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嘴巴寫文章:邊騎 YouBike、邊說話,就完成一篇文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半夜十二點的高雄鹽埕,我揹著筆電走進一家深夜咖啡館。剛坐下,靈感像落花生一樣一顆顆跳出來。我沒敲鍵盤,只是對著手機說話——三分鐘後,螢幕上已經佈滿段落。 

那一刻我知道:「用說的寫作時代真的到了。」 

 

一、什麼是 Vibe Writing? 

隨著生成式 AI 越來越厲害,2025 年初在矽谷出現一個新的軟體開發方式:Vibe Coding。簡單說,就是工程師不用自己寫程式,只要講想法、描述需求,AI 就會幫忙寫好程式碼。 

這種方式大大降低寫程式的門檻,讓更多人能參與開發,甚至不用會寫程式也能做出產品。重點從寫語法、debug,變成專注在想法與設計。 

這讓我想到,如果寫程式可以這樣寫,那寫文章諭應該也可以。也許我只要和 AI 討論、講出想法,AI 幫我整理段落、找資料,我再補上自己的觀點與溫度,最後請它幫我校稿。 

未來,不一定要很會寫字,而是要學會和 AI 合作。這就叫 Vibe Writing,一種全新的寫作思維,從「我怎麼寫」變成「我怎麼說清楚要寫什麼」。 

👉 延伸閱讀:你可以不用寫程式也能做出產品!什麼是 Vibe Coding? 

 

二、語音 vs 鍵盤,哪個比較好? 

我現在大部分的寫作靈感,都直接對 ChatGPT 說出來,因為語音輸入真的有幾個明顯優點: 

 

  • 速度快:我講話大概 180 字/分鐘,打字最多 87 字/分鐘。
  • 隨時能記下靈感:在搭車、洗澡、排隊時都能用,不怕靈感跑掉。
  • 手不會痛:以前炸雞店留下的職業傷害終於能喘口氣。 但也有缺點: 

 

 

  • 如果環境太吵,語音輸入就很難用。
  • 在咖啡廳或安靜場所講話會害羞,還怕別人偷聽。

🌀 荒謬插曲: 

 

有次在花蓮海邊用語音輸入,「人生如逆旅」被聽成「人生如鹹魚」,還自動加上「需翻面」三個字。我直接把它收藏進 Notion 的笑話資料夾,今天就用上了。 

raw-image

 

三、語音轉文字工具比一比 

raw-image


四、我的語音寫作五步驟 

在任何城市租台 YouBike,沿河騎到一個安靜角落,停下來開始說話——就是我寫文章的方式。 

步驟 1:騎 YouBike 開啟靈感模式 

踩腳踏車讓我心跳穩定、腦袋清醒。前面 15 分鐘不說話,只讓腦袋自由發想。常常還沒停下來,靈感就自己跑出來了。 

raw-image

  

步驟 2:先決定一個清楚主題 

開始前我會鎖定一個核心點——可能是一個觀念或一段經歷。主題越明確,講出來的內容就越流暢。 

 

步驟 3:請 AI 列出大家會問的 10 個問題 

我會請 AI 根據這個主題,幫我整理出最多人會問的問題,再一個一個用語音回答。這樣內容既有深度,也會更有「我自己」的觀點。 

📋 Prompt: 

請幫我分析主題,依序:
1. 找出相關關鍵字
2. 查找熱搜內容,了解讀者搜尋意圖
3. 分析競爭文章內容架構
4. 提出能超越的內容策略
5. 列出大家最常問的10個問題 

步驟 4:請 AI 幫我生成大綱 

有明確主題和問題後,我請 AI 幫我排好大綱,讓我更容易口述內容,不用邊講邊想。 

📋 Prompt: 

請為我生成文章大綱,使用markdown格式,
依照前面的關鍵字研究和競爭對手分析,
列出主標題與子標題。 

步驟 5:口述完草稿後,休息一下再校稿 

我講完內容後,請 AI 幫我整理成草稿。有時會出現「幻聽」,例如把「極簡主義」寫成「吉見哲和尚」,這種 AI 的錯誤(hallucination)需要人工修正。修改完後再用鍵盤潤飾一下,就完成一篇文章了! 

📋 Prompt: 

使用大綱和口述內容,幫我整理出完整易讀的草稿,
風格自然、有情感。

⚠️ 小提醒:騎車請停下再講,安全第一! 

 

心得與結語 

語音輸入讓我從「只能坐在電腦前」寫作,變成「走到哪都能寫」。用聽覺加入寫作流程,像是多了一個感官。 

我把體力活動(騎車)、資訊處理(交給 AI)、創意與情感(由我補上)結合在一起。這樣的寫作過程,不只輕鬆,還十分有趣。

現在的 AI 不只會聽,還會查資料、整理結構、判斷語氣,甚至能處理多語言。未來的寫作,不是單打獨鬥,而是你和 AI 搭檔完成的創作。 

所以,打開手機、戴上耳機,讓你的聲音變成能被世界聽見的文字吧!用最自然的聲音,寫出專屬於你的自由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o桑
149會員
118內容數
文字創作者、幹話大叔、擼貓大師 📒Notion 數位筆記 #NotionSO爹斯 📮 support@lashiblog.com
So桑的其他內容
2025/05/09
手寫筆記真的比打字有效嗎?本篇文章從大腦科學角度解密,結合親身經驗與專家研究,教你如何在數位時代善用手寫提升記憶力,搭配「2-3-7-21-30」複習計畫與筆記法,打造專屬學習系統!
Thumbnail
2025/05/09
手寫筆記真的比打字有效嗎?本篇文章從大腦科學角度解密,結合親身經驗與專家研究,教你如何在數位時代善用手寫提升記憶力,搭配「2-3-7-21-30」複習計畫與筆記法,打造專屬學習系統!
Thumbnail
2025/05/05
AI 寫作工具正席捲內容產業,但「人類作者還有沒有價值?」這個問題,對 40 歲以上的文字工作者尤其刺痛。從 42 歲前機械工程師的親身體驗出發,揭露 AI 寫稿的情感硬傷,幫你把 AI 變成靈感副駕而不是搶飯碗的敵人。
Thumbnail
2025/05/05
AI 寫作工具正席捲內容產業,但「人類作者還有沒有價值?」這個問題,對 40 歲以上的文字工作者尤其刺痛。從 42 歲前機械工程師的親身體驗出發,揭露 AI 寫稿的情感硬傷,幫你把 AI 變成靈感副駕而不是搶飯碗的敵人。
Thumbnail
2025/04/30
總是靈感一閃即逝?這篇文章帶你從收集、分類、活用到自動化,打造專屬的寫作資料庫,讓每一個好點子都不再白白流失,轉化成源源不絕的創作能量。適合創作者、部落客、寫手、內容行銷人員必讀的系統化創作指南。
Thumbnail
2025/04/30
總是靈感一閃即逝?這篇文章帶你從收集、分類、活用到自動化,打造專屬的寫作資料庫,讓每一個好點子都不再白白流失,轉化成源源不絕的創作能量。適合創作者、部落客、寫手、內容行銷人員必讀的系統化創作指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使用 AI 撰寫文章的挑戰和解決方法。指令過於精準會讓 AI 的文章缺乏變化和個人風格。建議將 AI 當作導師,利用其提問能力來引導思考,而非直接撰寫內容。這種方法不僅能加速思考過程,還能提升文章品質。經過一年的嘗試,作者體會到 AI 從助手逐漸成為思考夥伴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使用 AI 撰寫文章的挑戰和解決方法。指令過於精準會讓 AI 的文章缺乏變化和個人風格。建議將 AI 當作導師,利用其提問能力來引導思考,而非直接撰寫內容。這種方法不僅能加速思考過程,還能提升文章品質。經過一年的嘗試,作者體會到 AI 從助手逐漸成為思考夥伴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如何利用 AI 技術(如 ChatGPT)來輔助撰寫文章的過程。作者詳細拆解了自己的寫作流程,並闡述了每個環節中如何使用 AI 來提高效率。文章強調 AI 在工作流程中所帶來的改變,並指出要適應這種改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練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如何利用 AI 技術(如 ChatGPT)來輔助撰寫文章的過程。作者詳細拆解了自己的寫作流程,並闡述了每個環節中如何使用 AI 來提高效率。文章強調 AI 在工作流程中所帶來的改變,並指出要適應這種改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練習。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邊塗鴉時思考的一些事情,僅限個人想法。 一直在思索是什麼讓文字與人變得平面、變得冰冷,又是什麼讓創作的意義變得單一而扭曲。最近在盯著「AI建議」這個按鈕看時稍微理出一些頭緒。 文章發布前頁面頂端有個「AI建議」的SEO優化按鈕,按下之後會出現AI自動生成的標題、分類、摘要等內容,我覺得很有趣。
Thumbnail
邊塗鴉時思考的一些事情,僅限個人想法。 一直在思索是什麼讓文字與人變得平面、變得冰冷,又是什麼讓創作的意義變得單一而扭曲。最近在盯著「AI建議」這個按鈕看時稍微理出一些頭緒。 文章發布前頁面頂端有個「AI建議」的SEO優化按鈕,按下之後會出現AI自動生成的標題、分類、摘要等內容,我覺得很有趣。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用人工智能AI來寫作的議題,特別討論創作者與執行者之間的關係,以歷史角度指出著名的畫家早已聘用助手來繪畫畫中次要的部份,藝術家不必然是製作藝術品的人。本文作者認為應否用AI代替自己親手創作,是創作者的個人選擇,視乎他的創作目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用人工智能AI來寫作的議題,特別討論創作者與執行者之間的關係,以歷史角度指出著名的畫家早已聘用助手來繪畫畫中次要的部份,藝術家不必然是製作藝術品的人。本文作者認為應否用AI代替自己親手創作,是創作者的個人選擇,視乎他的創作目的。
Thumbnail
瞭解讓AI寫文章的好處,包括提高效率、快速獲取答案和資料整理
Thumbnail
瞭解讓AI寫文章的好處,包括提高效率、快速獲取答案和資料整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