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財報: 科技巨頭 亞馬遜 Amazon $AMZN Q1/2025 財報速記

美股財報: 科技巨頭 亞馬遜 Amazon $AMZN Q1/2025 財報速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因為這陣子投資人最關注的是關稅以及GenAI的議題, 所以這兩個項目有比較詳細的內容. (註: 分析師的看法, 以及估值, 我會放在另一篇文章裡.)


首先, 我們來看一下AMZN在上季給出的Q1/2025指引:

  • 預計淨銷售額將在 1,510 億美元至 1,555 億美元之間,或與 2024 年第一季相比成長 5% 至 9%。該指引預計外匯匯率將帶來約 21 億美元或 150 個基點的異常大的不利影響。另外,需要提醒的是,2024 年第一季閏年的影響使淨銷售額增加了約 15 億美元。
  • 預計營業收入在 140 億美元至 180 億美元之間,而 2024 年第一季的營業收入為 153 億美元。

而本季的實際情況:

  • 營收: +10% (有達標, 很好)
  • 營業收入: 20% (有達標, 很好. 此外, 此項目的成長比營收成長高, 很好, 表示有出現營運效率)

以下是我看到的幾個重點(因為這陣子投資人最關注的是關稅以及GenAI的議題, 所以這兩個項目有比較詳細的內容).


業務狀況

  • 關於關稅:
    • AMZN有因為關稅, 所以先在Q1屯了貨. Q2也會如此(不過不會比Q1多).
    • 我們尚未看到需求有任何減弱(註: 投資人需要注意, 會不會出現在下季)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看到某些類別的購買量增加,這可能表明在受到任何潛在關稅影響之前人們已經囤貨。我們還沒看到零售商品的平均售價明顯上漲。其中一些反映了我們在第一方銷售中進行的一些前期購買,其中一些反映了我們的第三方賣家進行的一些提前入站購買,但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大多數賣家還沒有改變定價。同樣,這可能會根據關稅的結算地點而改變。亞馬遜並不是唯一一家受到關稅影響的公司。就中國而言,不直接從中國購買商品的零售商通常會從那些自己也從中國購買商品的公司購買,然後對這些商品進行加價、重新貼牌並出售給美國消費者。這些零售商購買產品的價格比在我們的市場上直接向美國消費者銷售的中國賣家要高。因此,這些零售商的總關稅將高於中國直銷商。有時人們也很容易忘記亞馬遜在銷售什麼。我們主要銷售的並不是平均售價高的商品,但確實也賣了很多。在第一季度,我們的日常必需品成長速度是我們其他業務的兩倍多,占美國和亞馬遜銷售量的三分之一。即使不包括全食超市和亞馬遜生鮮,亞馬遜也是美國最大的食品雜貨商之一,去年的總銷售額超過 1,000 億美元。

人們在亞馬遜購買很多日常必需品。我們還擁有極其廣泛的選擇,數億個獨特的 SKU,這意味著我們通常能夠比其他人更好地抵禦挑戰性條件。當出現不連續時期時,就會出現大量意想不到的產品趨勢。想想疫情期間,口罩和洗手液等物品變得暢銷。當您擁有像我們一樣最廣泛的選擇和超過 200 萬的全球賣家時,您就可以更好地幫助客戶以比其他地方更低的價格找到他們所需的任何商品。最後,當環境不確定時,客戶傾向於選擇他們最信任的提供者。鑑於我們真正廣泛的選擇、低廉的價格和快速的交付,我們已經從這些不確定的領域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比開始時更多的相對市場份額,並為未來做好了更好的準備。我樂觀地認為這種情況可能會再次發生。

  • 關於AI
    • 在第一季度,我們繼續看到生成式人工智慧業務和非生成式人工智慧產品的成長。隨著公司將注意力轉向新的舉措,將更多的工作負載轉移到雲端,重新啟動或加速從本地到雲端的現有遷移,並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力量。
    • 我們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增加產能。
    • 我想告訴你們,我們現在的人工智慧業務是一個年營業額達數十億美元的業務,每年的成長率都達到三位數。而我們 — — 我們實際投入的容量很快,消耗的容量也很快。所以我認為,如果我們擁有更多的產能,我們可以幫助更多的客戶,進而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收入。
    • 如果您相信自己的使命是讓客戶的日常生活更加輕鬆、美好,並且相信每一次客戶體驗都將透過人工智慧重塑,那麼您就會大力投資人工智慧,而這正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您可以在我們在亞馬遜上建立的數千個 AI 應用程式中看到這一點。您可以透過我們的下一代 Alexa Alexa+ 看到這一點。您可以從我們在履行網路、機器人、購物、Prime Video 和廣告體驗中使用人工智慧的方式中看到這一點。您可以看到,AWS 正在建立構建塊,供內部和外部構建者建立自己的 AI 解決方案。我們有意為建造者提供 AI 堆疊各個層面最廣泛的功能,以經濟高效的方式在其業務中廣泛使用 AI。
    • 幾週前,我們發布了 Amazon Nova Sonic,這是一種新的語音到語音基礎模型,使開發人員能夠建立高度準確、富有表現力且類似於人類的基於語音的 AI 應用程式。與其他同類語音互動模型相比,Nova Sonic 的單字錯誤率更低,勝率更高。
    • 關於AI代理人迄今為止,幾乎所有的代理用例都是問答形式的。我們的目的是讓代理商執行廣泛、複雜、多步驟的任務,例如組織一次旅行,為晚宴客人在家中設定合適的溫度或音樂氛圍,或處理複雜的 IT 任務以提高業務生產力。在 Alexa+ 出現之前,還沒有出現過像這樣的以行動為導向的代理。建構這些代理的技術仍然相當原始和準確,並且需要不斷的人工監督。我們剛剛發布了 Amazon Nova Act 的研究預覽版,這是一種經過訓練可在 Web 瀏覽器中執行操作的新型 AI 模型,它使開發人員能夠將複雜的工作流程分解為可靠的原子命令,例如搜尋、結帳或回答有關流的問題。它還使他們能夠在需要的地方為這些命令添加更詳細的說明,例如不接受保險追加銷售。 Nova Act 旨在利用正確的建置模組來建立這些行動導向的代理,將多步驟代理行動的當前最先進準確率從 30% 提高到 60%,再提高到 90% 以上。在第一季度,我們推出了 Alexa+。我們的下一代 Alexa 個人助理比之前的更聰明、功能更強大,幾乎可以回答任何問題並採取行動,並且 Prime 會員可免費使用,非 Prime 會員每月只需支付 99 美元即可使用。我們剛開始在美國推出這項服務,今年稍後我們將擴展到其他國家。到目前為止,人們真的很喜歡 Alexa+。
  • 其他:
    • Project Kuiper (柯伊伯計畫)將我們的第一顆衛星送入軌道,取得了重要的里程碑,很快我們就會發射更多衛星; 我們預計今年稍後開始為客戶提供服務.
    • 一直在物流上做改善: 在第一季度,我們再次創造了新的配送速度記錄,為全球 Prime 會員提供有史以來最快的配送速度,並且第一季度當日或次日配送的商品數量超過了我們歷史上任何一個季度。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完善我們新設計的入站網絡,建造我們的當日送達站點,並在我們的建築物內添加更多的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您還會看到我們擴大了美國農村地區的配送站數量。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快地將物品送到人口密度較低的地區的人們手中。


財務狀況:

  • 營收: +10%
    • AWS: +17%.在這一代人工智慧出現之前,我們認為 AWS 有機會最終成為一家營收運行率達 1,000 億美元的企業。我們現在認為它可能會更大。
    • 廣告業務: +19%我們廣泛的全通路廣告產品業務強勁,可協助廣告主在美國覆蓋平均超過 2.75 億的廣告受眾。AWS營收: +17% (上季是+13.9%. 有持續成長. 很好.)
  • 營運收入: 20% (比營收成長高, 很好, 表示有出現營運效率)
  • 降低成本上的努力: 除了第一季之外,我們還在實施一系列舉措來繼續改善我們的成本結構,例如微調我們的入站網路、建造我們的當日送達站點、擴大我們的農村送達網路以及在我們的設施中添加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
    我們確實在基礎設施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並計劃在今年下半年進行投資(投資人需要注意資本支出)。所以,我們將開始看到其影響。但我們對團隊在節省成本方面的表現感到滿意。這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同時也擴大客戶的服務和功能。
  • FCF margin: 16.6% (上季是19.3%)
  • 每股稀釋盈餘的成長率: 62.2%
  • Q2/2025財測
    • 預計淨銷售額將在 1,590 億美元至 1,640 億美元之間,或較 2024 年第二季成長 7% 至 11%。該指引預計外匯匯率將帶來約 10 個基點的不利影響。
    • 預計營業收入將在 130 億美元至 175 億美元之間,而 2024 年第二季的營業收入為 147 億美元。
  • 順便提供一下AMZN過去幾季各業務的成長情況:
raw-image



所有資訊內容僅供使用者作為參考之用途,不構成任何個人或機構之意見或判斷,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作者亦不保證其各項資訊內容之完整性、即時性及精確性。使用者若欲參考各資訊而進行任何投資或其他特定目的行為,仍應審慎評估後為獨立判斷,若因而導致任何直接、間接、附帶損失,皆應由使用者自行承擔,作者概不負責。

avatar-img
My Alpha Portfolio 美股投資研究
0會員
15內容數
專攻個股。 Seeking Alpha. 這裡分享的投資相關內容, 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FLT去年開始就在我的觀察名單了. 不過可能是放手的時候了? 並不是最強的公司與股票. 體質也未見好轉的樣子.
因為這陣子投資人最關注的是GenAI, 所以我只摘要了這部分的業務. (註: 分析師的看法, 以及估值, 我會放在另一篇文章裡.)
CFLT去年開始就在我的觀察名單了. 不過可能是放手的時候了? 並不是最強的公司與股票. 體質也未見好轉的樣子.
因為這陣子投資人最關注的是GenAI, 所以我只摘要了這部分的業務. (註: 分析師的看法, 以及估值, 我會放在另一篇文章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