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前天晚上我累積了太多的讀書計畫,我早起準備做早餐之前,就開始讀田中英光的短篇小說〈少女〉了。不過,我打算遵循打坐吐納「細、慢、深、長」的方法,來通讀這部小說的世界。這個方法極佳,我依序展讀下去。第一頁順利通過了,心情如平靜的湖面,但進入第二頁的時候,情況變了。我被「その先頭に、くだんの少女が真っ先に立っていて、享吉にむかい」這段敘述「くだん」一詞絆住了。
按照文章的前後關係,我推測作者應指「例の=那個」少女站在前頭,對著享吉說話。不過,我立刻啟動了懷疑主義的開關,試圖翻轉我過度自信的解讀,因為我習慣於漢字拼注的詞語,突然看到(對我而言)指涉不明的平假名冒了出來,無論如何,我都得像冤案承辦檢察官一樣,將之重啟調查才行。查了字典,我的推測沒錯。只是,同樣「くだん」這一發音,它又指日本傳說中的怪物:一種人面牛身的怪物。讀到這裡,我決定轉向了。於此同時,我向田中英光道了歉,不得不暫且擱下他的傑作〈少女〉,趁這股勢頭正旺之際,沿著這一線索往下追探,看看人面牛身怪物的真面目。
原來如此。人面牛身的怪獸竟然是這般可愛啊!
當下,我驀然有了一種頓悟似的理解,為何漫畫廣受日本人喜愛的原因了。而說到日本的妖怪學及其研究,我想起了井上圓了《妖怪學講義錄:總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這一著作,之前出於好奇心,我在NDL讀過幾篇其關於日本神話妖怪的論述,讀後感甚好有趣。只是,我自知人生有涯好書無法讀盡的道理,必須「知足即富貴」就此打住才行。與可愛的人面牛身的「くだん」,稍為閒話家常之後,我向「くだん」做了告別,並明確表示,我得恢復理性主義的時鐘了,老實安份地繼續閱讀田中英光的〈少女〉,否則身材高大的田中桑不會輕易放過我的。我說,你別看他生前經常到太宰治的墓前飲酒哭訴,一副金玉其表敗絮其中的樣子,但是我們永遠不可小看傷心之人的狂飆與激情,如同「くだん」之於我,我們素昧平生僅只在書中相遇,我也會為其傳說和存在掀起激情的浪花。(2025年4月24日)
(附註:多謝春雄兄贈送芳香的鳳梨,它們甜美了我們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