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Nvidia(輝達)遭遇重大挫折,美國政府加強對其AI晶片的出口限制,特別是針對H20晶片對中國的銷售。這一舉措預計將導致輝達損失55億美元的營收,並使其股價下跌6%。面對這項發展,投資人必須透過十個關鍵問題來深入解析這場風暴,以全面了解其對輝達未來的長期影響。
首先,美國商務部強化出口管制,要求針對輝達的H20 AI晶片出口中國需取得特別許可。這些限制意在防止美國高端科技被用於中國的超級電腦和軍事用途。H20晶片原本是輝達為遵守先前規定而設計,現如今也被納入無限期的許可申請範圍,幾乎等同於禁止其對中銷售。
中國市場對輝達而言極為重要,約佔其總營收的13%,在上個財年相當於約170億美元。分析師預估,受到最新限制影響,這一數字恐將降至接近零,顯著衝擊輝達在中國的增長動能。這次55億美元的損失主要來自因新限制措施而無法交貨的庫存與取消的訂單。雖然屬於一次性衝擊,但未來幾季是否持續受到影響,則取決於輝達是否能迅速將產品轉銷至其他市場並調整其供應鏈。
儘管面臨挑戰,輝達在2025財年仍繳出亮眼成績,總營收達1305億美元,年增率高達114%。不過,新出口限制預料將使未來幾季的每股盈餘下降6%至10%。即便如此,市場仍預估輝達2025年每股盈餘將超過4.50美元,顯示其基本面仍具韌性。
為彌補營收損失,輝達宣布將於未來四年在美國投入最高達500億美元的資金,用於建設AI伺服器。此一戰略舉措旨在強化本土製造能力,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並開發新的收入來源,進而緩解損失所帶來的衝擊。
從估值角度來看,輝達股價自52週高點下修30%。此次回調使其本益比等估值指標回落至2022年ChatGPT推出前的水準,對長線投資人而言可能構成一個更合理的進場點。
而競爭對手如AMD同樣受到影響,預計因MI308 AI晶片遭限制,將損失約8億美元營收。英特爾則需取得特別許可才能將某些AI晶片出口至中國客戶,顯示整體美國半導體業都面臨類似挑戰,並非僅輝達一家公司受害。
儘管中國市場面臨封鎖,全球AI晶片市場仍預計將持續強勁成長,預估到2029年市場規模將達1175億美元。驅動因素包括企業在AI基礎設施、應用及各產業自動化領域的持續投資。因此,即便失去中國這一關鍵市場,輝達仍有機會在其他地區發展其AI業務。
輝達的業務布局亦相當多元,除了AI伺服器外,還包括遊戲顯示卡、專業視覺化技術及自動駕駛晶片。地區上除中國外,在北美、歐洲及其他亞洲市場也都有穩固布局。此外,公司積極投入醫療與機器學習等領域,使其營運更具抗風險能力。
最後,從政策風險來看,美中之間的科技戰仍在升溫。美國政府持續強調國安與科技領導地位,未來可能有更多限制出台。對於在敏感科技領域如AI晶片上發展的公司而言,監管風險正成為結構性挑戰。
總結來說,儘管輝達目前面臨嚴峻挑戰,其財務體質、產品多元性以及在本土生產上的前瞻投資為其應對未來不確定性提供強大支撐。投資人應密切關注地緣政治與監管環境變化,並評估輝達是否具備足夠的適應能力,以繼續在全球AI競賽中保持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