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源起與精神
13月亮曆由荷西·阿奎勒斯(José Argüelles)於1990年代推廣,融合古馬雅的卓爾金曆(Tzolk’in)、月亮週期觀與自身研究所創,目的在於讓人類從「時間就是金錢」的二元模式中解放,進入「時間即藝術」的宇宙觀。這並非古馬雅人所用的曆法,而是透過20個太陽圖騰與13個銀河調性組合的260日循環工具,搭配等離子脈輪冥想,協助我們與宇宙能量同步,活出內在創造力與意識成長的節奏。
二、核心概念:時間即藝術
13月亮曆挑戰現代時間體系(12:60)所帶來的線性壓力與機械化生活,轉向13:20自然頻率:每年由13個月構成,每月28天,加上1天的「無時間日」共365天,對應地球繞太陽一年的自然週期,提供一種節奏穩定、與自然同步的生活方式。這不是關於信仰,而是一套有結構可實踐的時間藝術法則。三、基本結構與週期系統
- 13個月 × 每月28天 = 364天 + 1無時間日(7月25日)
- 20個太陽圖騰 × 13個銀河調性 = 260日卓爾金曆循環
- 每13天為一個「波符」週期,共20個波符(13×20=260)
- 每週7天對應7個放射等離子與脈輪
- 每年分為5座「城堡」對應52個13日波符週期,映照生命五階段:啟蒙、組織、蛻變、給予、超越
- 4個銀河光譜季節(每65天)以極性圖騰為主題展開
四、曆法與身心對應
在更深層的實踐中,13月亮曆不只是一套記日工具,它也對應人體脈輪、能量場與身體部位,讓我們在每日的波符與印記中練習對應的心理與身體能量。
例如:
- 紅色代表啟動、行動的能量(春天)
- 白色代表反思、整合的過程(夏日)
- 藍色象徵蛻變與更新(秋季)
- 黃色象徵收穫與成熟(冬季)
五、實用方法與應用建議
1. 查詢每日印記與能量品質
可使用:
- 【網站】維心書苑(輸入出生日期查詢主印記、波符、流日)
- 【APP】13:20 Sync(iOS)、夢語境(Android)
每日可依印記與調性,進行對應的靜心、反思或行動安排,例如:
- 在「紅色」日子開始新計劃
- 在「藍色」日子實作與改變
- 在「白色」日子觀察與整理
- 在「黃色」日子發表與收成
2. 使用「無時間日」作為生命整理點
每年7月25日為曆法中的「無時間日」(Day Out of Time),此日不屬於任何月份或週期,適合作為年度靜心、冥想、藝術創作與內省日。隔天7月26日則是新的年度起點。
3. 建立個人節奏與能量紀錄
可配合日記、繪圖、冥想等方式,每天觀察自己與宇宙能量的互動,提升自我對時間品質的覺察。例如配合28日月亮週期建立身心節奏,或每13天進行一次主題練習與反思。
六、歷史與發展
荷西·阿奎勒斯博士(José Argüelles, 1939–2011)
藝術史學者與意識哲學家,自1970年代起鑽研馬雅曆與時間科學,提出「自然時間法則」。1987年發起「世界和諧冥想日」,1992年出版《時間法則的轉變》,並與妻子Lloydine共同推動13月亮曆與和平時間運動。
他的一生致力於讓人類重新與宇宙時間同步,透過時間與藝術的整合開啟地球意識覺醒。2011年逝世於他鍾愛的墨西哥特奧蒂瓦坎,與他精神導師帕卡爾王的逝世相隔1328年(這組數字也在曆法中多次出現)。
2012年轉換點:從「末日」到「覺醒」
馬雅曆的長紀年於2012年12月21日結束,這不是末日,而是人類進入新意識週期的轉捩點。此後,人類進入「藍色共振之手」波符,象徵集體覺醒與療癒的開始。
七、13月亮曆的當代表達
至今全球仍有許多推廣者與使用者,透過圖騰、波符、流日等進行解讀與書寫,將這套系統轉化為生活實踐的導航地圖。無論透過寫作、藝術、占星、自然療癒或日常覺察,都能成為與宇宙共時的橋梁。
這是一趟走回內在、成為自己主人的旅程。你不需要成為某種樣子,你只需要選擇當下的自己,並相信——時間,是藝術,而你,就是創造它的藝術家。
----------
📓 這不只是筆記,是你給自己的節奏實驗室。
願你在這些每日留下的字裡行間,看見一個越來越真實的自己。
願這些記錄與文字,陪你慢慢長出屬於你自己的生活節奏。 如果你也願意讓你的曆法之路不再孤單,歡迎——從這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