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囍宴》(英語:The Wedding Banquet)是導演李安「父親三部曲」裡最著名的一部作品,為1993年的一部倫理題材電影。劇情敘述一名於美國工作、來自台灣的男子高偉同(趙文瑄 飾),面臨父母的催婚、急著抱孫等要求雖備感困擾,但眼看父親身體每況愈下的模樣,內心極度掙扎的趕緊與一名非法移民女畫家威威(金素梅 飾)「假結婚」讓她獲得綠卡當作交換條件。問題隨家人積極辦盛大婚宴,而逐漸有壓力的他能順利將長期掩埋在心中的秘密告訴父母嗎?
寫實呈現盛大喜宴的熱鬧與活力
你見證的是超過了五千年的性壓抑。
本片特色寫實呈現了傳統盛大喜宴的模樣,且又清晰透露出某對「假結婚」的新人們臉上的無奈,為許多看似鬧劇的場景增添了詼諧反差的效果。傳統家庭與親戚朋友等人的觀念認為既然是人生中難得的結婚典禮,大多傾向一定要為孩子辦得盛大才有面子,但有些年輕人難免會覺得這份愛與祝福顯得沉重點,甚至心裡明白大多傳統家庭只為了堵住親戚的嘴與避免傳統社會觀念的撻伐才會如此。例如婚宴現場片段呈現多是來看熱鬧的賓客、跑錯場子卻依然繼續吃喝的客人或是在現場不得不與每桌的賓客敬酒等詼諧場景。
可能是在海外生活已久,思想觀念較開放的高偉同其實只想在美國低調簡陋的完婚,對他來說「婚姻」的意義不只是表面上的見證,主要是對即將邁入家庭篇章的新人的一種祝福與對彼此愛情長跑多年的見證。因此婚禮形式簡陋沒關係,重要的是將飽含「心意」的「誓言」確實地傳達給彼此心中。
男子長期掩埋在心中的秘密
為了讓父母安心,更是擔憂父親的健康狀況,不得不上演「假結婚」的高偉同內心十分五味雜陳,他很愛他的父母、感念他們的養育之恩,但他卻有說不出的苦衷,因為發覺東西方文化當時的觀念依舊對「同性戀」很排斥,他心裡只鍾愛同居多年的美籍男友賽門 Simon(米歇爾·利希滕斯坦 飾)。但他擔憂有著傳統觀念的父母會傷心,為此十分照顧且重視父母,而長期將壓抑的秘密鎖在心房。
男友的支持與包容意外成為關鍵
從一開始男友賽門 Simon感受到偉同對父母那顆愛心與孝心,便同意一起演個好戲,從策劃假結婚所準備的一切、迎接兩老的暖心舉動,並且直到發生爭執也一直待在偉同等人身邊照顧著他人的情緒。
這部電影裡修補關係的最大功臣非男友賽門 Simon為主,不論面對性格彆扭又逃避的高偉同、廚藝不行又無助的威威以及對長輩們的孝心與愛心,都無疑是本片最佳幫手與片中最給人精神支柱、暖心的存在。倘若沒有賽門Simon的支持與幫助,偉同與威威的「假結婚」無法順利、威威可能無助到會拿掉小孩,甚至偉同與父母親的關係更會難以癒合等。
父母懷著複雜又高興的心情給予祝福
母親:爸自從退休以後變得好奇怪,他過去當過師長,手下指揮一萬多人,現在白天在家裡只能管我跟老張兩個人...
從電影開頭釋出的某句台詞,到父母回去身影裡突然出現的第3人,種種跡象是不是也影射了偉同、賽門 Simon與威威的奇妙關係呢?偉同父親曾經說過他曾為了「家裡人幫他安排了婚事」、「選擇逃家而從軍」如此回憶到以往的原生家庭只感到愧疚,覺得不孝且狠心傷害了養育自己的父母。為此與妻子一同期望身為獨子的偉同往後能成家並讓他們抱抱孫子以多少彌補心中遺憾。能夠有個孩子陪伴便是認為給家庭帶來最純粹的幸福與快樂。
父親與母親雖然剛得知兒子心中不為人知的祕密而難以消化,但在感受到威威與賽門 Simon所給予眾多孝心與溫情舉動,而逐漸以行動(像是父親主動洗碗、私下給予賽門 Simon紅包來表達對他的認同與包容等)來表示對兩人的感謝,也對待如兒媳的方式來表達對兩人的愛。當然父母親與偉同等人,不論是誰都選擇不說破,各自以「行動」來表達出對彼此的支持與包容。
結尾
故事場景裡的「盛大喜宴」體現了亞洲家庭對子女婚姻禮節的重視與充分想給子女祝福與滿溢的愛的表現。雖然有些會過於注重形式與面子、太過物質等,但這也不就表明了諸多家庭對子女的「愛」嗎?愛也有分諸多形式,為人父母大多只想給孩子最好的,畢竟婚姻是人生大事,體現了對婚姻細節的重視,一切的一切主要祝福孩子未來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電影裡偉同3人的關係似乎象徵了逐漸開放的觀念、東西方文化的融合與對彼此文化的包容,故事最後的3人合照就像印證相互扶持的模樣,不同的是偉同與男友依舊再一起,而威威有了另外「兩個父親」的支持與幫助,也能專心致力於未來的個人事業了。
影片來源: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