機
這次想跟大家聊聊,如果能回到過去,自己認為值得投資的六件事情。這是因為自己也快要成為社會人士,雖然因為自己的科系,受訓的時間很長,但兜兜轉轉間,自己對時間的壓力和重量,慢慢有所體會。 雖然最近政經局勢變化很大,股債波折,自 2022 年以來,每隔幾個禮拜,好像 AI 就又進步,或者說,蠶食
如果這是生命的最後一段日子,作為一個爸爸、作為一個媽媽,昂起頭看向剛考上大學的孩子,他會用怎樣的口吻,去叮囑、祝福這個孩子呢? 如何走,才能過上財務寬裕、關係圓融的幸福人生?他應該無數次這樣思考過,在六十多歲、生命的尾聲,寫下了這本書。 這本書——《經濟評論家父親給兒子的一封信》,副
不管在股票市場、債券市場、不動產市場,每個人的財務規劃不同,資本大小也不同,決定性的性格不同,認知範圍也不一樣。我們的選擇,金融市場和世界會很深刻地反饋給我們,因此選擇適合的週期進行投資是很重要的。這次,我會想從幾個方面解析為何身為一般人的我們,該以長週期進行投資,也說明為何太短期的決定,往往會帶來
我是一個重躁狂患者,血緣裡的某種可能,我在幸運與不幸運間,走上了一個旅程,那是曾經流過無數的淚水,痛苦的過程 在18歲的那一年,我來到一個生命的轉點,我究竟是要淪落徹底的毀滅,還是盡可能的活,不管如何,至今,我依然承受情緒上下無比大的起伏,思緒在創意與瘋狂間流竄,在疲累和病弱時,思緒像難以抑止,如
張大千與金錢螺旋,越花錢,越多錢的轉動 我最近讀了國畫大師張大千的傳記,也同時讀了<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很猛然的在兩個不相關的領域勾起了連結 此次的分享不側重在國畫的學習與技藝,和圍繞著大師的傳奇故事,而是我在兩個完全不相關間,看到國畫大師張大千為何形成了一個很強烈的興趣帶來財富的迴路
選擇冷門、小眾,甚至是我們的研究本身就是市面上獨有的標的時,對我們而言,我覺得長期獲勝的機率更大。 投資大師霍華・馬克斯在《更富有,更睿智,更快樂》一書中,描述了他如何長期尋找冷門、甚至不受市場喜愛的債券和股票。我想花一些篇幅,分享自己從中學習到的啟發。 ▋ 投資的本質:資本分配、機
這次想跟大家聊聊,如果能回到過去,自己認為值得投資的六件事情。這是因為自己也快要成為社會人士,雖然因為自己的科系,受訓的時間很長,但兜兜轉轉間,自己對時間的壓力和重量,慢慢有所體會。 雖然最近政經局勢變化很大,股債波折,自 2022 年以來,每隔幾個禮拜,好像 AI 就又進步,或者說,蠶食
如果這是生命的最後一段日子,作為一個爸爸、作為一個媽媽,昂起頭看向剛考上大學的孩子,他會用怎樣的口吻,去叮囑、祝福這個孩子呢? 如何走,才能過上財務寬裕、關係圓融的幸福人生?他應該無數次這樣思考過,在六十多歲、生命的尾聲,寫下了這本書。 這本書——《經濟評論家父親給兒子的一封信》,副
不管在股票市場、債券市場、不動產市場,每個人的財務規劃不同,資本大小也不同,決定性的性格不同,認知範圍也不一樣。我們的選擇,金融市場和世界會很深刻地反饋給我們,因此選擇適合的週期進行投資是很重要的。這次,我會想從幾個方面解析為何身為一般人的我們,該以長週期進行投資,也說明為何太短期的決定,往往會帶來
我是一個重躁狂患者,血緣裡的某種可能,我在幸運與不幸運間,走上了一個旅程,那是曾經流過無數的淚水,痛苦的過程 在18歲的那一年,我來到一個生命的轉點,我究竟是要淪落徹底的毀滅,還是盡可能的活,不管如何,至今,我依然承受情緒上下無比大的起伏,思緒在創意與瘋狂間流竄,在疲累和病弱時,思緒像難以抑止,如
張大千與金錢螺旋,越花錢,越多錢的轉動 我最近讀了國畫大師張大千的傳記,也同時讀了<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很猛然的在兩個不相關的領域勾起了連結 此次的分享不側重在國畫的學習與技藝,和圍繞著大師的傳奇故事,而是我在兩個完全不相關間,看到國畫大師張大千為何形成了一個很強烈的興趣帶來財富的迴路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這本書算是日本人撰寫的投資書,主要透過各種小故事講述55條個有錢人的思考法則。裡面是沒有教怎麼投資,更多的反而是觀念上的討論,對於自己職場的工作、投資、創業或是改善關係等,我覺得都蠻有幫助的,比較像是觀念建立的書,很推薦一讀。
本書介紹透過蒐集客觀數據以及持續買進的投資策略來穩穩累積財富。書中強調了儲蓄和投資的重要性以及何時該專注於提升收入、增加儲蓄或是買賣股票。同時,書中也提到儲蓄與投資的關鍵,以及如何選擇及購買投資標的的策略。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這本書算是日本人撰寫的投資書,主要透過各種小故事講述55條個有錢人的思考法則。裡面是沒有教怎麼投資,更多的反而是觀念上的討論,對於自己職場的工作、投資、創業或是改善關係等,我覺得都蠻有幫助的,比較像是觀念建立的書,很推薦一讀。
本書介紹透過蒐集客觀數據以及持續買進的投資策略來穩穩累積財富。書中強調了儲蓄和投資的重要性以及何時該專注於提升收入、增加儲蓄或是買賣股票。同時,書中也提到儲蓄與投資的關鍵,以及如何選擇及購買投資標的的策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人生總是需要面對許多的選擇,每個選擇的結果未必是最好的,但還是要做選擇才行。在股市趨勢往上,來到相對高點的時候需要寫文章,是為了找到更好的投資標的;在股市趨勢向下,來到相對低點的時候需要寫文章,是為了撿拾那被錯殺的好股票,無論如何,文章都是要寫的。大家都明白,買入是要在相對低點,賣出是
Thumbnail
建構自己的資產配置組合是一項需要全面考慮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標、投資期限和市場狀況的過程。以下是一些關鍵步驟和建議: 1. 設定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 投資目標:確定你的投資目標,如退休、買房、子女教育等,這將影響你的投資策略。 風險承受能力:根據你的年齡、財務狀況、收入穩定性和個人偏好來確定
Thumbnail
資產配置目的: 將你的資金依據能承受風險的程度,分配到不同的金融資產上,達到長期、穩健地賺取報酬,個人能夠專注於本業工作、享受生活,心情不隨著市場起起伏伏,同時保有預留的緊急預備現金。 資產配置的好處 降低投資風險: 將資金分配到不同(負相關)的資產,降低自己的虧損風險。例如當某檔個股表
Thumbnail
過去的文章談論過許多次資產配置,資產配置的方式很多,因應不同的理財需求與家庭財務背景會有很不同的規劃方式,但追求最高報酬不該是資產配置最主要的目的。 如果要追求最高報酬,應該要去找出下一檔 Facebook、Apple、Amazon、這種漲了上百上千倍的股票,資產配置的結果,會將所有資產都
Thumbnail
理財先行,確保家庭財務安全,遠離情緒干擾,專注於選擇的投資工具,長期投資注重穩定收益,短期投資需專業技術,統合理念,達成理想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包括股債比的搭配、再平衡的重要性、現金預備金的配置以及全球市場投資。文章提供了投資組合資產配置的回測和計算工具推薦。
在你開始買下第一張股票、第一支幣、或是第一棟房地產時 先搞清楚、你買的是資產、還是負債。
Thumbnail
本文摘要 1. 資產配置的目標 2. 資產配置的原理 3. 資產類別 資產配置的目標:資產配置的重點不是追求報酬率,而是在風險與報酬率之間,追求個人安心與可接受的平衡(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犧牲少部分報酬來減少不確定性(減少資產淨值波動風險) 投資,只是理財的其中一部分。有開銷和支出,就一定要
Thumbnail
『先考慮風險 再來談收益』 『投資』怎麼做? 『資產配置』
Thumbnail
保險、房子和投資是人生資產配置的三大要素,保險和投資都需按照個人需求和生活階段來調整,並應該將保險和投資分開。這篇會為您介紹一下不同的險種,讓保險新手也能一目瞭然。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人生總是需要面對許多的選擇,每個選擇的結果未必是最好的,但還是要做選擇才行。在股市趨勢往上,來到相對高點的時候需要寫文章,是為了找到更好的投資標的;在股市趨勢向下,來到相對低點的時候需要寫文章,是為了撿拾那被錯殺的好股票,無論如何,文章都是要寫的。大家都明白,買入是要在相對低點,賣出是
Thumbnail
建構自己的資產配置組合是一項需要全面考慮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標、投資期限和市場狀況的過程。以下是一些關鍵步驟和建議: 1. 設定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 投資目標:確定你的投資目標,如退休、買房、子女教育等,這將影響你的投資策略。 風險承受能力:根據你的年齡、財務狀況、收入穩定性和個人偏好來確定
Thumbnail
資產配置目的: 將你的資金依據能承受風險的程度,分配到不同的金融資產上,達到長期、穩健地賺取報酬,個人能夠專注於本業工作、享受生活,心情不隨著市場起起伏伏,同時保有預留的緊急預備現金。 資產配置的好處 降低投資風險: 將資金分配到不同(負相關)的資產,降低自己的虧損風險。例如當某檔個股表
Thumbnail
過去的文章談論過許多次資產配置,資產配置的方式很多,因應不同的理財需求與家庭財務背景會有很不同的規劃方式,但追求最高報酬不該是資產配置最主要的目的。 如果要追求最高報酬,應該要去找出下一檔 Facebook、Apple、Amazon、這種漲了上百上千倍的股票,資產配置的結果,會將所有資產都
Thumbnail
理財先行,確保家庭財務安全,遠離情緒干擾,專注於選擇的投資工具,長期投資注重穩定收益,短期投資需專業技術,統合理念,達成理想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包括股債比的搭配、再平衡的重要性、現金預備金的配置以及全球市場投資。文章提供了投資組合資產配置的回測和計算工具推薦。
在你開始買下第一張股票、第一支幣、或是第一棟房地產時 先搞清楚、你買的是資產、還是負債。
Thumbnail
本文摘要 1. 資產配置的目標 2. 資產配置的原理 3. 資產類別 資產配置的目標:資產配置的重點不是追求報酬率,而是在風險與報酬率之間,追求個人安心與可接受的平衡(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犧牲少部分報酬來減少不確定性(減少資產淨值波動風險) 投資,只是理財的其中一部分。有開銷和支出,就一定要
Thumbnail
『先考慮風險 再來談收益』 『投資』怎麼做? 『資產配置』
Thumbnail
保險、房子和投資是人生資產配置的三大要素,保險和投資都需按照個人需求和生活階段來調整,並應該將保險和投資分開。這篇會為您介紹一下不同的險種,讓保險新手也能一目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