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避難時刻的準備邏輯 (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上一篇講到食之後,現在我們要講到「衣」。

通常講到衣,大家都會相當期待,能夠推薦穿什麼樣的服裝。

其實在穿著上,你必須要先思考與面對的是:處在何種台灣環境的氣候形態。

我們國家位於北緯22°~25°之間,所以在北回歸線以北為亞熱帶型氣候,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氣候。

而你的預設避難計劃,若有往山區移動的規劃,便要多留意一樣穿著考量:山區環境溫度

假定你已經有你自己預備的避難目標,那行動的穿著就必須要依照避難計劃設定。

你是打算夜間移動?還是日間移動

相信有很多的準備者,都有他們計劃的考量。但移動手段「不要只有一個」,要有很多個。

在我與一些戰術單位的弟兄姐妹討論過,他們也常常建議,不要只有一個移動準備方案。

是以你的移動方案與模式,去制定你預備的穿著。

穿著設定基礎,與網路諸多文章共同推薦一樣,即:洋蔥式穿法

洋蔥式的穿法之所以被推薦,是因為空氣會保持流動,在衣物與衣物之間,故溫度也能妥善保存。

洋蔥式的穿著,從最裡而外分為:

內層:功能是協助你吸濕排汗。

中層:給予保暖的功能

外層:避免濕氣流入,最好也帶有能排汗的功能。

這共三層。

洋蔥式穿法的技巧,是避難衣服設定的基礎。

天氣熱的時候,若排汗防曬沒有做好,移動中就容易有隊伍成員中暑或熱衰竭。服裝的材質選定,也是你在預備的當下,能夠去做功課的。

防止中暑或其他議題,就是要防曬與適時補充水份。

頭部可以選擇戴圓邊帽或遮陽帽,做好防曬。之前我在野外的行動中,脖子也測試用過Buff的抗UV、抗蚊蟲的涼脖巾,也有挺不錯的效果。

網路上很多專家給出不錯的清單,但是實際上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一樣的預算。所以針對你的個人限制去採買,去打造避難的「洋蔥式穿法」來幫助自己。

雖然說我很不喜歡推薦品牌,但是我必須得說:5.11的Apex褲子真的不錯

之前我在中部訓練,其中野外有個部份要下到水裡面,搞得自己全身濕。發現到Apex乾的速度相當驚人,沒有太多時間,我發現我褲子乾了。

但是這因為是戰術褲,我也知道網路上有專家建議民眾在戰爭時期,不要穿得太戰術。

所以這點就交由各位自行評估。有時講道我也會穿黑色Apex,黑黑的也像西裝褲。

故在針對褲子的這個部份,還請大家自行取捨。

有很多保暖透氣的服飾與品牌,各位可以透過「洋蔥式穿著」的概念來打造。

避難當下的穿著與規劃,應該都是自己事先做好測試的。

就好比,有人就喜歡穿AirForce去登山,那也是他的自由。(人家登山的潮流感)

這也是我一直強調的:沒有絕對的答案

針對褲子的議題,還有一些值得留意的事。

整天持續的移動,若隊伍中有人穿比較緊身的褲子。高機率會在移動的狀況下,因褲子摩擦胯下肌膚與大腿內側皮膚,產生「燒檔」現象。

可以預備防摩擦膏來用,不然身邊有凡士林,也只能應急塗抹處理了。

在外面移動的狀況,也有時會因為排汗與悶熱,產生燒肛的狀況。有一點燒肛的反應,建議可以拿細緻一點的衛生紙或濕紙巾,去擦屁股溝,這樣會改善很多。

若比較中後期,可能就要塗抹比較大量的凡士林了。

網路會有不喜歡凡士林派,與喜歡凡士林派的,我個人覺得備凡士林應急不錯,因為在緊急生火技術裡凡士林也能用。

內褲的部分,要保持乾爽。有人會推薦紙內褲,但我覺得你可能要找一天去登山看看,看哪一款是你真的能接受的免洗材質。

若是在不能洗澡的狀態下,記得帶衛生紙或濕紙巾擦拭屁股縫或胯下,會得到相對比較多的舒適、清爽感。

襪子的部份,網路上大致有兩派:排汗襪派與登山襪派。

當然還有更高階的襪子能兩著兼具,但還是衷心建議你,要針對你個人腳型與習慣添購。

保持乾爽,吸濕排汗,並且在長時間走動下延緩腳生成水泡。雖然長時間的步行,這是一個必然會來到的議題。但是如何讓自己能夠盡可能舒適,是你必須下功夫的。

鞋子的選擇上,很多人會穿Gore-Tex的鞋子。市面上雖然很多鞋子標榜防水與透氣,但是實際走遠走下來,Gore-Tex比較像是兩面刃。

下小雨或微濕環境,Gore-Tex的鞋子真的可以讓你得到舒適的鞋內品質。但是走遠了,下雨到一定程度,你鞋內可能會成為另一個裝水的容器。

所以在鞋子上,有人主張排水透氣鞋,也有人主張穿Gore-Tex的。選擇什麼、決定哪雙,這要依你的愛好而定。

但是日本防震防災經驗告訴我們:底部的材質,一定要選用能讓你安全站在碎瓦礫上的鞋

若避難只有一雙鞋的扣打(Quota),你應該穿哪雙。

我相信網路上會有很多分享,但記得:穿過的腳感只有你能說服你自己。

但我看到很多登山家的小技巧,他們會在他們的背包中,放上一雙旅館附贈的布拖鞋(底稍厚的那種)。

在他們休息的時候,會換上那雙布拖鞋,解放雙腳。

這是很推薦的酷裝備,又輕又好塞。想到什麼,就後面再補充囉!雨備與清單部分,因為要與生存技術一起談,所以之後的系列會再講到。欸~對了!別忘記上街投罷免票。因為準備這個避難物資很煩、很辛苦。別忘記有很多人在這個當下,正與你一起在努力的路上。「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願你成為這時代良善的一道光。

avatar-img
路過的牧師Roaming Pastor
7會員
15內容數
一位路過的牧師,走在人群之中,也走在自己特別有趣的路上。 Podcast 頻道準備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避難時刻,大概從EDC到iFak,再帶到避難包與其他物資。網路上的清單很多,有很多寫得很好的。各位可以找自己喜歡的去看,往適合自己的去準備。歡迎看看路過牧師的建議:
前面我們先提到了EDC,再來是談到iFak的建構邏輯。新的這個單元,就是在談避難的邏輯。因為在戰爭或災難的當下,你無法一個人完成所有的事,所以你應該擁有一個「團隊」。
在避難時刻,大概從EDC到iFak,再帶到避難包與其他物資。網路上的清單很多,有很多寫得很好的。各位可以找自己喜歡的去看,往適合自己的去準備。歡迎看看路過牧師的建議:
前面我們先提到了EDC,再來是談到iFak的建構邏輯。新的這個單元,就是在談避難的邏輯。因為在戰爭或災難的當下,你無法一個人完成所有的事,所以你應該擁有一個「團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裸體的時候,不會想把冷氣開很強,方便又環保。大家考慮一下。
Thumbnail
台灣位於北回歸線上,比較靠近赤道,夏日高溫時常都是攝氏30度起跳,甚至可以高達40度! 加上海島型氣候,濕度又非常高!常常又熱又黏~~ 中暑更是夏日新聞日常播報內容,身旁的人包含自己也常常中暑! 雖然沒曬太陽,但冷氣房頻繁進出,確實也時常頭暈! 那到底要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這幾年,在屏東生活幾乎四季如夏,因此如何消暑、如何度過高溫的中午、如何在大太陽底下生存似乎已經成為人人必備的生活技能,每個人的避暑方式有所不同,這篇就來分享我自己在夏天的散熱小撇步!
Thumbnail
你是否也覺得:最近好熱喔?沒錯,今年入夏後,世界各地的氣溫紛紛打破紀錄、創新高了。學習身心平衡的你此時應可深切體會到:高溫下的生活實況——生理上更大的消耗、負擔;心理上易怒、煩躁、鬱悶 其實,Under the weather 不見得是感冒,比較像是一種說也說不清楚的不舒服。
Thumbnail
時序進入炎熱的夏天,未來一周仍是高溫達到36度的烘烤,但是外送的腳步依然不停歇,小哥只能盡力做好準備,持續在崗位上奮戰,為了生存為了家人繼續努力。 台北市未來一周天氣 1. 高溫、曝曬、中暑 要面對的首要挑戰就是高溫以及陽光直射帶來的曝曬,基本上小哥會著較為透氣以及親膚的排汗衣(最常穿的就是英
Thumbnail
夏季來臨,臺灣高溫讓人苦惱,挑選通風涼爽的衣物布料是改善尷尬異味的最佳良方!挑選透氣、吸汗和散熱度的服裝材質是關鍵。此外,注意挑選適合的削肩背心款式和休假出遊防晒也是很重要。穿搭乾淨、不留異味更是夏季穿搭的基本禮儀。
Thumbnail
台灣近期的天氣普遍為晴朗多雲,氣溫更是高熱如夏;不過,下週二(4月2日)將迎來一波天氣變化,北部及東半部地區將陸續受到鋒面及東北季風影響,預期將帶來降溫和雨勢。 根據中央氣象署的資料,今天台灣各地以及澎湖、金門、馬祖地區大多為多雲到晴天,東半部地區以及中部以北的山區可能會有零星短暫陣雨。而金門、馬
Thumbnail
春天過了一半, 儘管字面意思是寒暑各半了, 但是北台灣仍是寒冷的感受居多, 仍須注意添衣,小心保養身體,預防感冒唷!
Thumbnail
不知道怎麼回應how are you? 試試用天氣來回應~
Thumbnail
臺灣地區將在這週末迎接連續好幾天極凍的天氣。適當的準備將幫助您在此寒冷時段安全度過。這篇文章提供了10項建議,包括選擇適合的保暖衣物、準備室內暖氣、緊急用品和食品儲備,以及養成良好的健康和護膚習慣。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裸體的時候,不會想把冷氣開很強,方便又環保。大家考慮一下。
Thumbnail
台灣位於北回歸線上,比較靠近赤道,夏日高溫時常都是攝氏30度起跳,甚至可以高達40度! 加上海島型氣候,濕度又非常高!常常又熱又黏~~ 中暑更是夏日新聞日常播報內容,身旁的人包含自己也常常中暑! 雖然沒曬太陽,但冷氣房頻繁進出,確實也時常頭暈! 那到底要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這幾年,在屏東生活幾乎四季如夏,因此如何消暑、如何度過高溫的中午、如何在大太陽底下生存似乎已經成為人人必備的生活技能,每個人的避暑方式有所不同,這篇就來分享我自己在夏天的散熱小撇步!
Thumbnail
你是否也覺得:最近好熱喔?沒錯,今年入夏後,世界各地的氣溫紛紛打破紀錄、創新高了。學習身心平衡的你此時應可深切體會到:高溫下的生活實況——生理上更大的消耗、負擔;心理上易怒、煩躁、鬱悶 其實,Under the weather 不見得是感冒,比較像是一種說也說不清楚的不舒服。
Thumbnail
時序進入炎熱的夏天,未來一周仍是高溫達到36度的烘烤,但是外送的腳步依然不停歇,小哥只能盡力做好準備,持續在崗位上奮戰,為了生存為了家人繼續努力。 台北市未來一周天氣 1. 高溫、曝曬、中暑 要面對的首要挑戰就是高溫以及陽光直射帶來的曝曬,基本上小哥會著較為透氣以及親膚的排汗衣(最常穿的就是英
Thumbnail
夏季來臨,臺灣高溫讓人苦惱,挑選通風涼爽的衣物布料是改善尷尬異味的最佳良方!挑選透氣、吸汗和散熱度的服裝材質是關鍵。此外,注意挑選適合的削肩背心款式和休假出遊防晒也是很重要。穿搭乾淨、不留異味更是夏季穿搭的基本禮儀。
Thumbnail
台灣近期的天氣普遍為晴朗多雲,氣溫更是高熱如夏;不過,下週二(4月2日)將迎來一波天氣變化,北部及東半部地區將陸續受到鋒面及東北季風影響,預期將帶來降溫和雨勢。 根據中央氣象署的資料,今天台灣各地以及澎湖、金門、馬祖地區大多為多雲到晴天,東半部地區以及中部以北的山區可能會有零星短暫陣雨。而金門、馬
Thumbnail
春天過了一半, 儘管字面意思是寒暑各半了, 但是北台灣仍是寒冷的感受居多, 仍須注意添衣,小心保養身體,預防感冒唷!
Thumbnail
不知道怎麼回應how are you? 試試用天氣來回應~
Thumbnail
臺灣地區將在這週末迎接連續好幾天極凍的天氣。適當的準備將幫助您在此寒冷時段安全度過。這篇文章提供了10項建議,包括選擇適合的保暖衣物、準備室內暖氣、緊急用品和食品儲備,以及養成良好的健康和護膚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