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ueburn 由主唱 KJ 發起,2020 年初奪得樂手巢創作新秀獎冠軍,年底推出自製 MV〈Diane〉,在 YouTube 突破 280 萬觀看次數並登上多個串流與 KTV 熱門榜。
2021 年發行首張 EP《Blueburn》獲得廣泛好評,專場演出更全數完售,曾受邀參加大港開唱、大團誕生等多場大型音樂活動;2024 年,經歷成員調整的 Blueburn 重整出發,於十月發行首張專輯《Type The Way You Talk》,專輯探討當代網路人際關係的矛盾,從社交媒體的虛偽面具到數位足跡的尷尬,以直白口語的寫作風格記錄了真實與荒誕的碰撞,提醒我們,「可以用打字代替所有面對面的交談,但不能沒有真心。」
樂團名稱 Blueburn 的由來?
其實沒有特別含義,單純是取名時在家中的 CD 牆上隨意取了看得順眼的兩個字組合起來,後續倒也出現一些可愛的暱成如「藍燒」、「不笨」等等。
你們的音樂常以網路時代的影響為題材,這個現象如何影響你們的創作靈感?
在人際關係大多建立於網路世界的時代,聊天軟體記錄了某些人生中最深刻的對話,IG 主頁則是了解一個人最快速的方法,有人為直播主砸大錢、也有人輕易在留言區羞辱根本不認識的女生。我們喜歡在社群上散播歡樂,卻不知道怎麼對身旁的親友訴說悲傷。

首張專輯《Type The Way You Talk》的創作概念?希望聽眾獲得什麼樣的感受?
「我們可以用打字代替面對面的交談,但不能沒有真心。」
我們的創作很直白,只要聽得到我們的真心就好。

〈Saw You On Tinder〉的靈感來自什麼呢?
寫歌的動機源於某天跟朋友一起滑 Tinder 的時候發現,他們比較好看的照片都是前任拍的(😂),覺得現代人分手最難處理的,就是交往時留下的數位足跡,例如兩人一起訂閱的 Netflix、Spotify,共享的雲端相簿,IG 上的互相標記跟追蹤。儘管分開了對方卻好像還是無所不在。
〈Mr. Peanutbutter〉延續先前〈Diane〉的故事,為什麼會選擇以另一種視角來延續這個故事?
距我們上次發表作品已有三年,為了再次與大家建立連結、喚起對 Blueburn 的記憶,我們想透過此曲呼應前作〈Diane〉,以另一種視角來看 Diane 的感情困擾。這首歌在講一個男人總是帶來歡樂,卻不夠懂他的另一半。在一段持續多年的感情中,如果只有其中一個人成長,兩人最後勢必會分開,男人會找到年紀更小的女孩交往、結婚、再離婚,變成一種循環。

這張專輯距離上張 EP 已經相隔三年,這段時間裡樂團經歷了哪些改變或成長呢?
這段期間有兩位團員因各自的生涯規劃離開,剩下的團員們也都在面對和思考音樂在自己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志丞脫離學生身份,而為了將時間更彈性地留給音樂,KJ 和群淵不約而同地成了自由接案工作者,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既是一種幸福,也是挑戰。

在製作專輯期間覺得最有挑戰性或最有成就感的部分是什麼呢?
主唱/KJ:除了是主要的創作者,也是製作人,同時也做了專輯企劃,一直轉換不同的角色去服務作品,真的是好累哈哈哈哈。
吉他手/群淵:最有挑戰的是在每個當下想出適合且能幫助歌曲的 part,同時也要不斷學習妥協和放下自己的喜好。當然還有開口唱歌。
貝斯手/志丞:應該是從演奏吉他轉換成貝斯的過程吧。
最難忘的演出經驗?
主唱/KJ:大團誕生。第一次上 Legacy,緊張到快站不穩。
吉他手/群淵:應該是參加大港出頭天舞台的演出。由於人數限制,很多觀眾上不來,便在樓下合唱 Diane,那是相當感動的一刻。
貝斯手/志丞:在交大草地音樂節的演出。在學的時候常常報名這個音樂節的學生樂團徵選,還曾經落選過;能在畢業後以 Artist 身份受邀回母校演出,是很難忘的體驗。

用一句話推薦觀眾收聽《Type The Way You Talk》!
主唱/KJ:是用了很多真心的作品。
吉他手/群淵:三年不見,請聽聽看進化的我們。
貝斯手/志丞:雖然主題看起來很嚴肅,但這是一張聽起來很清爽舒服的專輯。
⋱⋰⋱⋰.ᐟ.ᐟ.ᐟ About Turn!報 .ᐟ.ᐟ.ᐟ ⋱⋰⋱⋰
Instagram:@turnbao_
Turn!電台:https://reurl.cc/yRRX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