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動

波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落淚的原因,就是追劇。

不過,不是很激動的落淚啦,只是眼角微微濕潤。

說到底,現代人如果流不出汗,流不出淚,那麼請就打開電視或影片,找幾部驚悚指數爆表,感傷感動到心坎裏的節目,大概就能奏效。


被淚水洗刷過後,心情會比較好嗎? 抑或比較差?或是無差異?


有人說,年紀越大,越容易感性落淚。

是這樣嗎?

是因為不想再演了? 不想再壓抑了?

還是因為淚腺無法控制,純然是老化的結果?

不曉得。

這樣問題拿去問AI,應該會有答案。


*******************

我真的問了,ChatGPT回答如下:


你提出的問題很有意思!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發現自己變得更容易感動落淚。這種現象背後可能有多種心理和生理因素的交織。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 心理與情感層面

  1. 情感經驗的累積:​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經歷了更多的人生起伏,如愛情、友情、家庭的變遷等,這些經歷使我們對情感更加敏感,容易被觸動。​
  2. 同理心的提升:​年長者往往更能理解他人的處境,對他人的情感反應更為敏銳,這種同理心的增強使他們更容易被感動。​
  3. 對人生無常的體悟:​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更能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貴,這種對無常的認識使得他們對生活中的點滴更為珍惜,情感反應也更為強烈。​

🧬 生理與神經層面

  1. 荷爾蒙的變化:​年齡增長可能導致荷爾蒙水平的變化,這些變化可能影響情緒的穩定性,使人更容易流淚。​
  2. 神經系統的調整:​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對情緒的調節功能可能有所改變,這可能導致情緒反應更加強烈。​

🌟 社會與文化因素

  1. 文化對情感表達的接受度:​在某些文化中,年長者表達情感被視為智慧和成熟的表現,這種文化背景可能使他們更自在地表達情感,包括流淚。​
  2. 社會角色的轉變:​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社會角色可能發生變化,如退休、子女成家等,這些變化可能引發情感上的波動。​

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年長者在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情境時,更容易產生強烈的情感反應,進而流淚。這是一種正常且健康的情感表達方式,反映了個體對生活的深刻體驗和感悟。


avatar-img
kkd的沙龍
8會員
5內容數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kkd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也在煩惱每個月扣款的ETF是不是效率太低?或是看到股市大跌想撿便宜,不知道要不要一次買下去?這篇文章要用最清楚的方式,帶你認識兩種最常見的ETF投資策略:定期定額(DCA)與單筆投入(LSI),並進一步探討在不同市場情境下、針對不同ETF類型(如市值型與高股息型),該如何選擇最適合你的投資方式。
本文探討臺灣股市ETF投資策略,針對新手與老手,分析市值型ETF(如0050、006208)與高股息ETF(如0056、00878、00919)的優缺點,並提出兼顧成長與收益的MVP組合建議。
含 AI 應用內容
#ETF#收益#市值型
本文探討AI的雙面刃效應,分析其提升效率的優勢,以及可能造成的就業衝擊、價值觀顛覆和隱私問題。作者分享自身經驗,並提出個人、企業和政府應如何與AI共存共榮的建議。
含 AI 應用內容
#AI#生成#焦慮
你也在煩惱每個月扣款的ETF是不是效率太低?或是看到股市大跌想撿便宜,不知道要不要一次買下去?這篇文章要用最清楚的方式,帶你認識兩種最常見的ETF投資策略:定期定額(DCA)與單筆投入(LSI),並進一步探討在不同市場情境下、針對不同ETF類型(如市值型與高股息型),該如何選擇最適合你的投資方式。
本文探討臺灣股市ETF投資策略,針對新手與老手,分析市值型ETF(如0050、006208)與高股息ETF(如0056、00878、00919)的優缺點,並提出兼顧成長與收益的MVP組合建議。
含 AI 應用內容
#ETF#收益#市值型
本文探討AI的雙面刃效應,分析其提升效率的優勢,以及可能造成的就業衝擊、價值觀顛覆和隱私問題。作者分享自身經驗,並提出個人、企業和政府應如何與AI共存共榮的建議。
含 AI 應用內容
#AI#生成#焦慮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2022年的某個夜晚,我送走了陪伴我18年的貓咪 那一夜,他靜靜地離開了人世,當時我潰堤落淚,哭到無法站立 這份情感至今仍深藏心底,時而浮現 愛與陪伴的重量,讓人懂得珍惜當下,也讓人學會,帶著思念繼續前行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
文字中蘊含的力量,讓我彷彿被好幾種情緒團團包圍,有一種深沉的內在共鳴,在我體內慢慢發酵。這本書並沒有直白地告訴你「一切都會好」,而是讓你看到,那些我們以為的繞路或停滯,其實正好成為我們現在這個自己的關鍵轉折,或許,我們無法為別人決定什麼才是對的,每個人都只能靠自己,去選擇要怎麼活、活在哪個世界裡…
在2022年的某個夜晚,我送走了陪伴我18年的貓咪 那一夜,他靜靜地離開了人世,當時我潰堤落淚,哭到無法站立 這份情感至今仍深藏心底,時而浮現 愛與陪伴的重量,讓人懂得珍惜當下,也讓人學會,帶著思念繼續前行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
文字中蘊含的力量,讓我彷彿被好幾種情緒團團包圍,有一種深沉的內在共鳴,在我體內慢慢發酵。這本書並沒有直白地告訴你「一切都會好」,而是讓你看到,那些我們以為的繞路或停滯,其實正好成為我們現在這個自己的關鍵轉折,或許,我們無法為別人決定什麼才是對的,每個人都只能靠自己,去選擇要怎麼活、活在哪個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