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男孩叫祐森,是夏野在大二那年遇見的。
他不是特別耀眼的人,卻有一種讓人放鬆的氣質。
話不是很多,但眼神柔和,嘴角總是帶點笑意。
他們是在同一門選修課上認識的,剛開始只是坐得近,偶爾交換筆記,慢慢地聊起天來,然後變成一起去吃飯、散步、去操場的階梯上看夜景。
沒有人說出口,但好像有什麼正在靠近。
是那些不經意的關心,是習慣彼此的日常,是無數次她低頭笑著的樣子,還有他看她時,眼神裡藏不住的柔軟。
夏野一直以為,再等一下,再靠近一點,他們就會在一起了。
直到那天她鼓起勇氣問他:「你會不會,想試著跟我在一起看看?」
祐森沉默了一下,然後搖搖頭:「我最近真的不想談戀愛。」
夏野笑了笑,點頭說「好啊,我明白的。」
她沒有哭,只是回到家的那天晚上,耳機裡一直放著那首他曾推薦給她的歌,重播了很多次,一直到歌詞變成模糊的背景音,像某些話,說了等於沒說。
她開始刻意保持距離,不再主動約他,也不再總是秒回訊息。原本以為這樣他會消失得快一點,可是他沒有——
祐森依然會找她聊天、會約她吃宵夜、甚至會在她跟其他男生多說兩句話時,忽然變得安靜,然後用「沒事」來結束對話。
她以為他也放不下,但後來才知道——
他其實只是把她,放在一個剛好舒服的位置。
直到有一天,她在咖啡店外碰見他和另一個女孩——是她也認識的學妹,笑容很甜,站得很近。
她沒有上前搭話,只是單純地走進咖啡店,點了一杯熱可可。
等她出來時,他們已經離開了。
但,那一幕像被偷偷留存在心裡的底片,一直沒辦法好好地曬乾。
後來,她不再常常想起他。不是因為不痛了,而是終於明白。
他不是不談戀愛,只是不跟她談。
某一晚,她一個人坐在宿舍樓下的長椅上,聽著風經過校園樹梢的聲音,忽然想起祐森以前說過的一句話:「妳是不是常常不說話,其實是在害怕說出來之後沒有被回應?」
她笑了笑,心想,原來最不被回應的,不是沉默,是那句最勇敢的問話。
月亮從雲後探出來,像是替她輕輕蓋上一層薄薄的溫柔。
她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在手機裡打了一段訊息,又刪掉。
不是因為她還想等什麼,而是終於不再需要等了。
有人會走,有人會留。可她終於不再問「為什麼不是我」,也不再想「如果我更好一點是不是他就會留下來」這樣的問題。
有些人來,是為了讓你明白——
就算沒有被選擇,你依然值得被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