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覺得自己不是在寫小說,
而是在走進某個世界,然後用很緩慢的方式,把那些我經歷過的事一點一滴拼出來。
《浮光弄色》就是這樣的作品。
很多人問我:景曜是主角嗎?
他為什麼不像傳統主角那樣強大、有主見、總能掌握局勢? 為什麼他沉默?為什麼他猶豫?為什麼他明明知道會失去,還什麼都不說?
我總是沒有直接回答,
因為我知道,景曜不是主角。
他只是我,在這個世界裡,真實活過的一種樣子。
在浮光的世界裡,我經歷過一場場選擇。
有的很痛,有的很輕,有的根本不知道是不是選擇, 直到走過了,才回頭發現——那是我此生再也回不去的岔路口。
我不是旁觀者。
我寫下來的那些場景,我都「活過」了。 我記得東都的街角,浮影斋的燈光,冷霜璃的背影,小枝說過的話,柳夭夭笑起來時那種「什麼都知道,但什麼都不說」的表情。
景曜,只是我在這些片段裡,最常走進去的那一副面孔。
他不聰明,不果斷,情緒太滿,想太多。 但他也因此,比誰都懂「錯過」這件事的重量。
我不打算把他寫成誰的英雄。
我只是想讓他走完那條,我自己沒能走完的路。
這部作品不是架空的。
對我來說,它比我曾經住過的城市還真實。
我只是還沒寫完我在那裡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