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尼斯‧德‧卡斯特羅(Inês de Castro)是萊莫斯與薩里亞領主彼德羅‧費南德滋‧德‧卡斯特羅(Pedro Fernández de Castro)與情婦阿爾丹薩‧洛倫索‧德‧瓦拉達里什(Aldonça Lourenço de Valadares)所生的私生女。由於父母雙方分別為加利西亞貴族與葡萄牙貴族,然而作為私生女,使他的地位較為微賤,但他的家世卻使他與卡斯提爾王室有著良好的關係。因此,當卡斯提爾公主康士坦莎‧曼埃紐爾(Constanza Manuel)遠嫁至葡萄牙王國時,伊尼斯‧德‧卡斯特羅得以入選為隨嫁的侍女。

美麗動人伊尼斯‧德‧卡斯特羅隨嫁至葡萄牙後,竟為葡萄牙太子彼德羅(Pedro)一眼看上。葡萄牙太子彼德羅開始忽視他的合法妻子康士坦莎‧曼埃紐爾,而知道彼德羅心已他屬的康士坦莎曾努力地阻止他與伊尼斯的往來,然而彼德羅依然故我,並不把康士坦莎的阻撓當一回事。彼德羅對伊尼斯的寵愛,本來只是兒女私情,但彼德羅愛烏及屋,對伊尼斯的兄弟大加信任,引為親信,這便使得葡萄牙貴族頗不是滋味。對於彼德羅與伊尼斯的戀情,彼德羅的父親,葡萄牙國王阿豐索四世(Afonso IV)內心十分不已為然,但他起初只是認為彼德羅只是與伊尼斯玩玩而已,等熱戀期一過,兩人就會走向分手。只是事情卻不是這樣。

1345年康士坦莎‧曼埃紐爾去世,阿豐索四世多次試圖為彼德羅安排再婚,但彼德羅除了伊尼斯以外,誰也不願意迎娶為妻。伊尼斯卑賤的出身,眾人反對的最佳理由,而伊尼斯那些不知節制的兄弟,也成為葡萄牙貴族攻擊的口實。更重要的是,彼德羅的嫡子費迪南德(Ferdinand)身體虛弱,與之相對的,伊尼斯與彼德羅所生的兩名私生子卻十分健壯,這在在都讓葡萄牙貴族更加不安,因此他們屢向阿豐索四世進讒言,以排除伊尼斯對彼德羅的影響。

阿豐索四世對於伊尼斯一家對葡萄牙王室可能帶來的危害深感憂慮,因此決心排除伊尼斯,然而阿豐索四世多次嘗試將他與彼德羅分開的努力,在彼德羅的堅持下,都不能成功。最後,阿豐索四世經不起眾臣的輪番勸諫,勉強同意將伊尼斯處死,以絕後患。阿豐索四世於是與眾臣趁著彼德羅不在時,前往伊尼斯位於科英布拉的居所──舊聖克拉拉修道院(Santa Clara-a-Velha)。

伊尼斯見到阿豐索四世趁著彼德羅不在,率領大臣們前來,自知不妙,因此苦苦哀求阿豐索四世饒他一命。伊尼斯的哀求感動了阿豐索四世,阿豐索四世改變原意,放過伊尼斯一馬便離去。然而阿豐索四世一離開,朝臣們再次在阿豐索四世面前進言,阿豐索四世再次被說服,勉為其難地同意朝臣們可以照其意願行事。於是朝臣們便折回舊聖克拉拉修道院,當著伊尼斯的孩子面前,將他處斬。
彼德羅聽聞惡耗,立即起兵稱叛,後來他知道其父是受人挑唆下才勉強同意的,因此他便與阿豐索四世和解。1357年,阿豐索四世駕崩,彼德羅登基為王。
彼德羅一世念念不忘為伊尼斯平反與復仇,除了一再聲成他與伊尼斯為合法夫妻外,更積極追捕當年殺害伊尼斯的兇手。這些兇手雖然逃至卡斯提爾王國躲藏,但彼德羅一世還是想方設法地將他們引渡回國。彼德羅一世下令將引渡回國的兇手公開處刑,並親自剜出他們的心臟。
1360年,彼德羅一世繼位為葡萄牙國王後,確實一再宣稱他與伊尼斯‧德‧卡斯特羅是合法夫妻,但始終未有可靠的證據加以證明,教皇英諾森四世(Innocent IV)也拒絕為彼德羅背書,因而他與伊尼斯‧德‧卡斯特羅的孩子未能取得合法地位。但即使不受到肯定,彼德羅一世還是將伊尼斯視同其合法妻子,因此下令將他按王后的禮儀重新下葬。並為此在阿爾科巴薩修道院內修建了相對的兩座陵墓。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彼德羅一世希望當末日審判來臨,死人復生之時,他與伊內絲可以第一眼就見到對方。陵墓完成後,立即將伊尼斯的遺體由科英布拉遷葬至其中一座之中,而打算將另一座留給自己。佩德羅一世至死時也沒有再結婚。

傳說,在為伊尼斯復仇後,彼德羅一世決心給他名份,因此在1361年將伊尼斯的遺體從墳墓中挖出來,為之穿上王后的服冕,置於后座上,並強迫朝廷為之舉行加冕儀式。同時,也要求朝臣應照加冕禮的慣例,親吻王后的手背。雖然朝臣們心有畏懼,但最後還是只能照辦。這個故事雖然詭異,但很可能只是誇張了的。

雖然彼德羅一世一再宣稱他與伊尼斯‧德‧卡斯特羅的婚姻合法,但從未獲得教會的首肯。然而,經過彼德羅一世未有成效的一再努力宣傳,當他與嫡子費迪南德一世先後辭世後,他的私生子們也就因此有很強的理據,得以提出王位要求,雖然最後王位並沒有落到伊尼斯‧德‧卡斯特羅的兩個兒子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