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股的觀察中,除權息行情是確實可行的,問題在於,你要知道怎麼正確使用它?
如果你只是在等待公司新聞稿,公佈今年要配發的股利,那麼你的成本一定會比提前佈局的人還要高,甚至有時候在股利公佈前,股價就已經漲到很接近合理價了,這時候才買進,很容易遇到領了股息賠價差的情況。
如果我是快除權息前,才發現某檔股票的高殖利率,我的習慣是會先觀察今年的業績獲利是否持續強勁,計算目前的股價,對應今年的表現是高估或是低估。
假如是除息前的股價也很便宜,那我會參加除權息,甚至在除息後的下跌持續加碼。
假如是除息前的股價已經太貴,就不參加除權息,除息後看股價能不能跌深一點,只要夠便宜,我就會開始進場。
也有大戶會為了節稅不參加除權息,先賣掉再買回來,不過這對小資族影響不大。
我猜,大家都很喜歡領股息吧?
*以上非投資建議,僅供大家參考*
https://vocus.cc/salon/jackch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