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者-世紀的賭注》觀影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六月參加了格子在松菸誠品的電影包場,有邑拖到現在終於把心得寫出來了!感謝格子讓有邑蹭到免費電影!

話不多說,趕緊來看看有邑的分享吧!σ`∀´)σ


【注意事項】

  • 以下內容包含大量電影情節劇透,介意者慎入。
  • 心得包含大量個人觀感,介意者慎入。


沒問題的話,我們就開始吧!



raw-image


一、劇情簡介

  簡單簡介,《造山者》是一部記錄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歷史的紀錄片。

  導演採用時間順序的敘述方式,從當時的政府官員在豆漿店內的早餐聚會為起始點,一路追蹤積體電路在當時是在什麼背景之下被挑選出來,作為台灣下一個產業世代的重點投入項目;以及參與這個計劃的有誰,前往美國學習的歷程,經歷了何種挑戰,克服了多少困難,才造就了台灣於半導體產業內的世界級成就。

  這是一場關於台灣命運的賭注,成功並不必然會伴隨著努力到來。台灣無疑是幸運的,當然也格外努力,才能鑄造出現在的產業榮景,而有賴於前人的付出與努力,我們現在才能享有收穫。


二、觀影心得

  作為一部產業紀錄片來說,我認為這部影片很適合給想了解半導體產業,但對於該產業尚未有完整概念的人觀賞,可以藉此建立台灣半導體的歷史發展脈絡,作為後續深入了解的基石。

  影片中運用不少篇幅詳細說明半導體發展的起源,當時的發展計劃,還有參與於其中的政府官員、學者、工程師們的見聞與心路歷程,透過參與者與其親屬的口述,為觀影者重建了計畫的初始,人、事、時、地、物的交錯與演進。

  不過,所謂的紀錄片,基於篇幅有限以及選取的視角不同,僅能「選擇」呈現出部分真實。同時,作為一部影片,哪怕是紀錄片都會有藝術上、商業上的需求,所以在拍攝的手法、選材以及影片的呈現方式上,會有所調整或是取捨,哪些片段要加重描述,哪些片段輕描淡寫,這些都會視影片傳達內容不同而有差異。

  這部紀錄片在許多細節上都透露了它是一部以國家敘事立場去表述的影片。雖然本片多數內容採用當事人的口述,但在呈現上,片中不時強調這是一個關於「國家命運」的計畫,這些人是「為了國家」而貢獻,而產業發展的主軸也離不開政府的主導與規劃,可說處處可見國家敘事的痕跡。同時,參與者們在片中敘述時所呈現的態度,也很大程度地將自身貢獻與國家連結起來,這些都加重了「國家」在這部紀錄片中的角色。

  採用宏觀的角度來拍攝、或是進行素材的取捨並不是問題,這是一種視角的選擇,我們總是要進行視角的選擇才能開始敘述,無論是一個視角還是多個視角,想要包攬全部的觀點是不可能的任務。這點跟寫小說也很相似,小說的視角通常固定於主角或是幾個重要角色,就算是群像劇,角色的安排也是「有限」的。

  而通常,採用什麼視角進行描述,會與想要達成的效果與目的息息相關。

  本片在視角選擇上既然採用了以國家為出發的敘事方式,又以產業的成功進而肯定台灣整體的成功作為影片的結尾,那麼在呈現上必然會隱藏掉一些會「稀釋」這種共同努力的聲音。例如影片中那些優秀的工程師的家人、二十四小時輪班被誇讚為聽話的女工,還有因為擴廠需要被徵收土地的原居民。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導演並未將這些聲音完全隱藏,而是讓這些聲音以及其微小的篇幅出現在影片中。片中並未對上述角色及議題做深入的呈現,事實上也無法進行深入呈現,因為這會削弱了本片意圖表達的成功氣氛,進而使影片效果打折。導演當然可以選擇不拍攝出這些片段,將上述內容進行完全的隱藏,觀影者未必會發現這些被隱藏的部分,然而導演即便無法進行深度的呈現,依然選擇將這些片段放入片中,留給觀影者一個追問與探究的機會,這點值得予以肯定。

  此外,片中另有一個引起我關注的細節。我注意到片中使用「強國」來代指對台灣有極大影響力的國家,簡而言之便是美國與中國。我實在好奇,導演為何不明指是哪些國家?我相信不會有人懷疑美國與中國對台灣的影響力有多麼巨大,即便是在半導體產業內,這份影響都不容小覷,這也是人盡皆知的事實,直接敘明即可,何須再以另一個詞彙作為代稱呢?

  更令人不解的是,片中明確指出美國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當下與未來的影響,卻幾乎沒有提及中國半導體業與台灣的競爭關係,還有中國意圖收購台灣半導體公司,差點使台灣半導體主導優勢易位、技術外流等實情,造山者所指的那座山險些就要被人整座搬走了,片中卻沒有提及,這部分的缺漏我覺得著實可惜。

  過去的歷史被細細講述,連當時政府官員在哪間豆漿店開會都被翻了出來,近期的大事卻被模糊帶過或是未曾述及,這也導致整部片在呈現上顯得頭重腳輕,於比重安排上讓人困惑。

  莫非,導演想留題材拍《造山者2》?那還蠻令人期待的呢。


原諒有邑手抖照片糊糊的,導演是正在說話的那位

原諒有邑手抖照片糊糊的,導演是正在說話的那位


三、小結

  片終,有短暫的導演映後座談,可以從中得知導演對這部影片的用心,以及希望這部影片能使台灣人民對半導體更多的關注與了解。同時也想要告訴國人,台灣能走到今天這一步有多不容易。這是一場賭局,賭的是台灣的未來,它不是一個人的努力,而是一群人持續不斷的付出才獲得的成果。

  台灣曾經失敗,至今的成功,除了努力、運氣,還有一群堅持不放棄的人們,相信台灣會成功、深信台灣做得到,不被艱困的環境侷限,正如片名「造山者」,從無到有,從有到好,到世界最好,透過半導體告訴世界,台灣做得到。

  推薦各位可以看看這部紀錄片,能獲得不少有關台灣半導體發展的歷史進程;片中亦有不少當年計畫參與者口述的趣聞,對這部分感興趣的人,本片值得一觀;此外,也推薦給對台灣沒什麼信心的人,看完後或許會對自己身處的國家多一些認同與想法。





作者廢話專區:

  其實還有不少想講的,例如當年參加計畫到美國學習半導體技術的幾乎全是男性,團隊中只有一位女性,學習的是會計,這部分不免讓人與重男輕女(家庭教育資源的傾斜)有所聯想。

  但這與紀錄片本身的內容較無關聯,比較像是那個時代的問題,透過紀錄片呈現出一角,因此為了避免內容過於分散、零碎,我只選取少數幾個比較值得一題或是比較明顯的部分進行分享。

  還有雖然我好像對影片內容很挑剔(?),提了一堆看法,但我個人是蠻推薦可以去看看這部紀錄片,了解一下台灣半導體產業。畢竟紀錄片永遠只能呈現歷史的一個面貌,而它怎麼促進觀影者進行後續思考,才是更為關鍵的部分。ლ( • ̀ω•́ )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有邑的隕石坑
47會員
129內容數
生命不息,挖坑不止,但填的速度……總之沒有挖坑快(。A。)(咦? 意圖在地表上留下滿滿的隕石坑!什麼題材都會嘗試,在坑底待久了就能看到一堆奇葩腦洞誕生。 人力有限,一人挖坑,可以餵食,但請勿拍打,打壞就沒人更新了。_(:3 」∠ )_ (原創小說《參尋》創作中~本篇充滿作者私心,喜歡的話請不吝於留言、支持,謝謝~)
有邑的隕石坑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牆上掛著油燈,每一個都只能照亮岩壁上一小塊地方,鞋底踩過洞窟不平坦的地面,艾菈(Isla)熟練地彎下腰避開上方凸起的岩石。   兩年前,她還能豪不顧忌跑過這條廊道,現在卻只能處處小心,放慢步伐,避免腦門與石頭來上一次親密接觸。
2025/04/27
  牆上掛著油燈,每一個都只能照亮岩壁上一小塊地方,鞋底踩過洞窟不平坦的地面,艾菈(Isla)熟練地彎下腰避開上方凸起的岩石。   兩年前,她還能豪不顧忌跑過這條廊道,現在卻只能處處小心,放慢步伐,避免腦門與石頭來上一次親密接觸。
2024/12/20
「你看到這個隊伍了嗎?我坐在這裡,完全看不見火光的盡頭,即使我站起來,這片火光也綿延到了我視線所及之外;而在我們身後,本來漆黑無比,如今卻被無數火堆點亮。」男戰士看向吟遊詩人,說:「你能明白嗎?我們接連不斷,看著彼此的背影,懷抱著同樣的祈願,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再到現在。」
2024/12/20
「你看到這個隊伍了嗎?我坐在這裡,完全看不見火光的盡頭,即使我站起來,這片火光也綿延到了我視線所及之外;而在我們身後,本來漆黑無比,如今卻被無數火堆點亮。」男戰士看向吟遊詩人,說:「你能明白嗎?我們接連不斷,看著彼此的背影,懷抱著同樣的祈願,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再到現在。」
2024/10/23
如果說狩獵是刻在基因裡的本能,那麼發現獵物就是他與生俱來的天賦了。
2024/10/23
如果說狩獵是刻在基因裡的本能,那麼發現獵物就是他與生俱來的天賦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剛上映的時候,或許是因為宣傳的文案與電影的色調有點不同調,導致褒貶不一,但我個人很喜歡它營造出來的感覺,想稍微分享一下我對它的想法,就寫了一點簡單的心得。
Thumbnail
剛上映的時候,或許是因為宣傳的文案與電影的色調有點不同調,導致褒貶不一,但我個人很喜歡它營造出來的感覺,想稍微分享一下我對它的想法,就寫了一點簡單的心得。
Thumbnail
本週電影重點,包括有:改編自日本同名經典漫畫的 Netflix 電影《城市獵人》,以及入圍今年金穗獎的劇情片《道安講習》、《斥子》。
Thumbnail
本週電影重點,包括有:改編自日本同名經典漫畫的 Netflix 電影《城市獵人》,以及入圍今年金穗獎的劇情片《道安講習》、《斥子》。
Thumbnail
!!劇情暴雷!! 記錄個人心得及想法 我不太會寫什麼深度心得文,希望大家輕鬆看看哈哈 會去看這部電影的契機是因為網路上偶然瞥見這部電影很好評、很感人,第一印象還覺得畫風不太會是我喜歡的風格,頂多劇情好入口吧?所以放鬆地去看了,因為我完全沒查資料做功課,哇塞~電影開始播放之後我完全不知道到這是
Thumbnail
!!劇情暴雷!! 記錄個人心得及想法 我不太會寫什麼深度心得文,希望大家輕鬆看看哈哈 會去看這部電影的契機是因為網路上偶然瞥見這部電影很好評、很感人,第一印象還覺得畫風不太會是我喜歡的風格,頂多劇情好入口吧?所以放鬆地去看了,因為我完全沒查資料做功課,哇塞~電影開始播放之後我完全不知道到這是
Thumbnail
或許,有些疑問能透由小說來解答,這是所有小說改編電影的作品都將面臨的疑難,然而,若電影的敘事循環無法經由電影自身來實踐,卻需經由外來物的補足(並非指背景知識),那麼指稱這樣的作品是有缺陷的,也不過若合符節。
Thumbnail
或許,有些疑問能透由小說來解答,這是所有小說改編電影的作品都將面臨的疑難,然而,若電影的敘事循環無法經由電影自身來實踐,卻需經由外來物的補足(並非指背景知識),那麼指稱這樣的作品是有缺陷的,也不過若合符節。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去年是大疫退散解封之年,生活回歸正軌,年初時的確有點報復性消費的觀影心態,但下半年後真的是有不少想看的作品。
Thumbnail
去年是大疫退散解封之年,生活回歸正軌,年初時的確有點報復性消費的觀影心態,但下半年後真的是有不少想看的作品。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 (內文有雷亦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
Thumbnail
【佈局】這部片每個細節都十足重要,使用的是「自述」為觀點的敘述性電影。因此若要一刷就理解所有事件,觀影者要有個預作前提的心理準備,譬如說此段回應段落是由誰口述出來?是用什麼觀點描述?
Thumbnail
【佈局】這部片每個細節都十足重要,使用的是「自述」為觀點的敘述性電影。因此若要一刷就理解所有事件,觀影者要有個預作前提的心理準備,譬如說此段回應段落是由誰口述出來?是用什麼觀點描述?
Thumbnail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我在方格子的ㄧ畝田,現在是ㄧ個什麼光景呢?凡勤奮耕耘的,必流淚收割,在播灑創意的世界,這個簡單因果論還值得相信嗎? 事情是這樣的,人家送的一張免費電影兑換券,眼看即將過期,怎麼可以浪費?抱著這樣的心情,走進了電影院。疫情後的第一次,坐在黑暗的影廳,竟有種C’est la vie的
Thumbnail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我在方格子的ㄧ畝田,現在是ㄧ個什麼光景呢?凡勤奮耕耘的,必流淚收割,在播灑創意的世界,這個簡單因果論還值得相信嗎? 事情是這樣的,人家送的一張免費電影兑換券,眼看即將過期,怎麼可以浪費?抱著這樣的心情,走進了電影院。疫情後的第一次,坐在黑暗的影廳,竟有種C’est la vie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