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終極對弈》:曹薰鉉與李昌鎬的師徒傳奇對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電影《終極對弈》海報

電影《終極對弈》海報

前陣子剛讀過韓國「圍棋皇帝」曹薰鉉著作《突圍思考》,以及「石佛」李昌鎬的自傳《不得貪勝》。因此,這部以曹李師徒之爭為重心的《終極對弈》對我而言,推出的正是時候。

說是以曹李師徒之爭為重心,但從電影整體觀之,更應該說這是部從曹薰鉉的角度,回顧他在盛年時期,在棋盤上被親手栽培的徒弟扳倒,痛徹心扉的失去一切,再重振旗鼓,奪回王座的歷史。

電影的開頭從曹薰鉉(李炳憲飾)於 1988 年參加由台灣實業家應昌期所出資創辦的第一屆應氏盃圍棋錦標賽開始。當時,他是參賽者中唯一的韓國選手,當時的圍棋界以中日對抗為主,韓國只是幫襯,而曹從一路不被看好到直闖決賽,更在決賽力克中國「棋聖」聶衛平奪冠,一舉將韓國推上圍棋界巔峰,曹不僅成為第一屆應氏盃的冠軍,更成為韓國民族英雄。

當時的曹薰鉉正是意氣風發,但他卻出乎眾人意料地在事業衝刺正酣時,將當時才九歲的小李昌鎬(成年:劉亞仁飾)收為入門弟子。更難以想像的發展是,在曹薰鉉的栽培下,李昌鎬從一個雖有天份,但卻對覆盤感到吃力的孩子,蛻變成對圍棋皇帝策動政變,將他頭銜盡數奪走的可畏對手,而那時的李昌鎬,還只是個連鞋帶都綁不好的少年。

從此,曹薰鉉不僅得面對比賽失利,還得處理與勝過自己的徒弟共同生活,難以迴避的尷尬;對李昌鎬而言,獲勝時不僅因戰勝師父而內疚,還得壓抑勝利的喜悅,顧及師父心情,兩人各有各的委屈。師徒兩人就在彆扭中度過了好一段日子,直到李昌鎬終於離開曹家。

《終極對弈》中,以李昌鎬獨立後越發強大,而曹薰鉉則經歷敗戰、畏戰、覺悟及振作的種種心境變化後,終於有勇氣向李昌鎬遞出頭銜挑戰書,並取得勝利作結。

但《終極對弈》絕不只是一部談論圍棋皇帝的復仇故事,而是透過李炳憲的細膩演技,呈現出曹薰鉉如何嚴肅地肩負起師長的職責,悉心栽培徒弟,深怕辜負徒弟家人的託付;即使遭逢師徒對抗後難堪的失敗,他仍然由衷地為徒弟的成就感到自豪。而劉亞仁也恰如其分地演繹李昌鎬拙於言詞,但內心誠懇樸實的一面。《終極對弈》將每個角色都描繪的相當立體,也因此讓這段師徒故事顯得格外動人。

撇開電影為營造戲劇效果而改編的情節不談,我很喜歡《終極對弈》以著重動作甚於對話的方式,呈現曹薰鉉對於徒弟李昌鎬由衷的溫暖、關懷,以及看著他終能獨當一面的欣慰,到頭銜被李昌鎬逐一拿下,連連遭遇落敗局面,甚至累到必須躺著才能撐完比賽時的尷尬、憤怒及不甘的諸多經典場景。可能是因為讀過他們的著作,當那些書中描述經典場面以圖像化呈現在電視螢幕上時,感到格外驚喜。

例如,片中曹薰鉉身著白衣白褲與李昌鎬對弈到流鼻血的那幕,應是對應他與李昌鎬對弈時的「臥棋」史。曹薰鉉曾在《突圍思考》中提及,他很感謝當時媒體對他十分友善,以雅致的用語「臥棋」形容他與李昌鎬對弈時的姿態,但他坦承,當時的他其實是被李昌鎬的棋逼到腦力耗盡疲憊不堪,實在無法好好坐著,才會狼狽地躺著下棋。

另外還有饒富巧思的一幕,則是片尾曹李兩人於匾額上分別書寫「無心」與「誠意」,再一同面露微笑地舉起匾額供媒體拍攝的畫面。導演只用這麼簡單的一幕,就將曹李二人於各自著作中想傳達的核心理念切實地呈現出來。

曹寫的「無心」應是日語,意思是是專心致志、心無旁騖。至於他為什麼在題字時會想到日語,這得從他赴日學棋的故事說起。曹薰鉉雖是韓國人,且在九歲於韓國入段,但當時的韓國圍棋程度遠不及日本。為精進實力,曹薰鉉赴日拜師學藝,師承圍棋大師瀨越憲作(註),成為瀨越憲作圍棋生涯中收的最後一個弟子。曹薰鉉在日本待到必須返韓服兵役的年齡,才離開日本。因此,他的行事作風帶著濃濃的日式氣息。這不僅反映在他對於品格操守的重視,以及他對於培育後進、推廣圍棋的使命感及人生觀上。

而李昌鎬的書法雖然稱不上優美,但從他的筆觸確實能看出他厚重踏實的氣質,搭配其寫出「誠意」二字,充分顯現出他自幼誠懇樸實,看待圍棋的內斂、用心,以及落子時力行圍棋十訣中「不得貪勝」的決心。

《終極對弈》是一部很有味道的電影,即使不懂圍棋如我,仍能看得津津有味。衷心推薦大家一同品嚐《終極對弈》裡既有驚濤駭浪,亦有細水長流的韻味。

註:瀨越憲作的著名弟子包括來自中國的吳清源、日本的橋本宇太郎,以及韓國的曹薰鉉,是中日韓的圍棋培育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ih-Yu 的書架
21會員
56內容數
閱讀書籍以科普及文學類書籍為主。
Chih-Yu 的書架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讀託爾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有感:家庭、親友間的感情聯繫比追求虛無的外在肯定重要。 伊凡.伊里奇一生追求事業成功與社會地位,忽略家人情感,最終在病痛中體悟到真切情感的可貴。 此文探討書中關於人際關係、家庭、以及生命意義的反思。
Thumbnail
2025/04/19
讀託爾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有感:家庭、親友間的感情聯繫比追求虛無的外在肯定重要。 伊凡.伊里奇一生追求事業成功與社會地位,忽略家人情感,最終在病痛中體悟到真切情感的可貴。 此文探討書中關於人際關係、家庭、以及生命意義的反思。
Thumbnail
2025/03/12
塑膠微粒影響植物光合作用,可能加劇全球暖化;美國政府擬鬆綁二氧化碳排放相關規定,此舉與美國科學家先前研究成果相悖。臺灣民眾應持續關注並採取個人行動減緩暖化。
2025/03/12
塑膠微粒影響植物光合作用,可能加劇全球暖化;美國政府擬鬆綁二氧化碳排放相關規定,此舉與美國科學家先前研究成果相悖。臺灣民眾應持續關注並採取個人行動減緩暖化。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第十三集: 恨世生被藏鏡人追殺,欲登上清聖橋,但被氣功擊落,藏鏡人將恨世生打死⋯⋯
Thumbnail
第十三集: 恨世生被藏鏡人追殺,欲登上清聖橋,但被氣功擊落,藏鏡人將恨世生打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