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AI 助理:從草稿到成品的文章創作流程

Peter Tu-avatar-img
發佈於精進職場技能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之前有一次 ChatGPT 當機,我感覺我就像網路斷掉網路的大學生一樣,有種快要死掉的感覺。

因為覺得自己做事太沒效率,不如直接關機電腦,出去曬曬太陽好好休息。

我才驚覺 AI 已經完全融入我的工作當中了!

我覺得 AI 要真的融入工作中的前提是,完全拆解工作流程的每個環節。

以撰寫文章為例子,以下是我在寫系列文「一週一道面試題」時每個環節會想到的事情,以及會透過 AI 輔助的項目。

給一個基礎架構 Start the conversation


首先我會跟 GPT 說他是我的文案助理,要他幫我開始想文章要怎麼寫。

我會給他基本的背景說我寫的文章是讓別人參考怎麼面試,然後請他格式上分成四個段落,分別是:

  1. 為什麼這個問題會被設計出來
  2. 面試官想要什麼樣的答案
  3. 我們應該如何回答
  4. 在問題之外,我們可以在哪裡找到協同效應

最後輸入我想寫的面試題目,請他開始打一份底稿。

學習過往文風 Frame the style & translate


在 GPT 產出第一版文章之後,我會跟他說,這裡是我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

然後在輸入文章之後,請他參考我過去的文風並且把這篇文章翻譯成繁體中文。

再根據我的文章風格和段落格式重寫一次他的答案。

使用台灣常見的單字、片語、成語和專有網域的用語。

請記得用「受試者」來稱呼來面試的人。

在他的回應中移除所有「萬能風格」和其他「過於正式和官方」的語氣。

發散想法 Brainstorm to expand ideas


當 GPT 把文章轉換成我的風格之後,我會開始用發散式的思考,重新找尋靈感和不同的切入點。

最常見的方式是我會跟他說,我想要展延這個題目的思維,參考這個網站 [輸入網址]。

然後從他的角度分析他會怎麼回答這個面試題。

或者提供一些實際工作上的例子來支持他的回答。

最後強調說這次他提供的答案不能和上面第一次翻譯給我的文章答案重複。

收斂想法 Rewrite & customize


等到他回答第二個版本之後,我會回頭來去閱讀兩個不同的版本的每一個段落。

看看哪一個段落比較接近我的想法,然後留下來等等做最後修正。

如果想法差太多的話,我會用收斂的方式,來去告訴 GPT 說這一段我想要重新寫過。

請根據我的新想法,重新詮釋這個段落。

然後輸入我的想法,請他重寫。

這樣做可以在發散的靈感中寫出自己的獨特的觀點,用作者的角度切入。

整合案例,寫一則小故事引起讀者注意


當文章融入我的想法後,我會請 GPT 幫我做個摘要,然後提出我的文章裡頭講到一些在面試中可能常犯的錯誤。

然後根據這些錯誤背景,加上我的過往經驗,寫出一則職場上的小故事供我作為參考。

這樣的 hook 可以作為開頭的故事,吸引讀者注意。

把痛點擺在前面,答案擺在後面。

以第三人稱視角檢視


當文章修改到這邊其實完成度已經高達 90%。

最後就是請他以第三人稱的視角,來審視我的文章。

實際 prompt「請以第三人稱視角來審視我這篇文章,提出非常犀利的見解,挑戰我的想法並且說明這篇文章還有哪裡可以改進。

我不需要你重複寫出原文,或是重寫文章。

我需要你以列出條列式我文章上不足或是可以加強的地方就好。」

以審核潤稿作為收尾。


-


整體來說,我覺得習慣上要改變且最困難的是這兩件事情。

1. 給他一個答案,跟著他一起走回來


我們多半的時候會從依照邏輯從開頭寫,可是這樣 GPT 因為背景太少,容易寫出沒有溫度的文章。

必須要以終為始,些給一個答案作為初版,然後慢慢疊上自己的背景和經驗,添增文章的豐富程度才能有溫度。

2. 知道走回來的路徑長什麼樣子


我另外一個花很多時間練習的是拆解流程的能力。

因為如果不把自己的工作流程拆解成小步驟,其實在往回走的路上會迷路。

像是剛剛的案例我就把寫作流程拆解成「打底稿 → 參考文風 → 發散想法找靈感 → 收斂想法納入個人觀點 → 整合案例寫開頭摘要 → 找人審核和潤飾文章」

然後重新把每個環節重新組裝,加上 GPT 的輔助來加速那個環節流程。

我自己的感覺是如果不花錢上有系統的課,跟著免費資源摸索,大概也要花六個月到八個月的時間才能融入工作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彼得的外商隨筆
68會員
78內容數
任職外商,旅居荷蘭,分享職場日常。✏️ 著作:一週一道面試題 | 我的客服人生 | 生產力駭客 | AI 生活應用
彼得的外商隨筆的其他內容
2025/03/09
本文分享如何將AI融入學習流程,藉由 NotebookLM、GPT 等工具,提升學習效率。作者將學習過程分為Capture、Organize、Distill、Express 四個階段,並利用卡片盒筆記法、座標圖等方式,整理及建構知識網絡,最後透過標籤,建立個人知識庫,方便日後靈感提取及知識運用。
Thumbnail
2025/03/09
本文分享如何將AI融入學習流程,藉由 NotebookLM、GPT 等工具,提升學習效率。作者將學習過程分為Capture、Organize、Distill、Express 四個階段,並利用卡片盒筆記法、座標圖等方式,整理及建構知識網絡,最後透過標籤,建立個人知識庫,方便日後靈感提取及知識運用。
Thumbnail
2025/02/13
本文探討如何有效利用 AI 提升工作效率,並分享三個步驟:拆解工作流程找出 AI 可取代的部分、從外包「系統一」工作開始、提升「系統二」思維能力。作者強調 AI 無法取代人類獨特的思考和經驗判斷,應著重於 AI 與人類的協作,而非完全依賴 AI。
2025/02/13
本文探討如何有效利用 AI 提升工作效率,並分享三個步驟:拆解工作流程找出 AI 可取代的部分、從外包「系統一」工作開始、提升「系統二」思維能力。作者強調 AI 無法取代人類獨特的思考和經驗判斷,應著重於 AI 與人類的協作,而非完全依賴 AI。
2024/10/11
這篇文章描述專案即將落地時,面臨來自各國的眾多問題,並透過 GPT 的幫助,設計連鎖思考流程來處理問題。具體步驟包括參考現有 Q&A 文件、整理問題、分類與配對答案,並利用 GPT 將問題與答案整合成 Excel 表格,提升效率,解決繁瑣的問題處理挑戰。
2024/10/11
這篇文章描述專案即將落地時,面臨來自各國的眾多問題,並透過 GPT 的幫助,設計連鎖思考流程來處理問題。具體步驟包括參考現有 Q&A 文件、整理問題、分類與配對答案,並利用 GPT 將問題與答案整合成 Excel 表格,提升效率,解決繁瑣的問題處理挑戰。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大部分就是他代替我工作GPT AI真的可以取代人類的任何工作
Thumbnail
大部分就是他代替我工作GPT AI真的可以取代人類的任何工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使用 AI 撰寫文章的挑戰和解決方法。指令過於精準會讓 AI 的文章缺乏變化和個人風格。建議將 AI 當作導師,利用其提問能力來引導思考,而非直接撰寫內容。這種方法不僅能加速思考過程,還能提升文章品質。經過一年的嘗試,作者體會到 AI 從助手逐漸成為思考夥伴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使用 AI 撰寫文章的挑戰和解決方法。指令過於精準會讓 AI 的文章缺乏變化和個人風格。建議將 AI 當作導師,利用其提問能力來引導思考,而非直接撰寫內容。這種方法不僅能加速思考過程,還能提升文章品質。經過一年的嘗試,作者體會到 AI 從助手逐漸成為思考夥伴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如何利用 AI 技術(如 ChatGPT)來輔助撰寫文章的過程。作者詳細拆解了自己的寫作流程,並闡述了每個環節中如何使用 AI 來提高效率。文章強調 AI 在工作流程中所帶來的改變,並指出要適應這種改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練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如何利用 AI 技術(如 ChatGPT)來輔助撰寫文章的過程。作者詳細拆解了自己的寫作流程,並闡述了每個環節中如何使用 AI 來提高效率。文章強調 AI 在工作流程中所帶來的改變,並指出要適應這種改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練習。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AI 相關的內容每天都非常多,有聽過很多人因此感覺到焦慮,怕錯過了最新資訊就會趕不上,這篇內容會跟大家詳細的分享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並且會在最後分享一些我的學習資訊來源。
Thumbnail
AI 相關的內容每天都非常多,有聽過很多人因此感覺到焦慮,怕錯過了最新資訊就會趕不上,這篇內容會跟大家詳細的分享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並且會在最後分享一些我的學習資訊來源。
Thumbnail
第 19 天:使用 ChatGPT 完成了哪 3 個任務? 這幾年真的人人都在討論 AI,在我工作的產業裡,也有不少設計師擔心未來會被 AI 取代。 但我認為,AI 就像一個得力助手,可以幫助人們更快完成庶務,給我們更多時間思考更多可能~
Thumbnail
第 19 天:使用 ChatGPT 完成了哪 3 個任務? 這幾年真的人人都在討論 AI,在我工作的產業裡,也有不少設計師擔心未來會被 AI 取代。 但我認為,AI 就像一個得力助手,可以幫助人們更快完成庶務,給我們更多時間思考更多可能~
Thumbnail
瞭解讓AI寫文章的好處,包括提高效率、快速獲取答案和資料整理
Thumbnail
瞭解讓AI寫文章的好處,包括提高效率、快速獲取答案和資料整理
Thumbnail
多種的文字工具 為什麼要談這個呢?是因為我自己創作就使用非常多的文字工具,我把它們當成是自己的員工,而我是工作室的主持者,讓它們為我節省工作時間,產出好品質的作品。這種做法在三年前可能都不太容易達成,但自從2022年11月有了ChatGPT之後,確實證明了能夠為我們節省時間,並且真正為我們做事情。
Thumbnail
多種的文字工具 為什麼要談這個呢?是因為我自己創作就使用非常多的文字工具,我把它們當成是自己的員工,而我是工作室的主持者,讓它們為我節省工作時間,產出好品質的作品。這種做法在三年前可能都不太容易達成,但自從2022年11月有了ChatGPT之後,確實證明了能夠為我們節省時間,並且真正為我們做事情。
Thumbnail
我在【AI寫作術:你應該馬上開始使用GPT作為寫作助手的3個核心理由】介紹了為什麼你今天就該開始人機協作的理由。 如果你已經想要開始,那這裡有3個步驟,可以幫助你提升與GPT一同寫作的效率。 這些步驟將引導你粗素從初步想法到文章草稿, 讓寫作變得不再是一件負擔。
Thumbnail
我在【AI寫作術:你應該馬上開始使用GPT作為寫作助手的3個核心理由】介紹了為什麼你今天就該開始人機協作的理由。 如果你已經想要開始,那這裡有3個步驟,可以幫助你提升與GPT一同寫作的效率。 這些步驟將引導你粗素從初步想法到文章草稿, 讓寫作變得不再是一件負擔。
Thumbnail
相信有許多人都使用跟接觸過 ChatGPT 了,在這個工具出來後我也開始大量使用,被他的反應跟能力給嚇到,但在使用一段時間跟看到大家的應用心得,還是發現了一些應用上的心得,他並不是全能的,但適當的應用絕對可以讓我們發揮更大產能。
Thumbnail
相信有許多人都使用跟接觸過 ChatGPT 了,在這個工具出來後我也開始大量使用,被他的反應跟能力給嚇到,但在使用一段時間跟看到大家的應用心得,還是發現了一些應用上的心得,他並不是全能的,但適當的應用絕對可以讓我們發揮更大產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