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彥康最近太忙了。
劇組轉場三地,幾乎每兩天就得移動一次。
角色進入情緒期,導演拍得重,體力耗損到極致。池連洗澡時都在背台詞,手機一天最多開兩次。
訊息欄裡,蘇趁常常是最後那個亮著未讀數字的對話框。
蘇趁並沒有怪他。
甚至還會貼心地說:「沒關係,我也忙著趕寫歌賺錢,辛苦啦,你先好好休息,我懂的。」
但池彥康還是有點愧疚。
他本來想,等拍完這週就找時間飛回去,哪怕只見蘇趁一天,也好。
然而,那天深夜,他卻從旁人口中,聽到了完全不在計劃裡的事。
「欸,我聽人家說蘇趁跟那位姜醫師一起拍片欸,好像又是為了醫院的病童慈善捐款活動……」
助理小吳是無意間在車上提起的,一邊滑手機一邊說:「這個活動不是之前你問他要不要接的那個嗎?結果他還真的去拍了……」
池彥康一怔:「他沒跟我說。」
助理小吳沒聽見他的語氣變化,尷尬僵笑說:「呃,我也是聽說啦,也可能我搞錯消息了。」
池彥康沒再回話,只低頭把劇本翻過一頁,視線停在空白的紙面上許久。
他能理解蘇趁最近也很忙,但這種刻意不說還是讓他皺了眉。
那天晚上,他沒等蘇趁主動聯絡,直接傳訊息:「最近錄音順利嗎?」
蘇趁很快回覆:「還行,沒什麼特別的事啦~你呢?今天有吃晚飯嗎?」
池彥康盯著那句‘’沒什麼特別的事‘’過了幾秒才回傳:「吃了。」
然後他低聲嘆息,合上手機,沒再說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際上,蘇趁也不是故意說謊的。
只是,那天姜恒叡打電話親自邀請他參與公益短片時,他第一反應是,池彥康可能不會高興。
「他最近拍得很累,應該沒空多想,但我也不想讓他在片場還分心,聽見什麼就亂想……」
所以,蘇趁在猶豫了一天後,選擇沒有主動提起這件事。
後來也不是不能說,只是每次話到嘴邊,總覺得現在提,好像又太刻意了。
於是一次次按下刪除鍵,最後乾脆不提。
合作期間,姜恒叡一如既往地體貼、分寸得當,不說任何超出工作內容的話。
只是偶爾收工後,會遞給他一罐溫熱的飲料,或替他調整錄音耳機的位置,然後說:「聲音太溫柔的時候,會讓孩子聽著想睡覺,試著再歡樂一點的音調?」
時常出現這種溫柔又善解人意的體貼,蘇趁有時會懷疑一下對方會不會真的對自己有意思?
但最後結論還是覺得是自己想太多,這只是對方專業,沒有別的用心。
只是,他沒想到,會從別人口中被提起。
池彥康沒有說破。
但他的回覆次數從一天兩三次,變成了偶爾已讀不回。
蘇趁不是沒察覺。
只是他一邊趕著配樂截稿,一邊還要出席幾場醫院基金會安排的小型活動,真的沒空細想池彥康的變化。
直到那天,一位製作助理傳了現場花絮照片給他:「老師你昨天這張很好看,醫師幫你撿了掉下來的耳機線,我剛好拍到了,好像戲劇劇照!」
蘇趁點開一看——
畫面裡,他正低頭看樂譜,眉眼含笑,姜恒叡蹲在地上幫他整理器材線路,目光停留在他臉上。
畫面看起來……真的像劇照。
「哇。」蘇心虛地把照片刪了,也沒把照片轉發分享給池彥康也。
那天晚上,小吳助理匆忙跑來,滑著手機IG畫面,向池彥康報告,表示見有張照片被粉絲二創,P成海報風格。
標題是:《療癒的距離》故事與醫生的默契旅程。
池彥康點進去,留言評論區全是池彥康的真愛唯粉霸佔:
「太好了,蘇趁最好和姜醫師在ㄧ起,池彥康就是我們的了!」
「蘇老師笑得好溫柔啊,姜醫師的眼神也太深情了吧?快在ㄧ起!把池彥康還給我們!」
「我早說蘇趁配不上池彥康,整形還愛到處留情?!」
池彥康退出界面,手握著手機,微微發顫。
他從來不是會疑神疑鬼的人。
但那種沒被告知的感覺,比看到照片本身還難受。
不是懷疑蘇趁會移情別戀。
而是懷疑,自己是不是已經不再是第一個被信任、被分享、被依靠的人。
隔天蘇趁發來訊息:「今天孩子們送我卡片,我拍照給你看!」
照片裡五顏六色的卡片排成一排,中間那張有兩個小人牽手,寫著:「蘇老師和姜醫師加油!」
池彥盯著那張照片,盯了很久,最後還是什麼都沒說出口。
蘇趁後來還是發現他的不對勁了。
是因為他打算傳另一份現場與孩子互動影片給池彥康看時,發現池彥康已讀,卻始終沒有回應。
於是他猶豫了一下,主動詢問:「很忙嗎?是不是打擾到你工作了?」
池彥康試探性的質問道:「你明明和姜醫師有合作,為何不敢跟我說?」
那一瞬間,蘇趁屏住呼吸。
原來他一直以為的體貼與保護,在對方眼裡,竟像是一種不信任。
他想解釋:「我真的只是怕你會多想,我沒有……」
但話還沒發出去,池彥康卻回覆:「我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連你跟誰在一起,做了什麼事,我都需要從別人那裡聽來了。」
蘇怔愣住。
手指停在螢幕上,久久沒有動作。
那一晚,兩人都沒有再傳訊。
蘇趁坐在鋼琴前,一遍又一遍彈著池喜歡的那段旋律,手指不停顫抖。
仍在外景拍池彥康空檔休息時,望著夜空,胸口悶得發疼。
這不是吵架,也不是冷戰。
只是心裡某個地方,慢慢地裂了一道縫。
不是因為不愛。
而是越愛,越怕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