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萬個數字〉
在那個未來注定被歷史記憶的日子,島上的居民聚集於廣場上、直播間、電視螢幕前,聽著統一的宣言,一面旗幟被降下來,另一面旗幟被升上去。
榮譽且榮耀的日子,隨著大街小巷掛上的紅布條,烙印進島民的眼裡。但生活不會改變,甚至可能更為平穩,島民們是如此相信,紅布條也是如此述說。
統一第三天,台北市,林先生。
現在回想起三天前,他還是感到熱血沸騰。這是一個會被記錄的日子,身處其中讓他感到無與倫比的自豪與驕傲,看著整齊劃一的隊伍經過廣場,聽著喇叭播放出激昂壯闊的樂聲,那種參與了歷史的感覺,令他欲罷不能。
世界會記下這個日子,歷史課本裡也會放上這一天。兩面國旗在同一片天空下飄揚,曾經以為不可能達成的偉業,一一實現,而他正是這個不朽時代的一份子。他幾乎停不下手指興奮的顫抖。
網路上,過去交鋒的網民,如今稱兄道弟成為一家人。從來沒有這麼和平過,從來沒有這麼平穩過,混亂終於離島而去,他露出滿足的笑容。
統一第五天,新北市,陳小姐。
搭公車上班的路上,她看見紅色的布條懸掛在騎樓外最顯眼的位置。
紅色,喜氣的顏色。
布條上的字形與往日的不太一樣,筆畫更少,也更簡單,但似乎也沒有太大的不同,都是慶祝的話語。她收回視線,車門打開,又上來幾位乘客。
陌生的音調與快速的語速,從右耳通過左耳,又從左耳回到右耳,她抬頭看了一眼,是幾個中年女士,她記得另一種說法是大媽。那些大媽興致勃勃地四處張望,熱烈得就像騎樓外的紅布條,鮮豔、渲染。
她打開手機,戴上耳機撥放音樂。
她還未適應生活的改變,但她知道,布條與她們都沒有危害。
統一第七天,台北市,張先生。
今天是上面派人來視察的日子,站在單位門口,穿著筆挺的西裝,他雙手緊張地抓握,嘴上揚起僵硬的弧度。他聽過很多傳聞,傳聞的內容使他惴慄不安。
電梯門打開,被黑衣人簇擁的高級官員走出電梯。被稱為領導的人親切又沒有架子,帶著笑容跟一眾公務員噓寒問暖,過程出乎意料的平和。
聽到領導對在場眾人保證不會改變島上公務員的待遇,這讓他鬆了一口氣,露出今天第一個真誠的笑容。
他心想,這樣就好,這樣就好。
統一第十天,基隆市,李先生。
在等單的空檔,他打開手機,點進那個每天都會進入的軟件。五花八門的短視頻充斥手機屏幕,軟件自動向他推薦熱門視頻。新聞裡說,很快海的對面就會開放遊客到島上遊玩,從聽到這個新聞的那天開始,他就翹首以盼開放的日子盡快到來。
上車了一位客人,有著視頻裡的口音,他從後照鏡裡對客人露出笑容,兩人愉快的聊天起來,那些從短視頻裡看到的話題派上用場。
客人下車時多給了一些小費,笑容友善地說出「我們都是一國人」的話,他對客人露出同樣的笑容,點頭重複那句話語。
他只是想要賺錢而已。
統一第十五天,花蓮縣,吳先生。
夜市一直很熱鬧,但最近比起過去,人潮格外熱絡。從額角留下的汗水來不及擦掉,火焰散發的熱意又催促新的汗水出現。他的雙手不停翻動,臉上卻帶著笑容,他知道多出來的人潮來自哪裡。
新的客人大手一揮,點了一長串單子,他連忙從後面的箱子裡拿出更多備料。攤位前擺上新的支付方式,圍裙的口袋內,收到的貨幣裡參雜了人民幣,他樂得合不攏嘴,舉目所見的通道滿滿都是遊客,移動變得緩慢且困難。
耳邊充斥著陌生的腔調,但金錢的聲音是熟悉的,這樣就沒有關係。他露出笑容。
統一第二十天,桃園市,黃小姐。
現在是正餐與正餐之間的空檔,店裡只有零星客人。聽到電視播報的聲音,她擦了擦手停下收拾餐盤的動作。
平時固定收看的13STV,跟央視聯合播報,外型姣好的主播用讚揚的語氣,誦讀出最新的利民政策。政府即將建設跨海高鐵,以後人民就能坐車直達島上,而島上的居民也可以搭車前往內地。
她一邊跟客人閒話,一邊看著電視上乾淨明亮的高鐵車站,與密集的路網照片,開始想像島上有一天也能像海的對面一樣,到處高樓林立、先進──且可以用便宜的價格買到房子。
統一第三十天,台中市,楊小姐。
從隊尾慢慢移動,門口的自動門幾乎沒有休息過,她難得可以在戶政機關內看到這麼多辦理證件的人。
雙手靠上櫃台,從戶政人員手中拿到新的身分證,她用新奇的眼神看著這張嶄新的卡片。淺色的塑膠卡上,鮮紅的圖案鑲嵌著五顆黃星,不再熟悉的國名之下是五個大字,「居民身分證」。
她翻到背面,身分證背後,寫著她的姓名、她的出生年月還有她的民族,上面沒有父母也沒有配偶的欄位,只剩下自己,還有一長串背不起來的數字。看著自己的照片,她皺起眉頭。
舊的證件已經繳回,以後,這張卡就代表了她的新身分。
拋去心中那一絲不自然的感覺,她鬆開眉頭收起身分證。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她告訴自己。
統一第三十五天,新竹市,許先生。
拉著行李,坐上前往桃園機場的接駁專車,他看著窗外夜色,想著不久後的行程,腦袋裡轉著工作的安排。他從來不擔心會在統一後失業,這種不真實的謠言在統一之前傳遍島內。
島上的關鍵技術是他賴以維生的工作專業,世界需要像他這樣的人才,統一後迅速獲得大型企業的招募,說明了他的才幹。
接駁車內亮著暖黃的燈光,車外則是一片黑暗,他將視線從黑暗的國道收回。
至於其他人……他們為什麼不去尋找不會被替代的工作呢?他漫不經心地想。
打開筆記型電腦,他打算利用時間再做一點工作。
統一第四十天,桃園市,徐先生。
習慣性地點開信箱,他發現一封新的信件,有關新政策的通告。
他早已聽過風聲,政府不久將開放兩地學生自由就讀。信裡承諾會維持島內原有的授課方法以及考試模式,只需要對課綱內容做一些符合歷史事實的些微調整。
但那對他來說沒有差別,他無所謂地關掉頁面,拿起國文課本為下堂課進行備課。進度到了〈廉恥〉,他卻沒有看進去,飄遠的思緒裡想著那些未來可能的學生。
這樣是不是就不會因為少子化而縮減班別?
統一第五十天,台中市,劉先生。
拿著黨內給的邀請函,他進入宴會場。大紅的色彩被掛在高處,鐮刀與錘頭取代了太陽,俯視所有與會者。他的政黨所屬旗幟則被立在餐桌上,與紅色的共產黨旗放在一起。
很快認出領導,他連忙上前,露出熱情的笑容哈腰鞠躬。領導看了他一眼,朝他點了點頭,微笑伸手相握。他的臉上浮現欣喜,彷彿已經看見未來飛黃騰達的道路。
宴會裡幾乎看不見島內另一個黨派人士的身影,但誰又在乎他們去了哪呢?拿起酒杯,他深吸一口烈辣的氣息,忍不住揚起眉間得色。
只要他押對了政黨就好。
統一第五十天,台中市,王先生。
拿著香檳,他帶著開懷的笑容穿梭於宴會中,四周不時有人跟他打招呼、伸手交握。
他剛剛從領導那裡獲得內部的消息,國務院將配合島內產業推出特別的政策計畫,領導透露的數字讓他心頭一驚,進而大喜。
還有什麼生意比跟著國家投資、獲得國家補貼更穩賺不賠?他可不會放過這個賺大錢的機會。維持著愉快的笑容,他舉杯向遠處的領導與鐮刀、錘頭致敬。
統一第六十天,彰化縣,謝先生。
剛剛面試完所有應徵求職者,他滿意地看著其中幾張履歷。統一之前,這間小公司開出的職位從來沒有收到這麼多履歷投遞。他已經確定要雇用某些人了。
島內求職者的履歷被抽出來,扔進廢紙箱。
一想到今年在雇傭成本上的開支可以大幅縮減,而且未來每年都能省下同樣多的數額,他的心情就感到一陣輕鬆。腦海不斷盤算著新上任的員工可以無償加班的時數,他計畫將現任員工再裁掉幾人,重新排定班表。
他對今年獲利的營收充滿信心,產品將銷往比過去更大的市場。
統一真是太好了,這才該是正確的。
統一第七十天,台南市,鄭先生。
坐在候機室裡等待登機,他再次檢查媽祖座下的木檯是否穩固。國務院頒訂了新的宗教規定,要求島內所有供人祭祀的神像都必須回到中國進行登記,並取得正式的祭祀證。航空公司為此加開宗教班機。
這不是他首次帶著神像前往對岸。在統一之前,他已經與對岸的廟宇有過數次交流。
廣播傳來開放登機的通知,他慎重地捧起媽祖神像。
就像是認祖歸宗,只有獲得認證的血脈才是正統,至於那些沒有獲得祭祀證的神像下場……,他不太願意去想像。
統一第一百天,苗栗縣,邱先生。
失業已經滿兩個月,求職單上的條件越來越嚴苛,但給的薪水卻在下降。島內像他這樣失業的人越來越多。
國務院新推出的一項優惠島內工人的政策,讓他看到一線轉機。內容是前往新疆,協助當地進行大型建設,只開放給島民的但書讓他鬆了一口氣並感謝起新的政府。
他從來沒有離家那麼遠過,沙漠與距離都使他猶豫。
但他有孩子、有家庭,他其實也沒什麼選擇。
統一第一百天,南投縣,曾小姐。
她擦去額角的汗水,抬頭看向四周。沙塵在她腳邊,隨著她腳步走動捲過。這裡是新疆,她是第一批被送來工作的島內人民。
寬闊荒涼的土地上,一台又一台水泥車毫不間斷,她不知道這裡要蓋什麼,只知道要蓋的規模非常龐大,舉目所見都是來自島內的工人,這讓她在異鄉的不安受到撫慰。
這裡跟她的故鄉毫不相同,乾燥、熾熱,她懷念家鄉茶園的霧氣,清新的空氣,但她已經失去茶園的工作,更廉價的勞力取代了她,她只好來到這裡。
至少還有這裡,她安慰自己。
統一第兩百天,新北市,陳小姐。
坐公車回家的路上,看著窗外,耳邊響起熟悉的站名,眼前卻是讓人陌生的景色。
國小的外牆上,白漆塗滿了每一個空隙,紅色巨大的字體,以兩個字為一組,宣揚著社會主義價值核心。
那裡本來應該有色彩鮮艷的圖案,她記得自己畢業前也曾在牆上留下過痕跡,現在統一被白色覆蓋。
那是什麼時候被漆上?她發現自己無法確定,就像她也不知道街上的布條與監視器是從何時變得比以往更多。
已經適應的腔調在耳邊大聲響起,她戴上耳機,公車關上門,駛向下一個站牌。
統一第三百天,宜蘭縣,賴小姐。
在黑板畫上中國與島的形狀,繁體字旁,粉筆彆扭寫下不習慣的另一種字體。
轉過身看向台下學生,新的學期,三分之二的孩子來自內地,島內的孩子僅剩三分之一。學校增設了班級,辦公室裡也多了來自內地的身影。
課本裡,關於島的地理僅剩一半,其餘全數被遼闊的山河佔據。她還得慶幸,至少還剩一半,好過歷史,全數廢棄。
看著台下,她恍神想,島內的孩子去了哪裡?
是少子化嗎?是少子化吧。
統一一周年,台北市,林先生。
他看著電視上撥放的慶祝統一周年的盛大活動,心情卻不像一年前那麼激動。身處北京的最高領導微笑揮手,島名在其中,卻只能在畫面一角一閃而過。
一家人坐在電視前大聲拍手,竭盡全力表現出熱烈與激動。
他小心用眼角看向與父母對話的人,還有父母臉上謹慎的笑容。
陌生面孔帶著鐮刀與錘頭住進他的家中,誰能告訴他為什麼?
統一第四百天,雲林縣,蔡先生。
灰白色的雲蔓延到天邊,寒風從遠方陣陣吹過,他剛巡完田地回到村落。
經過廟口,里長還在大聲宣導新的政策,一旁站著西裝革履的外地人。這裡不久就要開始有新的建設。
在傳單裡,新的高樓將會被蓋起,新的道路會被連結,迎接新的人民入住。傳單的色彩鮮豔,但村落必須先搬遷,為了更好的作業。
他回頭看了一眼,農田、水路、廟簷,白色的圍牆與紅色的詞彙覆蓋過記憶裡的藍天。什麼時候,家鄉對他變得如此陌生、疏遠?
他垂下頭,拖著腳步慢慢走遠。
統一第五百天,高雄市,洪小姐。
舊的課本被收回去,新的課本被發下來。她翻開頁面,滿眼殘破的字體。
就在昨天,島失去了名字。所有記載島名的頁面、圖騰、標章全被銷毀,不能被提起,也不能被記憶,取而代之的是國務院決定的新名字。
她不斷翻動,書頁急切地發出聲響,卻蓋不住教室裡其他同學異樣的腔調。終於找到島嶼。
小小的圖示下方,殘破的字體,彷彿象徵殘破的土地。
這不再是她的島嶼。
統一第六百天,金門縣,陳先生。
他坐在海堤上,看著洶湧的海浪。對面的海岸,燈火通明。
他應該要慶幸,統一讓戰爭遠離,他也不再需要服役。但他不能明白,明明已經統一,戰爭的風險不再,島民卻比浪花消失得還要快。
他不能明白。
統一第七百天,新竹縣,黃先生。
國際研討會裡,投影片放出中國在南海畫下新的九段線,地圖上,紅色的線將藍色的區塊切隔。他坐在講台下方,看著教授以謹慎的語氣說出他來自島嶼,當然得是中國加上新的島名。
新的紅線引來學者的爭論。或許也將引來新的紛爭。
他起身離席。
不對,不對,沒有人發現。
新的紅線不在地圖上,也不在海洋上,而是畫在每個島民的咽喉上。
統一兩周年,南投縣,曾小姐。
佔地遼闊的水泥建築在荒漠上拔地而起,一磚一瓦都是島民所建。
她坐在硬床板上,透過小窗看著沙漠的天空。這裡沒有湛藍的海、翠綠的山巒,吹到臉上的風永遠乾燥,與她多山的島嶼相距好遠、好遠,中間至少相隔了兩個三百六十五天。
她不再需要待在外面的烈日下承受曝曬,但她也無法再從這裡出去。島民,親手建起了監獄。
統一兩周年又一天,島民監獄,新疆0813795。
領導的公開講話在電視機上重複撥放,直到確保人人都能熟習背誦、朗朗上口。不願記下的新數字成為所有島民的代稱,人人平等,均富大同。
紅布條做到了最初的應允,只不過與島民的期望背道而馳。她看向上方的白熾燈,無法阻止鋪天蓋地的紅色在眼中蔓延。
這怎麼會是喜氣的顏色?
■■■
親愛的島民,殺戮,不一定要冠以戰爭的名義。
發現少寫了滿街的監視器跟巨幅習大大看著島民,原諒健忘的有邑,現在補上去節奏會改變只能在這邊提醒惹(?)🥹
終於寫完了!!!(感覺有邑每次都要喊一次這句話XDDD
是個假設和平(?)統一後台灣會碰上什麼情況的小短篇!礙於篇幅,有幾個縣市沒被提到,不過放心,在小說裡,島民最後都會被關到新疆監獄!有邑是個公平的人,不用擔心ლ( • ̀ω•́ )っ(???
姓氏的部分優先使用大姓,所以禁止對號入座!( ゚Д゚)σ
這篇可能會是這次大罷免期間有邑寫的最後一篇相關小說,除非有邑在823前還有想到什麼題材,不然應該就是最後一篇了。🤔
想要來寫歡樂蜈蚣精了,而且還有一堆祭品文等著有邑……,好多喔,已經開始想咕咕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