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台北】消失的人行陸橋-和平新生天橋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新生和平天橋位於大安森林公園旁,已有逾40年歷史,許多經典電影都曾在此取景,不過於2024年11月19號的晚間開始進行拆除作業

raw-image

這個天橋幾乎串聯了和平路跟新生路的所有路口,而且是封閉式的天橋可以避風擋雨

raw-image

可以看到這個天橋非常寬大,幾乎紅綠燈跟路牌都設在天橋上了

raw-image

準備爬上去來看看,不過可以發現樓梯可能多少會對入口車輛造成遮蔽

raw-image

張貼了許多反對拆除的標語,不過也可以看到已經有張貼11/4將封閉的紙張

raw-image

天橋本身非常寬大,走起來還算舒服,不過看起來利用率真的不高,大家還是習慣走下面的斑馬線

raw-image

從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整個路口,坦白像馬克一樣有玩攝影的人應該都會很喜歡天橋設施,因為可以用上帝視角拍攝路口,晚上也可以曝車軌,尤其是高雄超少天橋的

raw-image

可以看到天橋上的圍欄都是滿滿的抗議標語,而天橋附近剛好是龍安國小,似乎國小方面也是反對拆除的

raw-image

大大的別拆字樣

raw-image

站在天橋的角落視野最好,把大安區公所及整個路口都拍到了,如果大安區公所是個漂亮的商辦,配上夜晚的車軌一起拍一定很美

raw-image

而這個陸橋剛好被拆除也是因為使用年限已到,考量利用率不高的情況下,就決定不進行補強而進行拆除,不過似乎上下課時間陸橋利用率就比較高,拆了可能小朋友也少一個鍛鍊體力且安全的路線,而大人尤其是攝影愛好者也少一個曝車軌的景點了

拆除是好是壞,大家覺得如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克的生活隨手記
2.1K會員
192內容數
北漂新鮮人的生活記錄!沒有多餘的人工香料,就是最純粹的體驗心得~包括旅遊、攝影等內容分享,目前維持週三、週六更新喔!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公園中的一處亮點 台北的中正228公園是一個充滿歷史和人文氣息的地方,而池塘上的拱橋更是這座公園中的一處亮點。這座拱橋優雅地橫跨在池塘之上,白色的拱形橋身與翠綠的水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水中的倒影如同一幅自然的水彩畫。橋的兩側種滿了各種植物,四季變換間,景色隨之不同,給人一種恬靜而愜意的感覺。
Thumbnail
公園中的一處亮點 台北的中正228公園是一個充滿歷史和人文氣息的地方,而池塘上的拱橋更是這座公園中的一處亮點。這座拱橋優雅地橫跨在池塘之上,白色的拱形橋身與翠綠的水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水中的倒影如同一幅自然的水彩畫。橋的兩側種滿了各種植物,四季變換間,景色隨之不同,給人一種恬靜而愜意的感覺。
Thumbnail
充滿歷史與文化氣息 台北中正228和平公園是一個充滿歷史與文化氣息的地方,許多畫家都曾在這裡找到創作的靈感。這個公園不僅是許多人畫畫的地點,更是承載著許多人的回憶和故事。我每次來到這裡,都忍不住拿起畫筆,試圖捕捉這裡的獨特氛圍。 拱橋和後面的涼亭 這次我選擇了一個特別的位置,坐在公園的一角,眼
Thumbnail
充滿歷史與文化氣息 台北中正228和平公園是一個充滿歷史與文化氣息的地方,許多畫家都曾在這裡找到創作的靈感。這個公園不僅是許多人畫畫的地點,更是承載著許多人的回憶和故事。我每次來到這裡,都忍不住拿起畫筆,試圖捕捉這裡的獨特氛圍。 拱橋和後面的涼亭 這次我選擇了一個特別的位置,坐在公園的一角,眼
Thumbnail
今天早晨,我與老朋友約在台北的西門町碰頭。距離上次來這裡,已經有超過十年的時間了。這次早到了一些,便有了機會在這片熟悉又陌生的街區四處走走,看看這裡有什麼變化。 一踏入西門町,就感覺到它似乎經過了一些整理,變得更加乾淨整潔。從這裡望向電影街,“西門町”三個大字的招牌依舊顯眼。街道上有許多黃色的旅遊
Thumbnail
今天早晨,我與老朋友約在台北的西門町碰頭。距離上次來這裡,已經有超過十年的時間了。這次早到了一些,便有了機會在這片熟悉又陌生的街區四處走走,看看這裡有什麼變化。 一踏入西門町,就感覺到它似乎經過了一些整理,變得更加乾淨整潔。從這裡望向電影街,“西門町”三個大字的招牌依舊顯眼。街道上有許多黃色的旅遊
Thumbnail
高架橋北端為博愛路,南端則為中山路。這座橋曾是許多騎機車者害怕的地方,但隨著時間過去,已成為普通景點。2018年及2019年曾舉辦高雄馬拉松,參與者可以透過跑步方式經過這座橋,同時欣賞正在拆除中的高雄車站地面月臺。擁有歷史價值的畫面,幸好當時有拍照記錄。
Thumbnail
高架橋北端為博愛路,南端則為中山路。這座橋曾是許多騎機車者害怕的地方,但隨著時間過去,已成為普通景點。2018年及2019年曾舉辦高雄馬拉松,參與者可以透過跑步方式經過這座橋,同時欣賞正在拆除中的高雄車站地面月臺。擁有歷史價值的畫面,幸好當時有拍照記錄。
Thumbnail
九如路橋曾是一個絕佳的觀景臺,可以俯瞰愛河和火車從旁呼嘯而過。後來隨著輕軌的建設,這個美麗的風景已經消失了,僅能透過照片來回味。
Thumbnail
九如路橋曾是一個絕佳的觀景臺,可以俯瞰愛河和火車從旁呼嘯而過。後來隨著輕軌的建設,這個美麗的風景已經消失了,僅能透過照片來回味。
Thumbnail
以前時常沿著愛河跑步,經過這個鐵橋時,如果有火車經過就會停下來拍照,鐵路地下化後,幸好這個橋還有被保留下來,變成了行人走的鐵橋......
Thumbnail
以前時常沿著愛河跑步,經過這個鐵橋時,如果有火車經過就會停下來拍照,鐵路地下化後,幸好這個橋還有被保留下來,變成了行人走的鐵橋......
Thumbnail
拍攝於2018年左右,現已消失,以前每次要去大潤發、迪卡農搭火車到鳳山車站總是要穿過這個地下道,一開始看到入口處很多塗鴉又昏暗的樣子實在不太敢進去,不過鐵路地下化後,都已經成為了歷史。
Thumbnail
拍攝於2018年左右,現已消失,以前每次要去大潤發、迪卡農搭火車到鳳山車站總是要穿過這個地下道,一開始看到入口處很多塗鴉又昏暗的樣子實在不太敢進去,不過鐵路地下化後,都已經成為了歷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