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發布時,應該是4/26,但我是寫在4/3。
這一天的早上,發生了近期台灣最大的地震。
今天呢,我一如往常的7點多出門,上班麻。準時搭上了07:57的這班捷運,能夠順利地讓我在8點半左右抵達公司,在我上車沒多久,意外就發生了。
就如同大家知道、也經歷過的那樣,只是地點不同,那時的我正在捷運上,捷運上站滿了準備通勤的人們,不到八點,所以大家其實精神都不太好,有些人跟我一樣,正在半夢半醒的倚靠在牆上打盹,突然,整個捷運開始急煞,本來正一頭霧水時,就開始大搖特搖起來,同時也傳來廣播"因為地震的原因,捷運停止行駛",本來嘛,身為一個台灣人,地震這件事情本來就是家常便飯的存在,聽到捷運停一下,心中也覺得頗為正常,反正搖一下,等停了之後,捷運就會繼續行駛了,大家都沒有太過在意。
結果這一搖,就好像不停了,而且越來越大,大家都緊握著欄杆,這時候廣播來了,"因為地震原因,請旅客在下一站下車,捷運將不再載客",那時候整個人有些傻眼
"居然讓我碰到這種鳥事",在不清楚整個狀況的當下,我心中第一時間浮現的是這個想法,接下來我就開始浮現該怎麼辦,該怎麼解決去公司這段路,畢竟我平常都是搭捷運去上班的,這時候突然說捷運沒辦法,讓我一時間還不知如何是好。
跟著人潮下了捷運,月台上滿滿的都是人在等車,但看著下車的人潮走下月台,到了一樓,我想了想也跟著人潮走下去,然後大家都急忙地出站,看起來是去搭公車了,也有一部分人正在櫃台排隊,索取那列車耽誤的證明,其實也想拿,但看著排隊的人潮越來越多,還是算了,這時候整個閘道也都開啟,我就走了出去。
我思考了一下,看著公車佔滿滿的人,而且這時候離我家還沒有很遠,決定回家牽機車,還是騎車去上班好了,看來這樣可能會比較好一些,於是乎我開始往家裡的方向走去,同時開始思索哪些方式比較快,嗯,我看到了Youbike,牽了腳踏車,開始往家裡的方向騎,心中充滿了荒唐,這個時間我應該在捷運上,然後快到公司了,現在我居然在騎腳踏車。
快速回到了家,本想拿了安全帽就出門,這樣還可以趕在9點半前到公司。
這樣還不算遲到!
想到剛才地震,還是快速檢查一下家裡,扶好了掉落或開啟的東西之類的,剩下等晚上回家再說,這時在出門前發現客廳地上居然有一灘水,剛才可能穿拖鞋所以沒發現,而且發現這攤水灑的到處都是,有好多東西底下都濕了,想了一下,覺得拖到晚上下班,應該不行。
於是呼傳了訊息給主管,請了兩個小時的假,想說先把客廳地上的水擦乾淨,再來出門,結果一整理就花了半小時,還好有請假,時間上比較由餘韻,同時害怕這個水是漏水造成,還到處檢查了一下,這時全身都是汗,於是去浴室稍微沖一下,同時換了一身衣服,這樣才騎車出門。
由於請了兩小時,只要在10點半前到公司就好,所以一路上我就比較沒那麼急,由於捷運都停了,路上好多車子,非常擁擠,花了一番功夫才騎到公司。
還好,到公司差不多10點而已,這樣只要請1.5小時就好。
到公司上了網才知道,哇!這場地震不只這些,它的影響和帶給台灣的災害,嚴重的多,影響了很多很多的人,這此也向這些受影響的人,在心中默哀。
話說回來,這場地震,帶給捷運的影響,大約是停了一小時以上,其實這個大大影響了雙北地區的上班族,光是文湖線就要疏散六千多名旅客,況且是全部捷運加起來,大約這一小時影響好幾萬人,而且還沒有算上火車和高鐵。
這一震,這些大眾交通工具一停駛,影響甚遠。
所以我們這些通勤族,應該做的是,思考第二套甚至第三套交通方式。
當捷運因為某些特定問題,突然停駛時,我該怎麼辦?
這個是常見的第二種交通方式,優點是公車還算多,有問題就是,路線和下車點要確認,行駛時間會比平常捷運久。
這個就是比較無腦的方式,但缺點就是花費比其他交通方式來的高。
這個優點是點越來越多,花費也比計程車少,移動也比較自由,但缺點是無法馬上註冊就馬上使用,這個需要平常就有在用這些App,因為申請需要上傳證件,證件需要人工審核,無法馬上註冊App就馬上可以租借使用。
這個優點也是點越來越多,用悠遊卡就可以租借,同時花費也是比較少,移動也相對自由,但缺點也是要先用悠遊卡註冊,這需要一點時間處理,同時也要花時間找停車點,無法隨意停車。
簡單的方法,同時也省錢,但要花費力氣和大量時間。
以我為例的話,我會選擇共享機車,來作為我的第二套交通方式
近年來自然天災真的不斷,尤其以地震對於台灣更是具有大規模破壞的能力,而且頻率有在加劇,同時台灣很多建築也是相對老舊了。
只是身為一個上班族,除非真的狀況很糟糕,不然大家還是持續去上班,畢竟大家都需要賺錢吃飯養家,而在北部,大家相對依賴大眾交通的狀況下,如果發生一些臨時的狀況,我們就是得去發展另一個替代交通方案。
不只捷運,火車、高鐵也是,像是我以前的同事或我表哥, 一個是搭火車轉捷運來台北上班,一個是搭高鐵轉機車去竹科上班,所以都需要去思考相對應的配套措施,讓自己能夠順暢的通勤,抵達目的地。
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