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在一段關係中,練習以身心畫圓──讀董啟章《愛妻》

更新 發佈閱讀 15 分鐘

⠀⠀⠀⠀

raw-image

繼《心》、《神》之後,二〇一八年出版的《愛妻》為董啟章「精神史三部曲」的壓軸之作。全書分為〈愛妻〉與〈浮生〉二章。前者佔了小說九成以上的篇幅,描述中文系教授佘梓言的學院生活,以及和指導學生間的互動;而他的小說家妻子龍鈺文,遠赴英國劍橋擔任駐校作家,小說一開場,便是佘梓言為妻子送機之後的場景。龍鈺文雖時常以書信向丈夫分享自身在國外的所見所聞,但故事中,她基本上屬於一位缺席、不在場的角色。被壓力、思念與疾病壓得喘不過氣的佘梓言,漸漸分不清現實與虛幻;更因為過度思念自己的妻子,因而分別與自己的指導學生雷庭音、昔日故友和一名電子神經工程學家余哈發生關係⋯⋯。

董氏《愛妻》的書名,源自於香港作家鍾曉陽於一九八〇發表的中篇小說《愛妻》。後者述說一則丈夫背叛妻子的故事。而董啟章的《愛妻》雖然出現同樣的外遇情節,但讀完整本書之後,我意識到「出軌」或「不忠」並非書中欲探討的主要議題。事實上,書中援引了《攻殼機動隊》,以及法國天主教神父德日進的思想,來探討人類捨棄軀體、消融界線,達至終極的心智合一如何成為可能。

在〈浮生〉中,董啟章確實做了「心智融合」的嘗試,將佘梓言的意識放入龍鈺文體內,創造出「龍鈺文—佘梓言」共同體。由此可見,董啟章的《愛妻》雖然披上了一層科幻與言情的外衣,但實則聚焦「身/心」、「靈/肉」的不協調問題。讀完小說後,最吸引我的問題是:「意識與肉身如何維持平衡,最終導向完整、圓滿的愛?」

游移於精神與肉身間的愛

究竟什麼是愛呢?釐清書中角色間關係之後,我認為本書中的愛存在以下幾種形式:肉身的愛、精神的愛,以及在身心平衡間達至完滿的愛。

在《愛妻》中,因爲摯愛的缺席,佘梓言長期處在身心不協調的狀況中。關於這點,似乎早已被他的指導學生雷庭音看出端倪。雷庭音的畢業論文即是龍鈺文的小說研究,在某次論文報告後,雷庭音與佘梓言一同吃午飯,兩人於是有了以下對話:

你記得我之前問你的那個問題嗎?

哪個問題?

你和你太太之間,有沒有性?

我記得。但是,這個問題對你來說重要嗎?你為甚麼想知道?

我知道這樣問非常唐突,甚至很不禮貌。但是,我為了做論文而反覆讀著龍鈺文的小說,我一直有一個感覺,就是作者是一個沒有性生活的人。我沒辦法解釋為何會有這樣的結論。那不是理性分析的結果。我沒辦法就文本提出任何證據。但是,我就是直覺地感受到。所以,我才有此一問。[1]

在故事中,龍鈺文早已出版了七本小說作品:而她遠赴英國當駐校作家這件事,不過是一年內的事情。可見,佘梓言和龍鈺文關係中「性」的缺乏,並非因為距離的分隔,而是長時間存在的事實。

這份被長期壓抑的問題,在妻子旅居英國後變得更為嚴重。每當有人談論到他們夫妻間的關係,佘梓言便會出現身體不適,或是肋骨疼痛的症狀,而我認為,這正是身心不協調的壓力化為生理病徵的具象表現。

繚亂的空洞回音──肉身之愛

或許是為了填補這份空缺的情感,這段期間,佘梓言多次與他人發生肉體上的關係,對象分別是雷庭音、S和余哈。不過,這些關係皆以失敗收場,證明了只存在「性」的關係無法構成完整的愛。

說到S,她曾是佘梓言的大學時期的意中人,轉學到義大利後,兩人便斷了聯繫。多年之後,佘梓言在餐廳裡偶遇S,兩人聊起來。後來,S邀請他一同參加鐘錶展。展覽結束之後,S邀請佘梓言上樓到她暫居的酒店坐坐,接著,兩人便發生了關係:

我像是被內心的甚麼刺激到,轉過身來抱住了S。我和她都已經不再年輕,但是,S的嬌小身形令我回想起我們共同有過的青春。一股強烈的失落感隨之而襲來,然後又化成熾熱的欲望,好像在催促我去補償那曾經錯失的、或者未曾擁有過的東西⋯⋯。[2]

隨後,佘梓言在房間內因胸痛發作而入院,而S在一旁陪伴他。在單人病房裡,佘梓言如此問S:

我想知道,那個晚上,在酒店的房間⋯⋯
酒店的房間?
對⋯⋯我們⋯⋯
哪有甚麼酒店房間?我和你在酒店餐廳吃飯,吃到後來,你便突然發作,倒在地上。[3]

很明顯地,佘梓言的記憶逐漸發生錯亂。當他出院時,連S的存在完全消失了,甚至連先前手機裡的對話紀錄也不復存在。除了他自己的記憶外,沒有任何客觀證據說明S曾經存在過。這使他心中產生巨大的混亂與自我懷疑。至於佘梓言跟雷庭音、余哈之間的肉體關係,最後同樣也迎來記憶錯亂的下場。因篇幅考量,此處不再贅述。

由以上論述看來,「性」似乎帶有某種毀滅性的力量。作為人類的原始慾望,性與肉身往往被視為帶來破壞、失序的罪惡之源;而精神或靈性則是純潔、永恆不朽的。人若想要解脫,就必須擺脫克服,甚至擺脫肉身的誘惑,朝向精神性的世界靠攏。不過,由後續的情節發展來看,作者本人顯然不同意這種說法。小說中,董啟章藉由雷庭音的論文報告,向讀者說明「性」本身其實是一件中立客觀的事情:

「通過身心不協調的現象的分析,我發現問題並不出在『身』上,也不出在『心』上,而是出在兩者的『不協調』之上。所以,之前提出的『性』與『身』,『愛』與『心』的配對,所帶給我們的啟示應該是,問題發生在『性與愛的不協調』之中,而不是性作為負面的、破壞性的力量,而愛作為正面的、建設性的力量之間的鬥爭。」[4]

也就是說,肉身之愛與精神之愛間,並不存在好/壞、高/低的褒貶判斷。若將人比喻為鋼杯,那麼,當兩只空蕩的杯體相互碰撞時,只會發出繚亂的空洞回音,聽來不免有些迷惘、惆悵的況味了;只有當裡頭盛滿液體,才能發出堅實、篤厚的愛之鏗鳴。

無法落地的精神之愛

法國哲學家梅雅蘇(Quentin Meillassoux,1967-)認為科幻小說的重點是:「透過挪動科學知識,來為人與世界的關係打開種種可能。」[5] 在《愛妻》中,佘梓言便提出建造「葉靈鳳機器」的構想,希望透過科技的輔助,輸入葉靈鳳生前的種種資料,進而「復活」這名作家,甚至令其產生出新作品。

葉靈鳳是香港著名的大家,涉獵領域包含文學、美術,同時也是出了名的「書癡」。在AI蓬勃發展的現今,此計劃看來並非不可能。不過,現時AI在文字創作的能力上仍十分有限,除了行文風格上不夠穩定,在邏輯上也容易產生自我矛盾,如余哈所說:

對的,在音樂上已經可以這樣做。但是,文學卻比較複雜。文學不是純數理的音位的組合,而是具有表意功能的抽象符號的組合。(下略)資訊的運算和重組極可能只會產生出一堆前後矛盾,或者各不相干的零碎片段,而談不上一個完整的「精神世界」。[6]

同時,余哈也談到「觸媒」的重要性。亦即,沒有載體(或者肉身)的葉靈鳳機器,是無法「活」過來的。「矛盾和混沌、斷裂和縫隙,肯定是「精神世界」的重要特徵。」[7] 失去載體的靈魂,其意識會如水面上的渣滓般四處飄散,無法集合為完整的精神體。

放到當代社會來看,即便成功用AI訓練出「葉靈鳳模型」,此模型端出的作品,仍建構於所輸入資料的重組、拼貼,無法展現出真正的創新思考。說到底,還是因為此模型缺乏「可感知的載體/肉身」,無法藉由自主思考來創造出有機的作品。因此,就算佘梓言對葉靈鳳存有再大的熱情,也無法透過冰冷資料的輸入來「還原」一位真人作家的精神世界。

終極的身心融合,以及⋯⋯結局性愛之必要?

〈浮生〉一章迎來全書的高潮反轉:原來,佘梓言早已因突發性中風導致腦部缺氧,甚至有成為植物人的可能;而妻子龍鈺文透過腦神經科學家的幫助,將丈夫的意識移植進自身體內。

此外,讀者也驚覺,原來佘梓言才是小說家,而龍鈺文其實是大學教授。角色身份對調的同時,一切界線又被消弭殆盡,兩人終於能跨越物理限制,無限貼近彼此。靈魂與靈魂相互融合、交纏,此時,一切的區分再無意義:教授與小說家、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男性與女性、你與我,通通混融在一起,成為一個大寫的「我」之整體。而界線的消弭、對立面的合一,正是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合體」(Coniunctio)形象的重要核心。

合體是由榮格提出的原型形象(Archetype)之一。此原型並不存在實際的形象,而是指涉某種對立物質、狀態的結合。事實上,榮格由中世紀的煉金術著作中,獲取有關合體形象的靈感。在榮格看來,煉金不僅是單純物理過程,更涉及了煉金家們如何將內在的心理狀態,投射到外部的金屬物質上。換句話說,煉金家的對自身精神轉化過程,是煉金成敗與否的關鍵。[8]

令人驚訝的是,榮格的合體概念,正好與德日進「內部精神推動外在物質」思想相吻合。德日進認為,所有物質都具有「外面」和「內面」;前者是物理構造的層面,而後者則是物質本身蘊含的「內在精神性」:

事物內在的精神性,與其說是它的本質,不如說是它的能量。這種精神能量,推動著物質的互相作用和融合,產生新的元素,甚至生物。所以,物質從來也不是死的,而是活的,有靈性的。(下略)所以,德日進進而更大膽地說:愛是一種能量。在元素的層次,愛促成融合;在細胞的層次,愛促成複雜的生物演化;在生物的層次,愛促成人類的出現;在人類的層次,愛促成個體連結成群體,最終達致全人類的精神融合和提升。[9]

我們不難發現,正是龍鈺文對佘梓言的愛,促成了「龍鈺文—佘梓言」共同體的誕生。人的軀體作為「物質」的一種,其內在蘊含的豐富精神性,促成了個體相互靠近,甚至彼此融合的慾望。「性愛」的過程,不正是個體間亟欲融合的證明嗎?在現實世界中,精神融合的科技尚未出現,但是,董啟章在《愛妻》中替我們做了極有意義的嘗試。

開頭提到,在〈愛妻〉中,龍鈺文基本上處於被動、缺席的狀態,大多是以書信的方式向丈夫分享自身在國外的見聞。不過,到了〈浮生〉一篇,讀者們才發現,其實〈愛妻〉正是由妻子主動寫下的。她向佘梓言解釋:

我在你的意識裡,看到──或者應該說是感覺到──一股強烈的敘述欲望,也即是你長久以來寫小說的欲望吧。於是我便運用了你的記憶資訊,去演算出一個『愛妻故事』。然後,我根據演算結果,轉化為文字,記錄下來。[10]

於此,妻子的主動再次印證了德日進「內部精神推動外在物質」的理論。〈愛妻〉中佘梓言的意識錯亂,其實是因為〈浮生〉當中,兩人的意識產生干擾下的產物。

不過,個體間的精神融合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對「龍鈺文—佘梓言」共同體來說,兩人秘密無法藏匿,所有不堪、負面,甚至黑暗的想法和記憶,在融合體中無所遁形。佘梓言曾經對此表達過自己的想法:

每個人心裡也有秘密。秘密是必須尊重的,好好維護的。因為尊重和維護彼此的秘密,才談得上愛。要不,就只是佔有而已。[11]

的確,就佘梓言的狀況來說,他並沒有選擇的餘地。也許,在這種極端情況下,他願意捨棄自身的倫理堅持,換來與妻子共存的可能性,這是人之常情。不過,照理來說,這類新技術通常會伴隨極大的風險。若將意識的融合比喻為煉金術,那麼,最後一道步驟,應當去除金屬中的雜質,最終才能獲得純正的轉化物;但人類的意識無法局部刪除,當中必然充滿了許多無意義,甚至十分粗糙、尖銳的碎片,若如此草率地將兩副意識放入同一具身體中,難保不會產生嚴重的排斥反應。而小說安全地讓一切朝向最好的方向發展,沒能展現出其餘的可能性。或許,探討科技的演變本非董啟章的原意。

小說的最終目的,是要勾勒出作者心中完美的「愛」。當「身/心」、「靈/肉」的平衡成為愛的必要條件,那麼,若是讓兩人單純進行精神上的對話,而沒有展現「龍鈺文—佘梓言」共同體的身體性,那麼,便是一種前後不扣題的收尾。因此,結尾的性描寫,我個人認為十分精彩且必要:

蛇,進來!
龍,我已經在你裡面了!
蛇,我們不要再分開。
龍,我們已經成為一體了!我完全感受到你的感受了!
我也是!再沒有你是你,我是我的隔膜和封閉了。
我是你,你也是我。
很圓滿!沒有缺失!沒有傷害!沒有遺憾!蛇![13]

在榮格「合體」形象的定義中,「它是原型對立體經過神秘的交合,最終形成的一個神聖整體。」[12]「交合」一詞本就帶有明顯的性含義,而且,在榮格研究的過程中,他發現與煉金術有關的圖案與畫像中,時常以「性交」的主題作為象徵。或許,我們不應將其看作是污穢、不潔的;反過來說,此處的性交指的是物質、個體界線的消弭所達至的某種「昇華」狀態。也如同雷庭音所說,愛與性並沒有好壞之分;兩者既不建設,也不破壞,而是在彼此的平衡協調下,勾勒出理想的「愛」的之樣貌。

圖片取自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9974

圖片取自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9974

▌《愛妻》

❒ 作者|董啟章

❒ 出版單位|聯經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18.06.23

──────────────────────────────

[1] 董啟章,《愛妻》(臺北:聯經出版,2018.06),頁205-206。

[2] 董啟章,《愛妻》(臺北:聯經出版,2018.06),頁234。

[3] 董啟章,《愛妻》(臺北:聯經出版,2018.06),頁248。

[4] 董啟章,《愛妻》(臺北:聯經出版,2018.06),頁268。

[5] Meillassoux, Q. (2015). Science fiction and extro-science fiction. Univocal Publication. P.5.

[6] 董啟章,《愛妻》(臺北:聯經出版,2018.06),頁221。

[7] 董啟章,《愛妻》(臺北:聯經出版,2018.06),頁221。

[8] 羅伯特.霍普克(Robert Hopcke)著,蔣韜譯,《導讀榮格》(台北:立緒,1997),頁130。

[9] 董啟章,《愛妻》(臺北:聯經出版,2018.06),頁175-176。

[10] 董啟章,《愛妻》(臺北:聯經出版,2018.06),頁374。

[11] 董啟章,《愛妻》(臺北:聯經出版,2018.06),頁323。

[12] 羅伯特.霍普克(Robert Hopcke)著,蔣韜譯,《導讀榮格》(台北:立緒,1997),頁131。

[13] 董啟章,《愛妻》(臺北:聯經出版,2018.06),頁39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說話練習
0會員
5內容數
閱讀|評論|心得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文案】 【可可愛愛小甜糕VS成熟穩重溫柔Daddy/暴戾冷漠鐵血帝王】 養成文/慢熱長篇/微微群像 女主篇: 江窈窈是揚州縣令之女,生性愛笑,笑起來腮邊的兩個小酒窩若隱若現的,能甜進人心坎裡。 十四歲那年府上突然來了一位面容俊美身形高大的男人,她好
Thumbnail
【文案】 【可可愛愛小甜糕VS成熟穩重溫柔Daddy/暴戾冷漠鐵血帝王】 養成文/慢熱長篇/微微群像 女主篇: 江窈窈是揚州縣令之女,生性愛笑,笑起來腮邊的兩個小酒窩若隱若現的,能甜進人心坎裡。 十四歲那年府上突然來了一位面容俊美身形高大的男人,她好
Thumbnail
事實證明周雨彤挑劇本的眼光依舊挺好的,這次的角色以殘疾人作為出發點,融合前一部《愛情而已》事業心強獨立女性的設定,和從《去有風的地方》無縫接軌到本劇的李現上演一場探討生死別離、探討男女關係該如何在愛情與事業之間找到平衡的愛情劇。
Thumbnail
事實證明周雨彤挑劇本的眼光依舊挺好的,這次的角色以殘疾人作為出發點,融合前一部《愛情而已》事業心強獨立女性的設定,和從《去有風的地方》無縫接軌到本劇的李現上演一場探討生死別離、探討男女關係該如何在愛情與事業之間找到平衡的愛情劇。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Thumbnail
書名:白孔雀 作者:龍門說書人 閱讀管道:晉江 文案: 真正的愛,都會令人難以置信吧。 內容標籤: 甜文 輕鬆 主角:紀元、李茂、小慈醫生 ┃ 配角:尚飛、宋玫、廖駿、姜琦 ┃ 其它: 一句話簡介:你儂我儂,忒煞情多 觀後感: 重點先說:晉江全文免費,作話會有一些對
Thumbnail
書名:白孔雀 作者:龍門說書人 閱讀管道:晉江 文案: 真正的愛,都會令人難以置信吧。 內容標籤: 甜文 輕鬆 主角:紀元、李茂、小慈醫生 ┃ 配角:尚飛、宋玫、廖駿、姜琦 ┃ 其它: 一句話簡介:你儂我儂,忒煞情多 觀後感: 重點先說:晉江全文免費,作話會有一些對
Thumbnail
書名:誘她入婚 作者:松庭 閱讀管道:晉江 發文日:2024年3月(舊文重發) 文案: [落難大小姐 × 冷傲野心家]   洛詩被譽為京海市名媛圈的明珠,清冷高貴似博物館中千金難求的藝術品,一舉一動都是名媛圈里萬眾矚目的風向標。   這樣姝色驚人的大小姐,唯獨有兩個污點。
Thumbnail
書名:誘她入婚 作者:松庭 閱讀管道:晉江 發文日:2024年3月(舊文重發) 文案: [落難大小姐 × 冷傲野心家]   洛詩被譽為京海市名媛圈的明珠,清冷高貴似博物館中千金難求的藝術品,一舉一動都是名媛圈里萬眾矚目的風向標。   這樣姝色驚人的大小姐,唯獨有兩個污點。
Thumbnail
書名:神婚顛倒/記憶航班 作者:茴笙 閱讀管道:晉江 發文日:2023年11月(舊文重發) 文案: 一週八卦熱點:   最新狗仔跟拍:《豪門富少沈灃劈腿女明星,妻子孫廷雅路遇裝看不見》;
  天涯熱帖TOP1,匿名網友求助:《結婚一年,老婆還是記不住我的臉》;
  知名女作家孫廷雅
Thumbnail
書名:神婚顛倒/記憶航班 作者:茴笙 閱讀管道:晉江 發文日:2023年11月(舊文重發) 文案: 一週八卦熱點:   最新狗仔跟拍:《豪門富少沈灃劈腿女明星,妻子孫廷雅路遇裝看不見》;
  天涯熱帖TOP1,匿名網友求助:《結婚一年,老婆還是記不住我的臉》;
  知名女作家孫廷雅
Thumbnail
書名:頂流夫婦有點甜 作者:圖樣先森 閱讀管道:晉江 發文日:2022年12月(舊文重發) 文案: 某乎熱議話題:「溫荔和宋硯為什麼這麼多CP粉?」 題主補充:明明結婚兩年既無影視合作又無綜藝同框,也沒見社交軟件互動過幾次,娛樂圈公認的協議夫妻,連恩愛都懶得演的那種。巨迷惑為什麼會
Thumbnail
書名:頂流夫婦有點甜 作者:圖樣先森 閱讀管道:晉江 發文日:2022年12月(舊文重發) 文案: 某乎熱議話題:「溫荔和宋硯為什麼這麼多CP粉?」 題主補充:明明結婚兩年既無影視合作又無綜藝同框,也沒見社交軟件互動過幾次,娛樂圈公認的協議夫妻,連恩愛都懶得演的那種。巨迷惑為什麼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