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從芝加哥回來後,時差總算是調整好了,工作生活也重新回到軌道,也許是時差與夏季來臨的關係,已經沒有想要睡回籠覺的念頭(天氣冷的時候真的很容易睡回籠覺),喔~這週訓練也是慢慢拉回之前的強度與狀態,也可以複習一下這陣子學到的東西。現在總算可以好好坐下來寫點東西分享。

SFG Lv1&Lv2 台北場講師助教群
亞洲區的StrongFirst季節,每一年大約就會從10月底開始,到隔年的3月,2024的10月從SFL的課程開始,一直到今年3月初,這之間在首爾、東京、廣州與台北都有認證課程,我自己也算是完整了跟完這一季(除了東京與廣州),再加上4月的芝加哥Dome of Strength,整體來說比過往還要豐富許多。
從這一季的口譯與助教工作,有機會可以觀察到不同國家的上課氛圍,還有學習與觀察來自世界各地講師們的教學方法。我就依照時間軸,重點分享心得。

SFL主講師 Fabio
2024的10月是SFL課程,由身體粗到不行的Fabio講師主講,這一次課程大家都非常難忘,因為剛好在課前遇到颱風,好在上課當天颱風警報解除,不然真的會流局。
這一場課程,我是擔任口譯,這一次最讓我有印象的部分是Fabio講解蹲舉與課表設計,還有WooChae說明硬舉的張力準備,Fabio光是在蹲舉這一個環節,就花了將近一天半講解,從軀幹穩定到徒手深蹲,再到抱槓深蹲與前蹲舉,最後到高背槓與低背槓蹲舉。
每一個細節毫不馬虎,也確保大家再每一個細節都能夠好好的練習到,最經典的就是利用SFL o'clock這概念來說明臀位關係,就可以讓大家很清楚動作方向該怎麼走,這對初學者非常有幫助。

WooChae教硬舉,但我是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中間的同學表情猙獰.....
硬舉的部分,終於讓我實際聽到WooChae親自講解預備張力Wedge的概念,從站位,臀位與手抓的位置,以及如何讓自己身體重心塞進槓鈴與地板之間都講得非常清楚,一步一步堆疊上去,這過程很難用文字清楚表達,也許之後我可以拍一部影片說明。

翻譯課表設計階段
課表設計算是我認為,Fabio最擅長的一部分,也許是因為我聽過他的Plan strong課程,加上這次第二次參加SFL(上一次是上課),對於基礎架構相對熟悉,在這一階段姐講各種力量訓練週期的安排,也提到如果課程的某一項測驗沒達標,可以透過適當的訓練週期安排讓你能夠完成。在最後QA時間,有教練題問到,當遇到生活變數的時候,例如因為工作或是生病讓訓練暫停,訓練計畫該如何調整,Fabio分享很多解決的辦法,其中讓我認爲一個最簡單與最容易忽略的方式,就是退一步,再進一步,也就是說,下一次恢復訓練,必須要先讓強度與訓練量退一階段,再繼續往前下一個本來要走的進度。

2025三月SFG Lv1口譯
時間快轉到今年三月,這一次則是擔任口譯與助教工作,分別在台北與首爾,這兩場其實讓我聽最深入的是壺鈴站立的部分,也許是因為近期在練習S&S的訓練,發現自己練習站立時不太流暢,想重新仔細聽講師的教學,檢查自己哪些細節沒掌握到,沒想到這一次真的讓我有很大的收穫!站立這部分都是由WooChae講解,有別於往,動作教學與步驟都有更新,一開始的教學步驟有些不同的設定,目的就是確保操作時,不會做錯動作,再來就是高跪姿的腳步轉換,多了一種方式,可以針對當下腳掌位置做調整,主要是幫助自己能夠掌握空間感。另一個讓我最有幫助的是,Tall sit到低掃腿的步驟,可以轉用在GFM學到的4字坐姿,WooChae說這很適合做負重較重的站立時使用。(這部分我會拍成影片說明)當下心想太好了,這樣就可以比較穩定的去操作40+以上重量的壺鈴!

韓國場
韓國的助教行算是意外的參與,原本只想跟好友大岡去首爾快閃玩一下,沒想到WooChae邀請我們兩位去當助教,大岡也趁勢報名SFB完成他最後一塊拼圖,雖然被他嘴說,怎麼出來玩居然把他拐來,把自己搞得累得半死,但我看還蠻享受的啊哈哈哈哈。結束後也很開心的跟Jon與Worchae說又要再芝加哥碰面了,這陣子還真的很密集與他們見面。
接著就是4月底的Dome of Strength了,真的非常期待這次朝聖學習之旅,因為可以看到從其他世界各地的講師來講課,上課場地真的非常大,他其實是一個室內巨蛋,有兩個棒球場(應該是基層棒球規格,非職業規格),還有一區是打擊練習場,在這周圍也有許多室外棒球場。我這次是SFG Lv1課程的助教,這次的課程,有五位不同的講師針對不同訓練動作做講解教學,而剛好都來自世界不同國家,來自南非、南韓、義大利、波蘭與美國,這五位講師真的可以讓我親眼看見,在同樣一個架構下,每一位不同風格與不同形式的教學。

Dome of Strength SFG Lv1 芝加哥場
來自南非的Shaun講解Swing很直接的切入重點,但不失基礎順序,南韓的WooChae站立的教學與前面所說的一樣精彩,義大利的Fabio的Press教學我在線上影片看過很多,但是親眼看本人教學真的可以學到很多不容易察覺的細節,波蘭的Andzelika的抓舉教學讓我眼睛一亮,沒想到動作堆疊過程,可以變得如此簡單,美國Lacie的Clean教學則是特別強調重量移動的路徑,可以透過輔助手協助,讓你找到適當的位置。
我覺得在亞洲國家與歐美國家的講課氛圍相比,其實就跟過往大家在討論教育文化差異一樣,在亞洲國家大家上課比較嚴謹,大家害羞不太敢直接回答問題,深怕自己被認為強出頭,在歐美國家則是大家很踴躍回答表達自己的看法,這不意外,倒是在亞洲區負責的講師Jon與WooChae,我認為層層堆疊的細節比較多一些,但也許這跟個人風格有關,不過我之前與一些講師聊天,他們有時候也會提到,教學內容可能會根據不同國家做出一些改變,主要原因是身材肢段比例差異關係,所以需要作出調整。
這半年多來,全程跟著課程,收穫真的非常多,讓我開始重新構思與更新自己未來的教學模式內容,把更好的東西帶給自己的學生,除了在課程之外,也有跟講師們私底下做很多交流,他們都不吝嗇分享他們的想法,無論是訓練、教學,或是在StrongFirst這體系裡面的經驗心得。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跟Shaun與WooChae坐在賣場內,享受黑糖珍珠奶茶時,他說:
” Don't rush, enjoy it."
是啊,我應該好好享受這美好的過程,未來結果是什麼倒是其次啊~
StrongFirst season,我們明年見了!

Best memory. SFG Lv1芝加哥場,講師與助教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