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春節的最後高潮,這天夜裡,全臺各地上演著最狂歡、最刺激的傳統活動——蜂炮炸翻天、寒單爺肉身接炮、天燈升空祈福,還有滿街的燈謎、燈會、湯圓和歡笑聲。
正月十五又稱「元宵節」或「小過年」,有的又叫「元夕」、「元夜」,因為正月十五晚上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夜,而且和春節相距很近,所以自古以來元宵節都是一個極其隆重的傳統節日。
元宵節必玩活動
1. 台南鹽水蜂炮——「炸」出好運來!
- 傳說:古時鹽水瘟疫肆虐,關帝爺出巡驅邪,百姓狂放鞭炮助威,竟意外嚇跑瘟神。
- 現代玩法:成千上萬的蜂炮齊發,街道變成「炮火戰場」,參與者全副武裝,穿得像防爆小組,衝進「槍林彈雨」中,體驗「被炸得吱吱叫」的快感!
2. 台東炸寒單——「炮炸財神爺」!
- 寒單爺是誰? 有人說是武財神趙公明,也有人稱他「流氓神」,但不管怎樣——越炸越發財。
- 超狂習俗:真人扮演寒單爺,只穿紅短褲、手持榕葉扇,站在神轎上讓民眾瘋狂炸鞭炮,場面超震撼。
3. 平溪放天燈——
- 由來:早期平溪山區土匪橫行,村民放天燈當信號,後來變成祈福儀式。。
- 浪漫玩法:在天燈寫下心願,點火後看著它緩緩升空,象徵「夢想成真」。
- 消防隊:「……(默默準備水車)」
4. 猜燈謎、吃湯圓——「闔家團圓樂」
- 燈謎挑戰:古人在花燈上寫謎題,考驗智慧,現在仍是元宵節必玩活動!
- 湯圓vs.元宵:北方用「滾」的(元宵),南方用「包」的(湯圓),但都代表「團圓美滿」!
5. 偷蔥嫁好尪——「這什麼巫術?」
單身女子:「元宵夜偷蔥就能嫁好老公?那偷蒜呢?」老一輩:「蒜?妳是想嫁給賣香腸的嗎?」
【元宵節冷知識】
古代「情人節」:因古代女子平時不出門,只有元宵夜能賞燈,所以很多愛情故事在這天發生!
偷蔥嫁好尪:臺灣習俗說,未婚女子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就能「嫁好老公」!
乞龜求平安:澎湖人在廟裡「乞龜」(用麵線或糯米做的龜),祈求平安,隔年再還願。
「今年元宵去哪玩?」
台南鹽水 → 體驗蜂炮震撼!
台東 → 看寒單爺勇闖鞭炮陣!
平溪 → 放天燈、拍美照!
各地燈會 → 臺北、高雄、臺中都有超美花燈展!
「今年元宵節你要怎麼玩?」
正月十五也是上元節,是三官大帝之一的天官大帝誕辰,是一年之中特別適合補運、補財庫的日子之一。
元宵節拜家中供奉之神明


- 祭拜時間:農曆正月十五日,中午前
- 祭拜地點:家中供奉神明處

- 上供
- 點燭
- 獻茶、酒
- 焚香(每人一或三柱香)
【祈願文參考】
「神明在上,今逢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弟子/信女 OOO特備供品和金紙敬奉神明,祈求神明保佑弟子/信女閤家四季平安順利、消災增福..........。」 -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擲筊,問神明是否餐畢
- 如餐畢雙手捧持紙錢拜供神明
- 燒三色金(壽金、刈金、福金)
- 奠酒,將酒灑於紙灰上 (未供酒者則省略)
- 撤供
元宵節拜祖先


- 祭拜時間:農曆正月十五日,中午前
- 祭拜地點:家中供奉神明處

- 上供
- 點燭
- 獻茶、酒
- 焚香(每人一或三柱香)
【祈願文參考】
「恭請O家歷代祖先,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節,子孫們準備菜碗供品,請祖先享用,也請祖先保佑全家健康、平安、順心。」 -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擲筊問祖先餐畢否
- 如餐畢雙手捧持紙錢拜供祖先,請祖先來領受
- 燒刈金、大銀
- 奠酒,將酒灑於紙灰上 (未供酒者則省略)
- 撤供
元宵節拜地基主


- 祭拜時間:下午一點至五點
- 祭拜地點:自宅“由外往內“拜,大門口向內拜或後門口向內拜 。

- 上供 (筷子擺兩雙)
- 獻茶或酒三杯
- 焚香一柱
【祈願文參考】
「今逢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奉請本宅地基主降臨,享用供品,保佑本宅________(地址),屋主OOO,一家清吉、萬事如意、門第隆昌、起居泰康、子弟盛繁、出入平安。」 -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取二枚硬幣擲筊問地基主及地基婆是否已吃飽?
- 若聖杯,雙手捧持紙錢拜供地基主
- 燒金 (刈金(四方金)、經衣、大小銀等 ,或單以刈金(四方金)祭拜)
- 撤供
元宵節拜床母


祭拜時間:下午5~7點左右 (酉時)
祭拜地點:16歲內孩童的床上

- 上供
- 焚香迎神(一或三柱香)並祈求床母保祐孩童
【祈願文參考】
「床母娘娘在上,今逢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奉請本宅床母娘娘駕臨,享用供品,祈求床母娘娘庇佑小兒OOO、小女OOO好睡好帶、平安健康............」(祈求事項因人而異) - 香燒五分之一時,雙手捧持床母衣(給床母的衣服料)、刈金拜供床母
- 燒床母衣及刈金
- 立刻撤供
- 忌用魚當供品:怕床母會挑魚刺挑太久,疏於照顧小孩。
- 不擺筷子:怕床母用筷子打小孩
- 忌供酒:怕床母會喝醉。
- 拜完立刻撤供:意思是順利把孩童撫養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