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風暴】中美博弈下的金融戰爭與美元霸權的未來

【美債風暴】中美博弈下的金融戰爭與美元霸權的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美債,一直以來都是全球金融市場的「定海神針」。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主權債券市場,美債不僅是各國央行的重要儲備資產,也是美國資金流通與經濟穩定的關鍵工具。而中國,則長期以來是美債的最大海外持有國之一。這層關係,使得美債不再只是金融工具,也成為中美博弈中的一張「底牌」。因此,靠發美債度日的美國,會是越欠越大尾,還是越欠越衰尾?

一、什麼是債券、美債?

  • 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說白話一點就是欠條,借款人承諾在債券到期日前,每年固定支付一筆金額當作利息予債券持有人,並且在到期日時,償還本金給債券持有人。
  • 美債顧名思義,即美國發行的債券,再套用上面的邏輯,美國向世界各國借錢,並寫下欠條的意思。

二、從「買家」變「賣家」:中國的美債政策轉向

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自2010年代初期以來,中國持有的美債一度突破1.3兆美元,占外國持有比重的近兩成。但自2022年起,中國開始逐步減少美債持有量,截至2024年底,已降至約7,000億美元左右,創下十多年來新低。

這一動作引發外界熱議:中國是否在有意減少對美國經濟的依賴?是否透過調整美債持倉來施壓美國?

實際上,這不只是單一行為,而是中美博弈結構調整的一部分。中國一方面在「去美元化」、提升人民幣國際地位,另一方面也藉由減持美債降低對美國貨幣政策的暴露風險。畢竟,當美國加息循環一再延長,債券價格下跌,持債者承壓;而美元的武器化,也使得資產集中於美元體系成為潛在風險。

三、美國的兩難:國內赤字與全球信心

另一方面,美國自身的財政狀況也是推動這場「債務戰」升溫的因素。隨著新冠疫情後的大規模支出計畫與軍費持續增加,美國財政赤字連年攀升,國債總額已突破34兆美元大關。

在國內政局極端分裂的背景下,舉債上限成為兩黨爭鋒的政治工具,使市場對美債的「無風險」地位開始出現動搖。2023年,美國信用評等曾遭下調,正是警訊之一。

若中國等主要海外持債國減持美債,將可能對美國債市造成壓力,推升利率,增加政府利息支出,甚至進一步動搖國際市場對美元的信心。這對仰賴債務驅動經濟的美國而言,無疑是雙面刃。

四、地緣政治的加壓:金融成為新戰線

近年,從科技禁令到台海議題,中美關係持續惡化,而金融戰場也逐漸浮上檯面。美國一方面限制中國企業投資與融資途徑,另一方面則透過對中國金融機構施加制裁手段,試圖進一步壓縮中國的金融空間。

中國則透過降低美債持倉、推進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如CIPS)、加強與「金磚國家」之間的貨幣合作,積極建構去美元化的選項。雖然目前成效仍有限,但長期而言,這可能是對美債霸權的最大挑戰。

五、轉折點的徵兆:美債市場的隱憂

2024年下半年開始,市場對美債的需求出現微妙變化。以往大型國際拍賣幾乎總是超額認購,但近期已有部分標售出現「冷場」現象,尤其在中國、日本等主要投資國縮手的背景下,必須依靠美國本土金融機構「消化」越來越多的發債量。

這意味著,美債的市場機制開始從「國際共融」轉向「內部自持」。若這趨勢持續,將進一步削弱美元的全球信用基礎。而一旦市場對美債的信心出現系統性裂縫,將可能觸發新一輪金融震盪。

六、結語:從貿易戰到債務戰,中美競爭的全新階段

中美之間的競爭早已超越關稅與出口限制,進入更深層次的制度與金融對抗。美債,這項原本屬於金融工程的資產,正逐漸成為地緣政治對抗中的武器。中國不再單純是美債的「被動買家」,而是策略性地調整倉位,以此作為談判與博弈的籌碼。

未來幾年,美國如何處理龐大債務問題、中國又將如何重塑其外匯與儲備策略,將決定中美關係的走向。而我們,也將見證一場從貨幣體系到國際秩序的深層轉折。

raw-image




avatar-img
Ren的異想天地的沙龍
5會員
29內容數
旅遊、美食、心情分享,享受無拘束的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西班牙、英國及美國三大世界霸權興衰軌跡,分析其共通的衰落模式,並提出美國未來可能面臨的三種情境:緩慢衰退、快速衰落及成功轉型。
美國聯準會的量化寬鬆政策與美國國債市場的密切關聯,以及由此引發的通膨、資產泡沫、債務危機等問題,本文將深入探討QE的機制、副作用,以及美國國債膨脹帶來的結構性風險,並分析可能的解決方案,例如財政改革、提高稅收、削減支出、推動經濟增長等。
2025年4月美國對全球課徵關稅導致股市崩盤的事件,美國藉由美元霸權、金融與軍事手段掠奪全球資產的歷史,以及中國崛起對美元霸權的挑戰。美國課徵關稅並非明智之舉,反而加速其衰敗,並試圖藉此評估其在國際間的影響力及與中國對抗的籌碼。
西班牙、英國及美國三大世界霸權興衰軌跡,分析其共通的衰落模式,並提出美國未來可能面臨的三種情境:緩慢衰退、快速衰落及成功轉型。
美國聯準會的量化寬鬆政策與美國國債市場的密切關聯,以及由此引發的通膨、資產泡沫、債務危機等問題,本文將深入探討QE的機制、副作用,以及美國國債膨脹帶來的結構性風險,並分析可能的解決方案,例如財政改革、提高稅收、削減支出、推動經濟增長等。
2025年4月美國對全球課徵關稅導致股市崩盤的事件,美國藉由美元霸權、金融與軍事手段掠奪全球資產的歷史,以及中國崛起對美元霸權的挑戰。美國課徵關稅並非明智之舉,反而加速其衰敗,並試圖藉此評估其在國際間的影響力及與中國對抗的籌碼。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
本文針對川普政府推出的「對等關稅」政策,深入分析其背後深層原因、目標、策略以及可能結果,並結合「海湖莊園協議」與「重組全球貿易體系用戶指南」,探討美國欲重塑全球貿易秩序的企圖。此外,文章也針對臺灣及其他國家在關稅戰中的處境與應對策略,以及對投資市場的影響進行全面性分析,並提出相對應的投資觀點。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的關稅政策,掀起全球市場波瀾。川普究竟是瘋人或是談判高手?從這場關稅攻防戰看來,川普許多看似衝動的決策,其實背後蘊藏著深厚的心理策略。而馬斯克的作風,正好呼應川普這種「不按牌理出牌」卻依然成功的作風。從心理學與書本出發,我們不僅能看見政策背後的算計,更能讀懂權力場上的人性風景。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
本文針對川普政府推出的「對等關稅」政策,深入分析其背後深層原因、目標、策略以及可能結果,並結合「海湖莊園協議」與「重組全球貿易體系用戶指南」,探討美國欲重塑全球貿易秩序的企圖。此外,文章也針對臺灣及其他國家在關稅戰中的處境與應對策略,以及對投資市場的影響進行全面性分析,並提出相對應的投資觀點。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的關稅政策,掀起全球市場波瀾。川普究竟是瘋人或是談判高手?從這場關稅攻防戰看來,川普許多看似衝動的決策,其實背後蘊藏著深厚的心理策略。而馬斯克的作風,正好呼應川普這種「不按牌理出牌」卻依然成功的作風。從心理學與書本出發,我們不僅能看見政策背後的算計,更能讀懂權力場上的人性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