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收到了來自國泰證券的通知,顯示持有的 BND(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ETF)與 VGIT(Vanguard Intermediate-Term Treasury ETF)已完成退稅作業,款項順利入帳,帳目說明會標示 TAX REFUND,方便對帳識別。雖然金額不大,但這筆退稅對於長期投資人而言,無疑是一份實質的回饋,也是一種穩健資產配置下的正向迴響。

插圖 prompt:橫向畫面背景用美國債券填滿,前面用美元鈔票展示
BND 與 VGIT:穩健投資者的共同選擇
- BND:涵蓋美國整體債券市場,包含政府公債、公司債與抵押債等,波動低、收益穩定。
- VGIT:聚焦美國中期國債(3–10 年),對利率變動敏感,適合在升息尾聲或經濟趨緩時配置。
兩者皆為美國本土註冊的 ETF(U.S.-domiciled),配息定期發放,但在發放過程中會面臨美國稅法下的預扣稅問題。
為什麼會退稅?該注意什麼?
投資人透過複委託買進美國 ETF,只要有配息,通常會先被預扣 30% 的 美國源泉稅(Withholding Tax)。不過,根據稅務協定與當地券商與美國稅局(IRS)的作業安排,債券型 ETF 配息的部分(屬於利息性質)在某些情況下是可以退稅的。
這裡的關鍵在於:你是否透過具備 QI(Qualified Intermediary)資格的券商進行交易。
什麼是 QI?為什麼重要?
QI(Qualified Intermediary)合格中介機構制度是美國稅務機關 IRS 設計的一套制度,允許符合資格的非美國券商,代為處理投資人的預扣稅與退稅事務。
目前台灣已有多家券商擁有 QI 資格,如:
- 國泰證券
- 富邦證券
- 元大證券
- 永豐金證券
- 中信證券
- 凱基證券
- 元富證券
- 日盛證券
- 統一證券等
這些券商(以上可能隨時變動只供參考,您還是要跟您所屬券商確認)大多會主動協助投資人申請債券型 ETF 的退稅,而投資人本身無需額外申請。
小結:制度與耐心的回報
這筆退稅也許不是大錢,卻是選擇長期穩健投資、並願意信任制度的人,實實在在的一點回報。從選擇標的、理解配息結構,到使用正確的管道與券商,每一環都影響最終的結果。
如果你也有持有 BND 或 VGIT,不妨打開你的帳戶看看,退稅是不是也已經悄悄入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