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再起影響分析:關稅政策變化與投資策略調整_20250414_【168熱點新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市場總覽:劇烈震盪與技術性反彈

全球金融市場在川普政府公布新一輪對中國商品加徵等額關稅後經歷劇烈震盪,台股遭受重挫,4月7日暴跌10%創史上第二大跌幅,加權指數單日下跌9.7%,創下歷史最大單日跌幅紀錄。市場恐慌情緒迅速蔓延,致使1,726檔上市櫃公司無量跌停,占比達91.1%,僅168檔股票倖免於難。台積電首度無量跌停鎖住,終場高達12萬餘張排隊賣出,單日市值蒸發2.43兆元。

然而,在川普政府發布部分電子產品的關稅豁免清單及國安基金啟動護盤後,本周台股開低走高,指數彈升收19,528.77點,盤勢續拚站回月線21,097點,主要由台積電法說及庫藏股大軍護盤推動。根據群益投顧最新技術分析,「大盤存挑戰短均機會,唯結構多空衝突,宜選強守技術面應對」。台股放量站上3日線,技術指標顯示浮額有效清洗、指標落底、價量結構轉佳等四大信號出現,本周指數有望收復2萬大關。上週五安控、NB、航運等類股表現相對強勢,值得關注。

電子產品暫時豁免加稅金額高達3.2兆,暫時緩解了市場壓力,但未來一至兩個月內仍將面臨新一輪半導體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投資人仍需謹慎評估反彈的可持續性。

關稅政策解析:半導體行業進入新變局

豁免清單:暫時性喘息

美國政府近日公告,智慧型手機、電腦及晶片等電子產品將暫時獲得對等關稅豁免,但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於4月13日接受ABC採訪時明確表示,這些獲得豁免的產品僅是「暫時豁免」,預計將在一至兩個月內面臨「半導體關稅」,白宮正計劃對半導體產品展開新一輪國安層級的貿易調查。中國商務部則強調,這只是「修正錯誤的一小步」,敦促美方徹底取消對等關稅。

陸商務部對此表示:「半導體與電子供應鏈將面臨個別關稅」,預計一至兩個月內實施。分析指出,亞洲科技股有望大漲,但仍將面臨混亂一周,市場需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對於台灣而言,四大消費性產品獲得豁免的情況如下:

  • 智慧手機 (HTS編碼 8517.13.00):對中國綜合稅率20%,對台灣基準稅率10%,可完全豁免
  • SSD (8523.51.00):對中國20%,對台灣10%,可完全豁免
  • 筆電 (8471.30.0100):對中國20%,對台灣10%,可完全豁免
  • 路由器/交換機 (8517.62.00):對中國20-45%,對台灣10%,可部分豁免

值得注意的是,豁免範圍有嚴格條件:含組裝地或主要原材料來自中國的產品,若屬中國原產,則豁免條件可能不適用,實際稅率仍需依美國CBP的原產地規則認定。豁免清單涵蓋的電子產品總金額高達3.2兆元,暫時緩解了市場壓力。

川普政策取向:波動性高但仍有可預測性

川普政府關稅政策雖呈現高度波動性,但基本取向仍聚焦於:

  1. 引導製造業回流美國本土
  2. 降低對中國供應鏈依賴
  3. 強化美國在關鍵科技領域的主導地位

川普近日在社交媒體發文強調:「NOBODY is getting "off the hook" for the unfair Trade Balances, and Non Monetary Tariff Barriers, that other Countries have used against us, especially not China which, by far, treats us the worst!」他進一步表示:「我們正在審視半導體和整個電子供應鏈的國家安全關稅調查。我們需要在美國製造產品,不能被其他國家,特別是敵對的貿易國家如中國所挾持。」

同時,歐盟正加速與全世界多國議定貿易協定,以分散市場風險。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對貿易夥伴「全面開戰」,歐盟基於擔憂歐美關係可能出現不可逆轉的傷害,已提議所有工業產品互相降至零關稅。歐洲央行(ECB)預計本週也將降息1碼,以緩解經濟所受衝擊。

全球宏觀經濟環境:美國核心通膨趨緩

美國3月CPI月減0.1%,為自2020年5月以來首次下跌,低於市場預期(+0.1%)。年增率為2.4%,低於2月的2.8%。核心CPI月增0.1%,為2024年6月以來最小增幅;年增率降至2.8%,為2021年3月以來最小。通膨數據顯示,雖然2月出現0.2%的較大幅度上漲後,核心商品價格在3月月減近0.1%。

汽油價格成為整體CPI拖累主因。儘管關稅上調,但核心商品價格仍出現下跌。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汽油價格當月下降了6.3%,成為了拉低整體CPI的一大因素。汽油價格的大幅走低對當月度整體通膨造成了約19個基點的拖累。其他燃料價格也拉低了通膨,但公用事業服務價格上漲了1.6%,影響整體通膨上升近5個基點。

這些數據顯示美國通膨壓力確實在緩解,為聯準會未來降息提供了更多空間。不過,Fed官員對通膨預期仍保持謹慎,特別是在川普關稅政策可能推升物價的背景下。

全球債市與流動性:美債持有結構變化

美國主權債所有權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月31日,美債主要持有結構出現顯著變化:

  • 聯準會持債4274.5億美元,占47.2%,較前期減少34.3億(-0.8%)
  • 日本持債1079.3億美元,占11.9%,增加19.5億(+1.8%)
  • 中國持債760.8億美元,占8.4%,增加1.8億(+0.2%)
  • 英國持債740.2億美元,占8.2%,增加17.5億(+2.4%)

從2020年1月至2025年4月9日的金額變動趨勢來看:

  • 日本持債從1211.8億減至1079.3億,減少132.6億(-10.9%)
  • 中國持債從1078.6億減至760.8億,減少317.8億(-29.5%)
  • 英國持債從450.3億增至740.2億,增加289.9億(+64.4%)

這一結構變化反映了全球央行貨幣政策差異及地緣政治因素對債市的影響,也可能對未來美債收益率走勢產生影響。

供應鏈調整:鴻海最具韌性

面對貿易政策多變,台廠紛紛積極調整全球產能配比。分析顯示,鴻海在全球24個國家與地區共有233個據點,亞洲、美洲與歐洲均設有多個大型製造基地,成為此波關稅戰引動電子業急單最大受益者。上周五外資大買305.2億元,鴻海為外資買超前5名之一,顯示國際投資機構對鴻海全球布局策略的肯定。

法人分析,鴻海在全球布局優勢明顯:

  • 在大陸、印度生產iPhone、iPad
  • 在大陸與越南組裝Macbook
  • AI伺服器分散在台灣、墨西哥、美國與越南等四地生產
  • 廣達已在泰國增設筆電產能,並啟動越南廠擴建
  • 緯創擴增越南筆電廠產能,預計2026年投產

鴻海在全球24個國家與地區共有233個據點,其中,亞洲、美洲與歐洲至少設立兩個大型製造基地,成為這波關稅戰引動電子業急單最大受益者。鴻海是所有台廠在大陸以外地區具備最大產能的供應商,也最有彈性,可因應長期變局。

群益證券分析師建議的蜘蛛網交易價差建議個股中,鴻海位居首位,支撐價位為135元,壓力價位為150元,反映市場認為鴻海股價具備震盪整理機率大。目前外資普遍給予鴻海較高的目標價,反映其在全球供應鏈布局的優勢。

投資者情緒:從極度恐慌到謹慎樂觀

市場恐慌情緒在風險事件後迅速升溫,恐懼與貪婪指數一度降至極度恐慌區間(13點),低於一週前的8點及一個月前的15點,與一年前處於貪婪區間(56點)形成鮮明對比。

然而,隨著豁免清單公布及國安基金進場,投資人恐慌情緒有所緩解。外資在市場大跌當日罕見逆勢買超168億元,隨後上週五更大買305.2億元,主要買超5大標的包括台積電、鴻海、廣達、聯發科、奇鋐等,表明部分國際投資機構開始逢低布局具有供應鏈優勢的台廠。同時台指期空單增898口,淨空單持倉23,548口,顯示市場對後市仍存在分歧看法。

聯準會官員言論也助推了市場情緒好轉。聯準會官員安撫市場,投資人擺脫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美股上週五(11日)收漲,蘋果大漲4.06%,領漲上週五科技股相關的那指與費半指數皆漲逾2%。台股ADR,台積電上漲3.94%;日月光、聯電皆漲逾5.05%。

同時,券商與外資對台股標的評等調整明顯趨於謹慎。JP Morgan將台積電目標價從1500元下調至1300元,降幅近46.2%;Nomura也將目標價從1440元下調至1170元,降幅31.6%。不過大多數外資仍維持台積電「買進」或「增持」評級,顯示對其長期競爭力仍有信心。

融資風險:警戒區域的潛在隱憂

台股融資維持率在市場巨幅震盪後崩跌至133%,已逼近130%斷頭線,整戶維持率降至136%。上市融資餘額大減135.63億元至2,852.52億元,上櫃減少36.91億元。由於超過9成股票無量跌停,4/8後融資減少金額可能更加驚人。

這構成市場中的一項重大隱憂:若維持率跌破130%法定下限,券商必須發出追繳通知,要求補足保證金或賣出股票。大量強制賣出可能形成連鎖反應,加速股價下跌,造成更多維持率跌破,進一步加劇賣壓。目前已有589檔股票低於130%,另有441檔處於警戒區間,潛在連鎖賣壓風險不可忽視。

未來關鍵觀察重點

短期催化劑(1-2週)

  1. 台積電法說會(4/17): 市場關注營運展望及資本支出規劃,預計將對台股走勢產生關鍵影響
  2. Fed主席鮍威爾公開談話(4/17): 芝加哥聯準銀行Goolsbee指出,川普政府現行的貿易政策為聯準會帶來難題,可能使其維持2%通膨與低失業率的雙重任務互相抵觸,鮍威爾談話將是重點觀察
  3. 歐洲央行利率決議(4/17): 已有多位官員暗示降息1碼可能性高,將影響全球貨幣環境
  4. 美國重要經濟數據:
    • 零售銷售(4/16)
    • 工業產出(4/16)
    • 初請失業金人數(4/17)
  5. 中國第一季GDP(4/16): 若表現不如預期,恐增添市場擔憂
  6. 美歐關稅談判發展: 歐盟已提議工業產品互相降至零關稅,談判進展將影響全球貿易氛圍

此外,本週還有多項重要經濟數據發布,包括:

  • 英國失業率 (4/15)
  • 加拿大CPI (4/15)
  • 英國CPI (4/16)
  • 歐元區CPI (4/16)
  • 加拿大利率決議 (4/16)
  • 澳洲失業率 (4/17)

美國企業財報季也將是市場焦點,本週將有高盛、美國銀行、花旗、聯合健康等重要企業公布財報。

這些事件將共同影響短期市場走向,投資人應密切關注各項數據與政策發布。

中期觀察重點(1-3個月)

  1. 半導體關稅具體細節: 預計1-2個月內公布實施方案,美國商務部長明確表示,「半導體關稅將在一至兩個月內實施」,這將是未來市場最大變數
  2. 美國貨幣政策轉向: 市場目前對7月Fed會議降息預期:65.8%認為維持在目前425-450基點,34.2%預期降至400-425基點,顯示市場主流觀點仍偏向Fed下次會議將降息一碼
  3. 中國第一季GDP(4/16): 若低於預期,恐強化全球經濟放緩擔憂
  4. 企業財報季表現: 關稅衝擊可能導致EPS從兩位數成長減至個位數
  5. 川普政策變化: 4月初多位美國界知名富豪會見川普談關稅(止損),4/9美公債券遭拋售,川普宣布高額關稅措施暫緩90天實施後,美股翻揚。政策反覆將繼續影響市場

川普政策多變已引起各界關注,4月11日晚間美當局宣布將智慧手機、筆電、硬碟、電腦處理和記憶體晶片等產品排除在「對等關稅」之外(可能延後至一個月後開徵)。台灣毛豆農業外銷美國獲特別對待,農業部規劃投入新台幣180億元健全農漁產外銷產業鏈,開拓新興高端市場,反映政策可能帶來新機遇。

歐盟也正加速與全世界多國議定貿易協定,以分散市場風險。面對川普全面開戰,歐盟憂歐美關係可能出現不可逆轉的傷害,歐洲央行(ECB)預料本週將降息1碼,以緩解經濟所受衝擊。

中國方面也將在4/16公布第一季GDP數據,對全球經濟走向將提供重要指標。

專業投資建議

資產配置策略

面對當前高度不確定環境,建議投資人採取以下資產配置策略:

  1. 降低風險敞口: 短期資金限制在10-20%,避免過度槓桿操作,融資維持率嚴格控制在150%以上
  2. 分散投資區域: 增加美國、歐洲等非亞洲市場配置比重,降低單一地區風險
  3. 行業輪動準備: 關注防禦型產業、AI相關產業及供應鏈多元化優勢企業
  4. 固定收益配置: 適度增加投資級債券配置,如FT投資級債20+,高盛預計金價年底上看3,700美元,可配置5-10%黃金相關商品
  5. 現金部位管理: 維持15-20%流動性,以備市場進一步調整時進場

因應對等關稅的衝擊,台灣財政部已提出融資利息減碼及放寬保費優惠的資格等措施,投資人可留意相關優惠政策。

行業與個股選擇

  1. 優選防禦型產業:
    • 軍工國防相關標的
    • 民生消費與醫療保健
    • 資產價值型股票(低估值高股息)
  2. 關注供應鏈轉移受惠者:
    • 在東南亞地區有完整布局的電子代工廠,特別是鴻海(2317)全球布局最完備
    • 具備全球多元化產能的電腦與通訊設備製造商
    • 已提前佈局美國市場的半導體設備與材料供應商
  3. AI浪潮持續受惠者:
    • 晶圓代工領導廠商,台積電(2330)
    • HPC相關供應鏈,如日月光投控(3711)、京元電(2449)
    • 半導體先進封裝業者
  4. 中小型安控股:
    • Cybersec 2025台灣資安大會預計4/15-17舉行,逾400家資安業者參展,規模為歷年最大,亦是亞洲最大的資安展
    • 個別中小安控股如天鈺電(5251)、杭特(3297)、哲固(3434)等逆勢走強,成為短線盤面重要聚焦
  5. 蜘蛛網交易價差建議個股:
    • 下列個股股價橫向震盪整理機率大,可擇優進行區間價差交易: 鴻海(2317):支撐價位135元,壓力價位150元 南港(2101):支撐價位31.3元,壓力價位36元 帝寶(6605):支撐價位150元,壓力價位173元 中工(2515):支撐價位8.67元,壓力價位9.8元 高端疫苗(6547):支撐價位36.7元,壓力價位43.5元
  6. 短線推薦個股:
    • 亞翔(6139):基本面強勁,手中握有台積電的AP8先進封裝廠系統拆除工程、高雄廠地下管路工程案等,外資加大操作力度,股價與月線乖離偏大,具吸引力

投資時機與節奏

根據群益投顧最新技術分析,目前台股指數區間在18400點到20250點上下震盪,操作建議如下:

  1. 短期策略:
    • 雖然指數短線仍應有反彈空間,但整體環境仍呈高風險隱憂未除的混亂結構
    • 唯結構多空衝突,宜選強守技術面應對
    • 目前大盤開低走高,已放量站上3日線,技術指標顯示買盤回來
  2. 分批布局策略:
    • 避免一次性抄底,分3-5次逐步布局
    • 上周五券商研究顯示「浮額有效清洗、技術指標落底、國安基金進場、台股價量結構轉佳」四個訊號同時出現
    • 本周指數有望收復2萬大關,但仍需審慎評估進場時機
  3. 資金管理:
    • 第一批(20%):目前位置開始小幅布局防禦性標的和估值合理的高股息股票
    • 第二批(30%):等待台股回測支撐點後進場
    • 第三批(50%):等待半導體關稅政策明朗後布局

策略總結: 葉俊敏等專家的核心建議是「系統性風險修正期重點為資金控管,並把握被錯殺好股票」。目前市場最大的不穩定因素是川普政策不斷髮夾彎,政策反覆無常,建議投資人保持耐心,等待更明確的市場方向信號出現後再加大布局力度。

歷史經驗與復原週期參考

歷史數據顯示,台股從重大危機見底到完全恢復,平均需要10-20個月時間,且修復時間與危機性質高度相關:

  • 2000年網路泡沫:台股跌67%,修復時間20個月
  • 2008年金融海嘯:台股跌60%,修復時間13個月
  • 2020年疫情危機:台股跌30%,修復時間僅2個月

本次關稅風暴若演變為第四次全球金融危機,預計修復時間將介於6-15個月之間,主要取決於:

  1. 關稅政策持續時間與範圍
  2. 全球央行應對措施力度
  3. 企業供應鏈調整速度
  4. 美中談判進展

結論與展望

美中貿易戰再起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顯著衝擊,特別是對台灣等高度依賴出口的經濟體。然而,危機中也蘊含機遇,尤其對於具備全球布局優勢的企業。當前,我們處於貿易戰三階段影響的初始階段——情緒衝擊(1-2週),隨後將進入企業盈利下修(3-6個月)和供應鏈重組(1-3年)階段。

短期看,聯準會官員安撫市場情緒,加上川普政府對電子產品關稅豁免清單的發布,為市場帶來喘息空間。多位聯準會官員近日陸續提出對川普政策的顧慮,芝加哥聯準銀行Goolsbee明確指出,川普政府現行的貿易政策為聯準會帶來難題,可能使其維持2%通膨與低失業率的雙重任務互相抵觸。達拉斯銀行Logan進一步表達,相關政策可能引發通膨隱憂。

美國3月CPI月減0.1%的數據顯示通膨壓力確實在緩解,這為市場創造了正面條件。同時,外資上週五大買305.2億元,主要買超台積電、鴻海、廣達、聯發科、奇鋐等台廠,顯示國際投資者對這些全球布局完善的企業仍有信心。

中長期來看,關稅政策變化將促使全球供應鏈加速重組,台廠必須持續優化全球布局,分散風險。高盛預計金價年底上看3,700美元,可能成為避險資產的重要選擇。同時,疫情後的AI需求爆發仍是科技業最大增長動能,這一趨勢預計將持續。

綜合評估,市場短期已具備技術性反彈條件,但仍面臨結構性的多空交織局面,投資人宜保持謹慎樂觀態度,選強守技術面應對,同時加強風險控管,降低融資比重,靜待更明確的市場方向。


免責聲明:本報告僅作為市場分析與投資參考,不構成具體投資建議。投資人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標與時間範圍做出投資決策,必要時諮詢專業投資顧問。

分析報告 | 2025年4月14日 | CFP國際認證財務規劃顧問_Rex Chen整理_Claude AI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ex大叔的168台股投資教室
1.6K會員
340內容數
歡迎你來到Rex大叔的168台股投資教室,我是一個在金融業界從事多年實務工作者,恭逢其盛台股美麗的二十年,看到了許多賺錢賠錢機會與故事,也經歷了很多投資交易的經驗,想透過這個平台分享自己學習到的投資理念,歡迎你走進我的投資分享世界,探索與學習屬於你自己未來投資路上更多的成長養分,讓我們走吧!一起開心輕鬆學習~^_^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昨天台股跌了 227 點,大概是0.94 %,而昨晚的美國道瓊還是續漲,但是其它的三個指數收黑,費半大跌了395 點、6.81 %。昨天最熱門的消息是美國前總統,也是現任的共和黨參選人,在面對媒體的採訪時,指出「台灣偷走美國的晶片業務,如果想要美國保護台灣,台灣必須交「保護費」。 我去看一了一
Thumbnail
昨天台股跌了 227 點,大概是0.94 %,而昨晚的美國道瓊還是續漲,但是其它的三個指數收黑,費半大跌了395 點、6.81 %。昨天最熱門的消息是美國前總統,也是現任的共和黨參選人,在面對媒體的採訪時,指出「台灣偷走美國的晶片業務,如果想要美國保護台灣,台灣必須交「保護費」。 我去看一了一
Thumbnail
自去年FED利率政策轉向開始,自去年10月下旬以來,美股整體市值上漲12兆美元,主要在經濟維持強勁而通膨有所抑制,美國經濟朝軟著陸發展,市場投資人押注Fed最快今年進入降息循環,而AI話題不斷吸引資金投入,AI晶片龍頭Nvidia獨力推升S&P500上漲了約25%...
Thumbnail
自去年FED利率政策轉向開始,自去年10月下旬以來,美股整體市值上漲12兆美元,主要在經濟維持強勁而通膨有所抑制,美國經濟朝軟著陸發展,市場投資人押注Fed最快今年進入降息循環,而AI話題不斷吸引資金投入,AI晶片龍頭Nvidia獨力推升S&P500上漲了約25%...
Thumbnail
【0411盤前重點新聞】 *CPI火澆息降息期望、憂鮑爾轉彎 道瓊挫 *上市櫃Q1營收 逆風高飛 *出口連五紅!3月大增18.9% 預期本月雙位數成長 *Meta推新一代自研AI晶片 採台積電5奈米製程
Thumbnail
【0411盤前重點新聞】 *CPI火澆息降息期望、憂鮑爾轉彎 道瓊挫 *上市櫃Q1營收 逆風高飛 *出口連五紅!3月大增18.9% 預期本月雙位數成長 *Meta推新一代自研AI晶片 採台積電5奈米製程
Thumbnail
【免責聲明】 文章內容僅為個人學習心得與觀點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操作與買賣建議,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盈虧自負。 【2024/4/11 台股:小台期貨盤前規劃】 4/10 台北時間晚上 8 點 30 分公布最新美國 CPI 數據,顯示通膨有停滯甚至回升的趨勢,大大降低先前預期美聯儲將
Thumbnail
【免責聲明】 文章內容僅為個人學習心得與觀點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操作與買賣建議,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盈虧自負。 【2024/4/11 台股:小台期貨盤前規劃】 4/10 台北時間晚上 8 點 30 分公布最新美國 CPI 數據,顯示通膨有停滯甚至回升的趨勢,大大降低先前預期美聯儲將
Thumbnail
【0403盤前重點新聞】 *Fed官員不支持五月降息 債市續崩 道瓊收黑近400點 *美2月JOLTS職位空缺數小升 就業市場仍有彈性 *TPCA:估今年台商 PCB產值將達 1.21 兆元年增 7.4%
Thumbnail
【0403盤前重點新聞】 *Fed官員不支持五月降息 債市續崩 道瓊收黑近400點 *美2月JOLTS職位空缺數小升 就業市場仍有彈性 *TPCA:估今年台商 PCB產值將達 1.21 兆元年增 7.4%
Thumbnail
【0402盤前重點新聞】 *美債殖利率飆升 道瓊標普雙雙下挫 *美ISM製造業數據意外強 6月降息機率短暫跌破50% *上市櫃去年獲利失守3兆 今年 AI 加持有望成長15%~20% *台積電18日法說大摩提三問 樂觀上看1,080元
Thumbnail
【0402盤前重點新聞】 *美債殖利率飆升 道瓊標普雙雙下挫 *美ISM製造業數據意外強 6月降息機率短暫跌破50% *上市櫃去年獲利失守3兆 今年 AI 加持有望成長15%~20% *台積電18日法說大摩提三問 樂觀上看1,080元
Thumbnail
【0306盤前重點新聞】 *鮑爾放鴿 台積電ADR飆超5% 標普登新高 *鮑爾:美央行離有信心降息不遠矣 *美國2月裁員人數創去年3月來新高
Thumbnail
【0306盤前重點新聞】 *鮑爾放鴿 台積電ADR飆超5% 標普登新高 *鮑爾:美央行離有信心降息不遠矣 *美國2月裁員人數創去年3月來新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