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閱讀觀點134】成功不是一直衝:40歲後重啟人生的4個轉念關鍵—《重啟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知道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幾歲?如果你已經40歲,認知哪些能力正在改變,對於開啟第二人生會很有幫助;如果還沒40歲,先做好準備也不錯。

《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在開頭用很多數據說明,不論從事何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40歲到50歲出頭開始走向衰退。

更糟的是,職涯巔峰成就更高的人,衰退程度越明顯。

那難道,過了40歲以後就全面一敗塗地了嗎?也不是。

raw-image


「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的消長

心理學家卡泰爾(Raymond Cattell)曾提出假設,指出人類同時具備「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兩種智力,而這兩種智力的上升卻出現在人生的不同時期。

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邏輯推理、彈性思考與解決新問題的能力,這種智力涉及閱讀和數學能力,而創新者通常具備很高的流體智力。

由於卡泰爾本身的研究專長是智力測驗,他觀察到一般人的流體智力最高峰,出現在早期的成年階段,但是到了 30~40 歲之後就會開始急速下滑。

幾乎所有努力又勤奮的成功人士,職業生涯早期都仰賴這種智力。所以當有了年紀後,無法繼續保有這樣的能力,自然會感受到衰退。

所幸,晶體智力此時會開始上升。

晶體智力」(crystalized intelligence):運用過去累積知識庫存的能力。隨著年紀變大,晶體智力在 40~60 歲之間會一路攀升,要到人生非常的晚期才會開始下降。

從概念上來說,流體智力是解決抽象問題的脈絡化能力;晶體智力則代表人在一生中透過涵化與學習獲得的知識。年輕時有原始聰明,老了有智慧;年輕時能提出大量事實,老了知道那些事實是什麼意思與如何運用。

針對如何重啟人生,我認為這三點值得參考:「戒掉渴望成功的癮」、「返璞歸真」、「健康的人際關係」。

戒掉渴望成功的癮

把成功當目標,就像是在一台加速跑步機上跑步,永遠到不了終點。我們很多努力,其實只是為了在自己與他人面前建立形象,讓人感覺你是成功者,房子、車子、財物,又或是在社群媒體上有很多人追蹤。

要戒掉成功的癮,可以先思考自己對什麼成癮,許願不再沈迷。作者自己寫了一段小祈文,祈求上帝讓自己「不再把事業看得比別人重要;不再被工作佔據,好好生活;不再想要勝過他人;不再感到自己的職業高人一等;不再被世俗的空洞承諾引誘」。

返璞歸真

作者以到台北故宮遊玩的經歷為例,導遊指著一尊清代佛陀遇到跟他說說,這尊雕像很能說明東西方看待藝術的差異,作者問原因時,導遊反問「如果請你想像一個尚未創作的藝術品,那會想到什麼?」

作者的回答是「空白的畫布」,而導遊想到的是「尚未雕刻的玉石」。導遊認為,西方人把藝術視為無中生有(在空白畫布添加色彩),東方人則認為藝術本來就存在,要做的,只是拿掉不屬於藝術的部分。

所以,我們必須削去人生這塊玉石不必要的部分,直到找到自己。

如果想要管理自身的欲望,可以開始學習問「為什麼」,而不是「有什麼」,用「為什麼」引導自己說出深層的人生目標,釋放真正的潛能與快樂。


延伸閱讀「為什麼」本身比答案更有意義–《先問,為什麼?》

健康的人際關係有助攀上第二曲線

書中以白楊林為例,看似有眾多的白楊樹,其實都是龐大根系的支根,是同一株植物的「分靈體」。而人看起來是個體,卻也是家庭、朋友、社群、國家的根系之一,研究顯示,快樂健康長者最重要的特徵,是健康的人際關係,如果能說出幾位知己(不能只有配偶),有良好的愛與友誼,這些人際連結將會幫助自己攀上第二曲線。

書中有個有趣的分享:想像你在派對上,有人問你是做什麼的?你的回答不應只侷限於職稱或外在職務,而是能帶來最多使命感、意義與喜樂的事,比如答案會是「我是妻子,我有三個成年孩子」,而非「我是律師」。

延伸閱讀第二座山

後見

 《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的作者亞瑟.布魯克斯,是研究幸福的社會學家,曾任美國知名智庫的院長,以「世俗」角度來看,應該也算得上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但他不願意成為自己書中所描述「職涯巔峰成就更高的人,衰退程度越明顯」的狀況,而是用優雅的態度,迎接人生的轉折。

這本書給我最大啟示是,了解「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的消長,在有了一定年紀後,能認知「流體智力」已不在高峰的事實,自然能夠掙脫工作等許多方面的束縛與執著,轉而與運用「晶體智力」帶來的優點。

作者最後用了「用物、愛人、敬天」六字作為總結,並強調東西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愛的,把愛用錯地方,變成「愛物、用人」,就會再次踏上慾望的跑步機,這段話非常有啟發性。

不論你是剛邁入40歲,還是即將迎來這個關口,這本書都會是一面照見自己內在轉變的鏡子,也是一盞照亮第二曲線的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滾石西恩的沙龍
102會員
167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滾石西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前陣子讀《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李笑來分享一個俄國特工年科靠著蹲下,躲過追殺的故事。 書中提到,有位俄國特工年科同志有一次被一群美國特工追殺,手中的左輪手槍裡已經沒有子彈,他只能邊跑,邊想辦法擺脫厄運,當他衝下一段長長的大理石臺階時,竟然做出一個常人無法想像的動作——止步蹲了下來。
Thumbnail
2025/04/24
前陣子讀《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李笑來分享一個俄國特工年科靠著蹲下,躲過追殺的故事。 書中提到,有位俄國特工年科同志有一次被一群美國特工追殺,手中的左輪手槍裡已經沒有子彈,他只能邊跑,邊想辦法擺脫厄運,當他衝下一段長長的大理石臺階時,竟然做出一個常人無法想像的動作——止步蹲了下來。
Thumbnail
2025/04/21
當大家都投入Podcast,你心想著:「很多人都在做Podcast了,我現在再跟進,不可能會成功吧?」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作者用行動告訴你:可以,只要找對方法。 因為(當時)市場上沒有人做日更的Podcast,儘管有許多專家告訴作者不可能,也不建議做日更Podcast,不過作者認為這是他的
Thumbnail
2025/04/21
當大家都投入Podcast,你心想著:「很多人都在做Podcast了,我現在再跟進,不可能會成功吧?」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作者用行動告訴你:可以,只要找對方法。 因為(當時)市場上沒有人做日更的Podcast,儘管有許多專家告訴作者不可能,也不建議做日更Podcast,不過作者認為這是他的
Thumbnail
2025/04/18
在一個寒冷冬天,你看到鄰居頂著寒風,提著一大袋寶特瓶去資源回收中心,對於他落實環保的精神,你深感敬佩。 同樣的場景,只是多加了一個條件:回收一個寶特瓶可以換一塊錢。此時,你不再敬佩他的環保精神,而是心想:「為了這幾塊錢,有必要嗎?」在這例子裡,加了「錢」的誘因後,就一切都變了調,不僅你對鄰居的看法
Thumbnail
2025/04/18
在一個寒冷冬天,你看到鄰居頂著寒風,提著一大袋寶特瓶去資源回收中心,對於他落實環保的精神,你深感敬佩。 同樣的場景,只是多加了一個條件:回收一個寶特瓶可以換一塊錢。此時,你不再敬佩他的環保精神,而是心想:「為了這幾塊錢,有必要嗎?」在這例子裡,加了「錢」的誘因後,就一切都變了調,不僅你對鄰居的看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開始就點出一個讓我當頭棒喝的真相,當然這個真相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只是我們大多在逃避,而這本書就是要當面告訴你,每一個人的衰退都來得比你預期的早。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 好啦,誰都知道人老了就會開始衰退,只是我一直以為衰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開始就點出一個讓我當頭棒喝的真相,當然這個真相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只是我們大多在逃避,而這本書就是要當面告訴你,每一個人的衰退都來得比你預期的早。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 好啦,誰都知道人老了就會開始衰退,只是我一直以為衰
Thumbnail
前言:中年危機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不是你沒做到什麼,而是人生和自己期待不同。 人愈到中年,愈不快樂?愈有危機感? 哲學教授基藍有答案:是的!確實如此。 如果你現在40-50歲左右(曲線最低區間),覺得日復一日壓力巨大、事情愈做愈沒意義、覺得自己不上不下,不知道在幹嘛、覺得自
Thumbnail
前言:中年危機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不是你沒做到什麼,而是人生和自己期待不同。 人愈到中年,愈不快樂?愈有危機感? 哲學教授基藍有答案:是的!確實如此。 如果你現在40-50歲左右(曲線最低區間),覺得日復一日壓力巨大、事情愈做愈沒意義、覺得自己不上不下,不知道在幹嘛、覺得自
Thumbnail
你已經步入中年了嗎?《重啟人生》作者亞瑟布魯克斯雖然身為讓人敬佩欽羨的哈佛教授,在48歲時也不免有感到自己人生走下坡的失望與擔憂。因而展開對於人生下半場的探索之旅。經過他長達九年的研究、訪談與親身嘗試,本書要告訴人到中年的讀者:如何順應與轉化逐漸衰老的現實,藉由轉換想法與心態走出一條全新的人生路。
Thumbnail
你已經步入中年了嗎?《重啟人生》作者亞瑟布魯克斯雖然身為讓人敬佩欽羨的哈佛教授,在48歲時也不免有感到自己人生走下坡的失望與擔憂。因而展開對於人生下半場的探索之旅。經過他長達九年的研究、訪談與親身嘗試,本書要告訴人到中年的讀者:如何順應與轉化逐漸衰老的現實,藉由轉換想法與心態走出一條全新的人生路。
Thumbnail
畢業後,沒有人再push自己應該做什麼,這讓我反思了人的本質,與成就不會自動找上門的道理。
Thumbnail
畢業後,沒有人再push自己應該做什麼,這讓我反思了人的本質,與成就不會自動找上門的道理。
Thumbnail
書籍探討了三十歲時人生的轉捩點,提供了讓人重新詢問自己人生方向的方式和方針,挑戰傳統的生活模式,以及迎接未知挑戰的心態。
Thumbnail
書籍探討了三十歲時人生的轉捩點,提供了讓人重新詢問自己人生方向的方式和方針,挑戰傳統的生活模式,以及迎接未知挑戰的心態。
Thumbnail
我站在40歲這個人生的關鍵時刻,回顧著自己一路走來的成長和轉變,深感人生多姿多彩,每個階段都讓我成長。無論怎樣匆匆流逝,人生始終屬於我自己,記錄著夢想和足跡。活在當下,珍惜眼前的人和事,這就是我想對自己說的。未來的路還長,但屬於我的人生旅程永遠繼續,我正在活著,歡迎開啟新的一天,繼續我的人生旅程。
Thumbnail
我站在40歲這個人生的關鍵時刻,回顧著自己一路走來的成長和轉變,深感人生多姿多彩,每個階段都讓我成長。無論怎樣匆匆流逝,人生始終屬於我自己,記錄著夢想和足跡。活在當下,珍惜眼前的人和事,這就是我想對自己說的。未來的路還長,但屬於我的人生旅程永遠繼續,我正在活著,歡迎開啟新的一天,繼續我的人生旅程。
Thumbnail
 以前我總以為中年就是日暮,人生逐漸走向衰敗與腐朽。 在《給四十歲的嶄新開始》書中,作者松浦彌太郎給了讀者一個新的視角, 他認為人生七十才開始走向耀眼的顛峰, 還能持續活躍地與社會連結、付出。 你認為人生的巔峰是幾歲? 你認同人生有所謂的中年危機嗎?
Thumbnail
 以前我總以為中年就是日暮,人生逐漸走向衰敗與腐朽。 在《給四十歲的嶄新開始》書中,作者松浦彌太郎給了讀者一個新的視角, 他認為人生七十才開始走向耀眼的顛峰, 還能持續活躍地與社會連結、付出。 你認為人生的巔峰是幾歲? 你認同人生有所謂的中年危機嗎?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你的25歲是怎樣的開啟? 當你將要或是已經邁入25歲時,一個多麼令人恐慌的數字,二開頭要過了 一半,或許你已進入職場打滾了幾年、或是剛從研究所畢業,也可能繼續進修,這樣的我們或許正值徬徨的時期,被硬生生丟入一個名為成人的格鬥場。我們需要找到活在這個世界的方式,而25歲正是這樣的時候。
Thumbnail
你的25歲是怎樣的開啟? 當你將要或是已經邁入25歲時,一個多麼令人恐慌的數字,二開頭要過了 一半,或許你已進入職場打滾了幾年、或是剛從研究所畢業,也可能繼續進修,這樣的我們或許正值徬徨的時期,被硬生生丟入一個名為成人的格鬥場。我們需要找到活在這個世界的方式,而25歲正是這樣的時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