嶼光記事本,紀錄製燭的命名與所用材料。
三月中旬,收到來信邀請製燭。
主題:
「 向內-向外同時觀察
以藝術的管道為聆聽
回觀個體的內心品質
呼吸、同在,在自然 」
、
「 聽,寂靜無聲的在 」
彙整自身於文字、意象的感受,經討論確定無需加入節氣元素。
期間,順道檢視了大地寶箱裡頭的材料,添購了一些感覺可能日後會用到的植物們。
日子轉眼來到約定的五月,再次確定製燭意象是否有新的想法或期待,以及討論關於這次的製燭記事書寫。這次,希望把點燃後的感受完全留給邀請者,所以不書寫品燭筆記,僅按照往常紀錄製燭記事與命名。
對於主題的彙整,能轉化文字的不多,更多的是感受—身心的體感連結。
「回觀個體的內心品質」:個體,無設定對象;內心品質-無聲的在-自然。
「呼吸、同在,在自然」與「聽,寂靜無聲的在」:呼吸-聽,同在-寂靜無聲的在,而「在自然」則是內在場域。
命名:
「源」是觀看燭籽先冒出的字眼,
「聚」補全感受上的在。
成為『源,聚』
《2025肆·源,聚》
配方:
台南小農友善栽種製作的砂糖橘橙花酊劑、杜松、有機留蘭香、有機小米草、有機西番蓮葉、有機薑根、有機玫瑰果
成份:
英國 EcoSoya Pillar Blend 環保大豆蠟、歐洲 EUROSOY非基改大豆蠟(混合使用)、德國 棉燭芯

『源,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