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主的裂痕:社會對立與和解的可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政治極化越加嚴重的台灣社會,似乎已經無法彌補人民之間的裂痕. 在419反共大遊行和426反綠大遊行後,執政黨與在野黨的支持者之間的對立達到頂峰,加上現在大罷免聯署進入白熱化,雙方一副不把對方幹死誓不罷休的態勢.政治對立已經變成了台灣社會的常態,但感覺在進入2024年後對立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

 

  我記得我看過的一本書<民意?誰說得算>中有一句話,(民主是場偉大但又容易失敗的實驗).顯然,我們的民主現在有很大的問題.民主精神中的包容、尊重、友善都沒做到,我們卻在互相仇恨與批鬥,但這些難道是都無法改變的嗎?不,雖然這個社會殘破不堪,但還是有人在不斷的縫縫補補.如果各位公民們都人理性思考不會情緒帶著走,尊重不同立場的人,那一切都還是有機會的.

 

  接下來我會寫一系列探討台灣在民主下的社會對立問題,期望這個社能越來越好,或許做這些沒有意義,但至少試過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傑克
7會員
27內容數
一個普通人
傑克的其他內容
2025/02/14
在未來,爆發台海戰爭的機率越來越高.我未來也有可能上戰場,我怕死嗎?當然怕,那我為什麼要上?這是個好問題,是為了國家和人民?為了民主自由?還是為了家人和?目前我還沒有答案,但這國家的人民展現出來的態度會讓我找到答案.為了別人的自由去可能付出生命的戰鬥怎麼想都不划算,尤其你保衛的人民可能是一群忘
2025/02/14
在未來,爆發台海戰爭的機率越來越高.我未來也有可能上戰場,我怕死嗎?當然怕,那我為什麼要上?這是個好問題,是為了國家和人民?為了民主自由?還是為了家人和?目前我還沒有答案,但這國家的人民展現出來的態度會讓我找到答案.為了別人的自由去可能付出生命的戰鬥怎麼想都不划算,尤其你保衛的人民可能是一群忘
2025/02/05
一天前的軍事新聞報導中說,陸戰隊六六旅要裁撤戰車營和砲兵營,新增無人機部隊和防空飛彈連.隨後會交給參謀本部直屬,進駐台北防衛作戰區,當作直屬參謀本部的戰略預備隊.而原本屬於66旅戰車營和砲兵營的M60A3坦克、M109A2自走砲會被移交給陸軍使用 新聞中的說法是說這次的調整編制是為了加
Thumbnail
2025/02/05
一天前的軍事新聞報導中說,陸戰隊六六旅要裁撤戰車營和砲兵營,新增無人機部隊和防空飛彈連.隨後會交給參謀本部直屬,進駐台北防衛作戰區,當作直屬參謀本部的戰略預備隊.而原本屬於66旅戰車營和砲兵營的M60A3坦克、M109A2自走砲會被移交給陸軍使用 新聞中的說法是說這次的調整編制是為了加
Thumbnail
2025/01/26
在今天的台灣社會,維持現狀是最大公約數.一旦兩岸發生戰爭,人民必定會受到影響.沒人想要戰爭,大家都想要和平,包括我,但決定權不再我們手上.中國想要統一沒有人攔的住,那問題來了,台灣人接受統一嗎? 當兩岸發生戰爭時,會有一部分人願意出來保家衛國,他們可能支持的政黨不同,在某些國家政策上意
2025/01/26
在今天的台灣社會,維持現狀是最大公約數.一旦兩岸發生戰爭,人民必定會受到影響.沒人想要戰爭,大家都想要和平,包括我,但決定權不再我們手上.中國想要統一沒有人攔的住,那問題來了,台灣人接受統一嗎? 當兩岸發生戰爭時,會有一部分人願意出來保家衛國,他們可能支持的政黨不同,在某些國家政策上意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不過,臺灣的特殊處境在於民主的選舉卻是鑲嵌在目前地緣政治上的強權併吞意圖脈絡,使得這定期舉行的公民活動,次次都成為延命的死亡倒數。
Thumbnail
不過,臺灣的特殊處境在於民主的選舉卻是鑲嵌在目前地緣政治上的強權併吞意圖脈絡,使得這定期舉行的公民活動,次次都成為延命的死亡倒數。
Thumbnail
這場抗議提醒我們,民主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需要不斷地關注和守護。我們應該更加謹慎地審視每一項法案,確保它們符合民主原則,維護權力分立,保障我們的自由和權利。
Thumbnail
這場抗議提醒我們,民主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需要不斷地關注和守護。我們應該更加謹慎地審視每一項法案,確保它們符合民主原則,維護權力分立,保障我們的自由和權利。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台灣大選落幕,所謂作票的聲浪隨機四起。有網紅、民眾開始不斷轉傳各種作票的影片,許多人在網路上開始質疑這次選舉結果,甚至質疑台灣的民主制度,因而使中共達成其破壞民主信心的統戰目的。 當我們產生質疑時,應該主動追尋真相,不要讓有心人士綁架了我們的思考,拘限了我們的視野。應該回歸理性,守護我們的民主自由。
Thumbnail
台灣大選落幕,所謂作票的聲浪隨機四起。有網紅、民眾開始不斷轉傳各種作票的影片,許多人在網路上開始質疑這次選舉結果,甚至質疑台灣的民主制度,因而使中共達成其破壞民主信心的統戰目的。 當我們產生質疑時,應該主動追尋真相,不要讓有心人士綁架了我們的思考,拘限了我們的視野。應該回歸理性,守護我們的民主自由。
Thumbnail
中國共產黨統戰手段威脅全球民主,以各種手段使人民對民主失去信心。身處最前線民主堡壘的台灣,應該如何面對中共介選的可怕手段?
Thumbnail
中國共產黨統戰手段威脅全球民主,以各種手段使人民對民主失去信心。身處最前線民主堡壘的台灣,應該如何面對中共介選的可怕手段?
Thumbnail
臺灣選舉延續了民主之路。未來路況或更顛簸,選舉結果呈現臺灣政治多樣性,地方勢力對政治構成影響。傳統藍綠立場受到挑戰,新興勢力開始受到民眾注目,民進黨未來如何行銷政績展現形同重要課題。
Thumbnail
臺灣選舉延續了民主之路。未來路況或更顛簸,選舉結果呈現臺灣政治多樣性,地方勢力對政治構成影響。傳統藍綠立場受到挑戰,新興勢力開始受到民眾注目,民進黨未來如何行銷政績展現形同重要課題。
Thumbnail
臺灣即將就會舉行第十六任總統選舉,在選前最後一個周末,藍白綠三個陣營都在各地舉行大規模的競選造勢大會,把握最後的搶票黃金機會。然而,無論賴清德、侯友宜和柯文哲如何聲嘶力竭,臺灣民眾對民主選舉的亢奮和熱情似乎早已不比以往,擺在面前的,看似有選擇,又似乎如何選都是一樣。
Thumbnail
臺灣即將就會舉行第十六任總統選舉,在選前最後一個周末,藍白綠三個陣營都在各地舉行大規模的競選造勢大會,把握最後的搶票黃金機會。然而,無論賴清德、侯友宜和柯文哲如何聲嘶力竭,臺灣民眾對民主選舉的亢奮和熱情似乎早已不比以往,擺在面前的,看似有選擇,又似乎如何選都是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