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https://www.heatalk.com/20250423/1173/

在香港尖沙咀的繁華脈動中,重慶大廈似一座神秘孤島,承載著半世紀的變遷與全球化的縮影。 這座建於1961年的17層建築,最初是華人精英的居所,卻在歲月中蛻變為亞洲最獨特的「低端全球化」樞紐,匯集不同族裔的商販、難民與背包客。


重慶大樓的地面商鋪林立,有餐廳、食肆、髮廊、手機維修店、外幣兌換店、服飾店等,人聲與咖哩香氣交織;樓上有貿易公司和廉價旅館。生活在此熱鬧又蓬勃,滿是別樣煙火。



21399



約4,000名住客中,印度人經營餐廳、巴基斯坦人兜售手機、尼國人穿梭於貨櫃間,而索馬利亞難民在此尋求生計。儘管語言與信仰迥異,各族群在狹窄空間裡形成微妙平衡:錫克教長老調解糾紛,清真浴室與多語告示尊重文化差異。



重慶大廈既是香港包容性的見證,也是全球化黑暗的鏡像。它不屬於任何單一文化,卻在喧囂中自成宇宙,以最原始的生存邏輯,詮釋著「世界公民」的另類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