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做的是招募,後來轉訓練後就專職到現在,大概也有5年多了。
要說為什麼喜歡訓練,果然還是因為 「想把重要的事情傳達出去」 、「想讓大家少走點冤枉路」、「希望每個人都能覺得自己越來越好」吧。
在擔任講師、規劃課程的過程中,我一直都是這麼想的。
那麼我究竟是如何成為一名訓練的?

------課程篇--------
在上一篇「如何成為人資(招募篇)」中,我們已經強調過《全方位基礎人資管理師認證班》,因此本篇先跳過,直接從專門課程開始:
📖《訓練規劃暨執行管理師認證班》(CHRMA)
這堂課能讓你全面性地掌握一個訓練所應知道的各種KSA,可說是入門基礎班,如果沒經驗,上這個最快。
📖《如何建構及推展內部講師制度》(CHRMA)
Know how都需要透過訓練傳承,因此這個議題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好的內講制度可以大幅提升企業學習文化,如果不了解,可以來上這堂課。
------能力篇--------
👀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
訓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訓練規劃,你知道公司發展方向嗎?你知道組織需要什麼人才嗎?你知道這些人才要如何培訓嗎?寫出訓練計畫並執行,這就是訓練的基本能力。而學員參加了訓練之後,究竟獲得了多少成長?中間是否有任何問題待改善,這也是訓練要提出的報告。
🎞️教材製作能力 在疫情後,這個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幾乎已經是訓練的基本能力了。現在多數企業都會要求內部自製數位教材,以減少人力成本。而人們都喜歡看影片而非講義。問題來了,誰做影片?於是負責推動訓練的人資自然得接下這份職責。從剪映、威力導演、Photoshop、Adobe、Canva、Evercam等,甚至是AI,製片&剪片逐漸成為必備能力。
🎤內部講師/Coach
企業都會有新人訓,而新人訓講師會是誰呢?當然是訓練。
🔍職涯諮詢能力
這是比較新興的要求,不是每間公司都會要求訓練要做,但這其實是日常作業中經常碰到的問題。舉凡員工詢問:「上面叫我去新部門,但我其實不想去......」、「我晉升後反而更累,不知道怎麼了」等,其實都是「職涯議題」。
但大部分的企業還不認識「職涯諮詢」,社會大眾也還不清楚這方面的管道,導致員工多半只能和親友講,少部分的則會透過EAP(員工協助方案)或諮商所,但這都是外部,無法真正影響員工的工作本身,導致員工通常只有「跟上司反應不成就離職」的選項。
🔅但員工其實可以有其他選擇🔅
如果訓練有職涯諮詢能力,就可以在內部協助員工解決問題。或許是調整訓練計畫,或許是和主管協調重新分配工作、調整班別等,人資有許多方式可以協助員工解決職涯問題。像我自已就是「國際生涯發展諮詢師」(CDA),我所受的訓練讓我能傾聽個案問題、分析狀況、提供解決方案,這也能運用在員工身上,為特定企業服務。而我也憑著這張證照展現特出專才,最終獲得了現在的工作。
最後我想說:「成為人資並不困難,重要的是你是否知道自己為什麼想成為人資。」如果有更多關於人資的問題,或是想聊職涯,歡迎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