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魚末世錄 第十三章 陽明山聚落(三)(4)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第三節 物是人非


上次陳承來大義館時,一樓大廳由一道牆分隔左右兩邊,區分化工房與鑄造房兩個部門。

這一回,牆被打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面紅底橫布條,如同慶祝店面開張或過年喜慶,布條上赫然寫著三個大字:科学部。

陳承略感羞愧,因為科学部科学部三個字,字體歪歪扭扭根本蝌蚪,「學」字還特意寫簡體,明顯出自於「戰後世代」之手。

中華民國,或稱台灣,長期與對岸分治,各自演化出略微不同的文化特色,例如台灣人習慣寫的繁體字,在二世紀就大致定型,簡體字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二十世紀,方便普及教育而創立的簡易字體。

時過境遷,隨著兩岸交流頻繁,台灣人習慣辨認簡體字。而戰後世代的學習教材,更出自於對岸政府,他們偏好使用簡體字。

鋒哥對此痛心疾首,曾花時間教青青寫繁體字;黃傑不贊同也不反對,說時代的演變有必然性;孫老師則表態支持,他覺得繁體字筆劃太多,方便的東西就是方便。

如今,孫老師沒有對橫布條表示不滿,反而很高興牆被打掉了。

「知識的價值在於分享,」孫老師說,「因為能創造更多知識。」

孫老師踩著雀躍的步伐,走在陳承前頭,沿著上次路線,走進一號實驗室。

實驗室擺設與上次「特意不同」,爐子和櫃子和器材們玩起大風吹,全部換位子;但陳承再仔細一看,擺設卻又「沒什麼不同」,實驗室裡面沒有多出新設備。

「不就左邊換右邊?」陳承心想,「跟照鏡子差在哪?」

「哎呀怎麼亂改位子?」孫老師隨後注意到實驗桌上,有人正埋著頭奮筆疾書。

「嘿老張,」孫老師熱情打招呼,「你在幹嘛?」

「不是說別打擾我嘛?你...」老張話沒說完,表情像見到鬼一樣,「...你怎麼來了?」

「怎麼,我不能來嗎?」孫老師微笑,抖一抖手上的公事包,「看看我帶什麼回來?」

陳承料想孫老師在興頭上,所以沒注意到老張眉頭緊鎖,表情糾結著失望和懊惱,語氣沒半點高興。

他們不是老相識嗎?


老張站起身子迎接,或說站在孫老師面前,擋住他繼續深入實驗室。

老張問,「邀你來的,是李振濤還是劉俊彥?」

「啥?」孫老師雲裡霧裡,滿臉問號,「沒人邀我來,怎麼?你現在不方便嗎?」

陳承看老張點頭,貌似正要開口,但話語在喉嚨裡迴轉一圈,沒吐出來,老張狐疑的眼神,倒像X光機,把孫老師裡裡外外看個通透。

「沒關係,你忙,我晚點再找你。」孫老師掉頭要走,「陳承,我帶你去二號實驗室...」

「別別別。」老張拉住孫老師的手,「孫先生,你找我幹嘛?」

「我想給你看一個很了不起的實驗。」孫老師不自主抬起下巴,驕傲的神情溢於言表,「我和陳承一起完成的。」

疑惑、驚訝,驚奇,喜悅,陳承看著老張神情從谷底飛到天空,一整個陽光起來。

「哈哈哈哈!孫房長果然是孫房長。」

「啥?」孫老師依舊跟他在不同頻道。

「我還以為你...哦天哪,早講嘛!」老張笑顏逐開,「來來來,都請坐,我給你們倒茶。」

老張從他包裡拿出茶葉,現場泡起茶來了。

孫老師說,「要不要把其他人叫過來,我一次跟大家說?」

老張說,「你覺得日月潭的紅茶怎麼樣?林英全他家裡搜出來的。」

孫老師嗯嗯兩聲後,老張繼續說,「別怪我剛剛失禮,我真以為你要回來,嚇到我了。還以為李振濤說話不算話。」

「怎麼回事?」孫老師問。

老張回答,「你在大廳看到了吧?『科學部』,李振濤說以前各個部門爾虞我詐,風氣不好,所以他要改組四心四房,把科學人員都聚集一起。」

「很好,不搞門戶之見。」孫老師點頭,「我看那道牆很不順眼。」

「我也這麼覺得,團結力量大。」老張說,「不過新部門怎麼組織、要做什麼,學問可大呢。光誰當新部長,李振濤跟劉俊彥就爭個沒完,最後才決定說要全部人繳交部門計劃,誰寫得好誰當部長。

唉,孫房長,別怪我剛剛不客氣。如果你回山上,我們其他人一點機會也沒有。」

「我...嗯,再看看,山上有我能幫忙的地方,盡管說。」孫老師勉強笑笑,「所以議會在蒐集大家的建議嗎?這樣也不錯,有很多人交計畫嗎?」

「不超過十份。」老張興高采烈,「老房長都死光了,以前拍他們馬屁的,都滾去新墾隊,哈。

兩周前我還得排班打雜,現在李振濤會親自來徵詢我意見。」

「你們的規畫可以再加一項。」孫老師把公事包放桌上,「老張你叫其他人過來,我跟陳承準備一下,待會跟大家說明實驗成果。」

「他們都在忙,別管他們。」老張擺擺手,把他寫的文件推給孫老師看,「孫房長,你看我的計劃行不行?」

陳承看孫老師滿臉不願意,只想瞥一眼打發了事,但一看不得了,目光都給全吸過去。

「手榴彈、地雷?你忘記上校堅持不開發軍工業嗎?」

老張再給孫老師倒第二杯茶,「別這麼說嘛,新團隊新氣象,而且打海獸犧牲太大了,我得保護我們的兵。」

「那狙擊鏡是怎麼回事?打哪一種海獸需要狙擊?」

老張聳肩,「不能不防範土城。」

「看到一個人拿槍,另一個人也會想至少有把刀。」孫老師說,「軍備競賽,對誰都不好。都是自己人,別浪費資源在內耗上。」

「什麼自己人?當年他們還攻打陽明山。」老張說,「而且哪算軍備競賽?我們出產硫磺,他們有什麼?木頭嗎?」

孫老師抿著嘴唇,搖頭,沒接話。

「孫房長,你想的我都知道,我也有我的難處啊,你看看其他項目,都是為了陽明山好。」老張指著他文件下半頁,寫著農業肥料和藥物生產,老張確實在民事生產上,著墨更仔細。

老張繼續說,「我寫李振濤想看的,當然也得寫劉俊彥想看的,不然怎麼通過?

你太久沒回山上,不知道磚房派跟鑄造派的,長什麼鳥樣?他們之前沒撈油水,是因為他們沒有機會,科學部的未來不能交給他們。

就算競爭剩不到十個,我也得把握住啊!」

「磚房派?鑄造派?」孫老師問,「什麼意思?」

「就以前磚房和鑄造房的人。」老張說,「他們根本不在乎陽明山真正需要什麼,只想霸佔科學部的資源。」

陳承心裡嘀咕,老張提的建設,也都挺「化工」的。

老張拍自己腦袋,「失敬失敬,我都忘記孫房長以前負責鑄造房。說到鑄造房,我打算重啟TNT專案,你覺得怎麼樣?」

「...問題不在理論,在執行。」孫老師回答,「當年卡在採集硫磺和比例條配,你還記不記得我們曾經儲存失當,導致倉庫大火,幸好沒有人傷亡......」

陳承耳朵聽著孫老師的說詞,腦子裡想著另一套版本:

其實當年大火是上校、洪傑、孫老師三人共謀,目的是偷出製作火藥的材料,搬到內湖哨站私下製作,所謂的TNT專案也早已結束,用來開採煤礦的炸藥就是成品。

上校對炸藥開礦的態度,慎重再慎重,避免刺激到土城的蕭大帥,也避免山上同胞有太多遐想,原先計畫拖到兩聚落正式合作後,再正式公開炸藥的存在。

結果利維坦開啟一連串的意外。

「所以做炸藥還是有困難。」老張嘆氣,「話說孫房長,你這回上山,想跟我分享什麼實驗成果?」


孫老師打開他的公事包,裡頭裝著扇尾蜥的解剖圖和實驗數據,他的手伸進去公事包裡,但卻沒拿出任何東西出來。

「我跟陳承...製作乙醇......你知道,以前國高中會做的實驗。」

孫老師眼神沒有直視老張,講話吞吞吐吐,就差沒把「說謊」寫在臉上。

但似乎在老張眼裡,是另一種意思,「孫房長,你教育有成啊!我念書的時候,連酒精和乙醇都分不清楚,哈哈!不過你這波曬小孩,真不夠意思,欺負我單身嗎?」

孫老師笑了笑,再喝一口茶,表情自然許多,「其實陳承提出一個很有意思的想法。他說這年頭,到處都是海獸,如果我們能抓幾隻,就像早期人類馴養牛羊一樣,牠們搞不好有牠們的牛奶、羊毛。就算沒有,也是勞力擔當。」

「他們是戰爭生物,活生生的兵器!」老張吃驚,「但...有意思,好想法,沒有經歷過戰爭,反而沒有成見,很好!

陳承,你的點子很棒!我會寫進規劃裡。」

陳承突然起惡作劇的心思,開口,「真的嗎?那我也要跟其他人說。」

老張搖頭,「他們的建議規劃都上交了,你說也沒用。」

陳承心想,知識的價值,看來不在於分享。

「就只是小孩子的想法,你不用在意。」孫老師難得替陳承謙虛一回,「光要蓋一間海狗農場、或扇尾蜥牧場,就不知道需要多少人看守?」

「這點不用擔心。」老張說,「新墾隊什麼都能做。」

孫老師笑了笑,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反倒誇獎老張泡的紅茶,順帶聊起其他的人事。老張自己說了許多,也關心孫老師臉上的傷,以及哨站的近況。

一會兒後,孫老師藉故,說怕陳承聽老人們聊天無聊,想帶陳承附近走走,於是和老張依依不捨地道別。

「隨時歡迎。」老張說,「科學部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

「當然,一定。」孫老師滿臉笑容,和老張簡單擁抱一下。

兩人走出大義館後,陳承抬頭看孫老師的表情。

他早前友好的熱情,蕩然無存。

「屁股決定腦袋,就算還沒有椅子,也當自己坐著了。」孫老師說,「我昨天就納悶,洪傑怎麼沒對我發表意見,看來是沒什麼話好說。」

「現在呢?」陳承問。

孫老師回答,「我們去奶奶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imargraphy_鬼谷的沙龍
5會員
211內容數
2025/04/29
第二節 時過境遷 哨站成員很少晚上出門,因為海獸能輾壓依賴視覺的人類。 但解毒藥更重要。
2025/04/29
第二節 時過境遷 哨站成員很少晚上出門,因為海獸能輾壓依賴視覺的人類。 但解毒藥更重要。
2025/04/28
由於毒中帶酸,必須第一時間用大量清水沖洗,孫老師衝去廚房流理台,留下徬徨的陳承。
2025/04/28
由於毒中帶酸,必須第一時間用大量清水沖洗,孫老師衝去廚房流理台,留下徬徨的陳承。
2025/04/26
第一節 開窗手術 自從和李振濤碰面後,洪傑走出十樓之一,回歸哨站生活,但他總在太陽升起前,帶著工具箱神秘兮兮出門,再灰頭土臉地回來吃早餐。
2025/04/26
第一節 開窗手術 自從和李振濤碰面後,洪傑走出十樓之一,回歸哨站生活,但他總在太陽升起前,帶著工具箱神秘兮兮出門,再灰頭土臉地回來吃早餐。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崇仙堂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莊園,位於山區不起眼的產業道路旁,園區廣闊,普植林木花果。 前從它是一座為信眾消災解厄的宮廟,幾年前搖身一變,成為一所身心靈工作室。 入口有一道生鏽的老鐵門,幾乎要被漫生的長春藤淹沒,有著經過歲月歷練的的滄桑感。走進大門,有一面茂密的曼陀羅花牆迸入眼簾,紫、藍、粉、白的
Thumbnail
崇仙堂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莊園,位於山區不起眼的產業道路旁,園區廣闊,普植林木花果。 前從它是一座為信眾消災解厄的宮廟,幾年前搖身一變,成為一所身心靈工作室。 入口有一道生鏽的老鐵門,幾乎要被漫生的長春藤淹沒,有著經過歲月歷練的的滄桑感。走進大門,有一面茂密的曼陀羅花牆迸入眼簾,紫、藍、粉、白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宜蘭市的一次探險之旅,發現了一座舊廟的改建,並分享了一些家族的故事和思考。作者以村上春樹風格重新演繹了這段經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宜蘭市的一次探險之旅,發現了一座舊廟的改建,並分享了一些家族的故事和思考。作者以村上春樹風格重新演繹了這段經歷。
Thumbnail
中正紀州庵文學森林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一處融合文學、歷史與自然景觀的文化地標。這裡的玄關入口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讓人一踏入便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玄關處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木質的門框與瓦片屋頂,散發出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入口處設有精心佈置的花園,植栽與石燈籠相映成趣,營造出寧靜而優雅的氛
Thumbnail
中正紀州庵文學森林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一處融合文學、歷史與自然景觀的文化地標。這裡的玄關入口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讓人一踏入便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玄關處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木質的門框與瓦片屋頂,散發出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入口處設有精心佈置的花園,植栽與石燈籠相映成趣,營造出寧靜而優雅的氛
Thumbnail
國立故宮博物院自民國十四年十月十日掛牌伊始,即恪遵民主共和制度。播遷來台更遠離了簷牙高琢的桂殿蘭宮,照說早該與普羅大眾聲應氣求。但若干年來執事者貌似賣力在地扎根,台灣社會與故宮總保持著相當的距離。
Thumbnail
國立故宮博物院自民國十四年十月十日掛牌伊始,即恪遵民主共和制度。播遷來台更遠離了簷牙高琢的桂殿蘭宮,照說早該與普羅大眾聲應氣求。但若干年來執事者貌似賣力在地扎根,台灣社會與故宮總保持著相當的距離。
Thumbnail
臨近堀江商場、位在過去最熱鬧的五福四路上,有棟物樓透天厝將梯間外推,引入更多自然光源;像是舞台劇場的幕簾,當拉開這層層序幕、仿若有無數昔日記憶湧出,時間斑駁痕跡刻印其上,這幢有趣又低調的五樓透天厝,曾是「正美禮服」舊址、現在是「叁捌地方生活」團隊的工作場域。
Thumbnail
臨近堀江商場、位在過去最熱鬧的五福四路上,有棟物樓透天厝將梯間外推,引入更多自然光源;像是舞台劇場的幕簾,當拉開這層層序幕、仿若有無數昔日記憶湧出,時間斑駁痕跡刻印其上,這幢有趣又低調的五樓透天厝,曾是「正美禮服」舊址、現在是「叁捌地方生活」團隊的工作場域。
Thumbnail
金錦町位於榕錦時光主區的對面,日治時期多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灣總督府山林課、台北刑務所及台北帝國大學教師及官員居住的地方;是日式「雙拼式丙種官舍」,重建時是以日式建築的工法進行整體修繕
Thumbnail
金錦町位於榕錦時光主區的對面,日治時期多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灣總督府山林課、台北刑務所及台北帝國大學教師及官員居住的地方;是日式「雙拼式丙種官舍」,重建時是以日式建築的工法進行整體修繕
Thumbnail
離開了林語堂故居,我們搭車回到文化大學,附近巷弄有許多特小店,忍不住趁機走走逛逛,最後被一家麵包的香味,直接引進店內買了蘋果派、堅果餐包和帽子(?)
Thumbnail
離開了林語堂故居,我們搭車回到文化大學,附近巷弄有許多特小店,忍不住趁機走走逛逛,最後被一家麵包的香味,直接引進店內買了蘋果派、堅果餐包和帽子(?)
Thumbnail
初二,到雲林隨意走走。 先來到北港武德宮,幾年前有一陣子曾經來這吃過幾次早午餐,很棒的一個空間。 結果一到滿滿的人。 門口有一棵大金樹,金光閃閃挺好看的金,不會感覺俗氣的設計。 排隊領錢母的隊伍長長,沒有打算排隊先入內參觀。
Thumbnail
初二,到雲林隨意走走。 先來到北港武德宮,幾年前有一陣子曾經來這吃過幾次早午餐,很棒的一個空間。 結果一到滿滿的人。 門口有一棵大金樹,金光閃閃挺好看的金,不會感覺俗氣的設計。 排隊領錢母的隊伍長長,沒有打算排隊先入內參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