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F-007】-《槍聲未竟:漢堡殘骸中校的證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姓名:馬汀・艾克哈特(Martin Eckhart)
職銜:北約北方聯合指揮部 第21步兵團 中校
國籍:德國
受訪時間:Z+4年2個月
地點:新布拉格難民營-軍事指揮諮詢處臨時庇護區
其他備註:受訪者為歐洲末日爆發初期,參與「漢堡市區清除任務」的倖存高階軍官。其證詞揭示了當時前線戰事的慘烈景象、軍隊的潰敗以及難以言喻的絕望。

在新布拉格難民營一處簡陋的臨時庇護區內,我見到了馬汀・艾克哈特中校。四年多的時間過去了,但末日的陰影似乎仍未從這位德國軍官身上褪去。他身著整潔但略顯陳舊的軍服,軍靴依舊擦得一塵不染,挺拔的坐姿彷彿已成為他身體的一部分。然而,他的雙眼卻如同兩泓深不見底的寒潭,時不時閃過一絲痛苦和迷茫,彷彿他的思緒仍然停留在那個血腥的漢堡,那場讓他終生難忘的戰役。他的下巴蓄著短短的灰色鬍渣,聲音低沉而沙啞,帶著濃重的北德口音,每一個字都像是從喉嚨深處擠出來,充滿了壓抑和難以言說的沉重。他來自已經淪陷的柏林,那座曾經充滿活力的首都,如今在地圖上已成為一片無法辨識的灰色區域。每當他的目光觸及「家」這個字眼,總會下意識地避開,彷彿那是一個被詛咒的詞語,承載著無法承受的痛苦記憶。「我不是英雄,」他開口的第一句話就如說“我只是不想讓我所記得的那些真實的景象,被後人輕描淡寫地總結為幾行字的『戰術失誤』。”那一刻,我知道,這將是一段充滿掙扎和痛苦的訪談,但正是這樣倖存者的聲音,才是我們必須記錄的、最真實的歷史碎片。

中校先生,您是第21步兵團的副指揮官,當時負責協調北德漢堡地區的封鎖與清除任務。能否談談您對當時前線情勢最直接的印象?那與官方報告中輕描淡寫的描述有何不同?

(馬汀・艾克哈特緩緩地搖了搖頭,喉結艱難地滾動了一下,他的目光游離不定,彷彿在竭力壓制住一段即將爆發的痛苦記憶。)

「『封鎖』?『清除』?」他重複著這兩個詞,聲音低沉得幾乎聽不見,彷彿生怕驚擾到那些早已沉睡的亡靈,「那根本不是什麼封鎖,也不是什麼清除……那是一場徹底的屠宰。而我們,那些身穿制服、肩扛鋼槍的士兵,只是被毫無防備地推進屠宰場的牲畜。」

屠宰場?中校,您的意思是,當時的情況已經超出了軍隊的應對能力?您和您的士兵們感受到了怎樣的無力感?

(短暫的沉默如同沉重的鉛錘壓在空氣中。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乾裂的嘴唇微微顫抖,似乎想爆發出一句憤怒的咒罵,但最終還是強行嚥了回去。)

「你無法真正理解那種感覺。」他終於再次開口,聲音變得壓抑而斷裂,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破碎的記憶深處艱難地挖掘出來,「我們是德意志聯邦國防軍,我們接受過這個世界上最嚴格、最專業的軍事訓練,我們熟稔各種精密的戰術模組,擁有豐富的聯合作戰經驗。我們裝備著最先進的HK416自動步槍、MG5通用機槍,我們配備了閃光彈、煙霧彈、槍榴彈……我們曾經自豪地以為自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我們所預想的,不過是另一場城市恐怖襲擊、某種狂熱的宗教極端分子引發的暴亂,或者是由於失控的藥物實驗造成的騷亂——這些都是我們曾經處理過的局面。在我們的經驗裡,人,即使再瘋狂,也會被槍聲震懾,會恐懼死亡,會選擇逃跑,會舉起雙手投降,甚至會試圖談判。即使是最頑固的恐怖分子,在面對死亡的威脅時,也會本能地畏懼。」

但您在漢堡面對的並非人類?那是什麼樣的景象?您和您的士兵們當時感受到了怎樣的恐懼?

(他緩緩地抬起頭,眼神卻變得異常空洞,彷彿他的視線穿透了我,看到了那些永遠無法抹去的恐怖景象,他的話語像是在背誦一段早已深深烙印在他腦海中的記憶。)

「但那不是人。他們不會高喊任何口號,他們不會留下任何活口。他們沒有任何邏輯可言,沒有任何人類的情緒,更沒有絲毫對死亡的恐懼——你用子彈射穿他們的身體,他們的腹部被撕裂開一個血淋淋的洞,他們仍然會像野獸一樣瘋狂地撲上來撕咬你。你用炸彈炸斷他們的腿,他們甚至會用殘缺的肢體在地上爬行,也要向你靠近。」

「他們……」

(他突然停住了,痛苦地低下頭,用顫抖的手緊緊地按住自己的額角,那是一種近乎失控的痛苦表情。)

「他們不會後退。你知道嗎?無論我們傾瀉多少火力,他們都不會因為槍林彈雨而撤退。他們根本聽不到任何命令,他們的眼中沒有恐懼,他們的大腦裡沒有生死的概念。我們面對的不是敵人,而是一堵會移動的牆壁,一堵由腐爛的血肉、尖銳的牙齒和鋒利的爪子構成的死亡之牆,它冰冷、無情,並且永不知疲倦地向前推進。」

一堵不會後退的牆壁……這聽起來令人難以置信。當時您的士兵們是如何反應的?他們是否曾質疑過自己所受的訓練和信仰?

(他嘴角扯出一抹苦澀至極的笑容,眼中充滿了深深的自嘲和無盡的疲憊。)

「我是西德出生的孩子,我的父親曾經參與過柏林牆倒塌後的軍事重建工作,他用他的一生教導我什麼是紀律,什麼是榮譽,什麼是作為一名軍人對人民應盡的責任。可我們在漢堡的街頭,在那些曾經充滿生機的街道上,傾瀉了成千上萬發子彈——數不清的子彈——那些東西卻依舊像潮水一般湧來,毫無畏懼地向前爬行。我的士兵開始哭泣,開始驚慌失措地四處奔跑,甚至有人絕望地舉起自己的槍,對準自己的頭顱扣下扳機。你知道我的連隊裡,一個年輕的副排長是怎麼死的嗎?」

(他猛地抬起頭,雙眼佈滿了血絲,聲音因為極度的痛苦而變得沙啞。)

「他端著MG5通用機槍,在一個狹窄的街角瘋狂地掃射了將近兩百發子彈,直到槍管因為過熱而開始冒煙。就在他換彈匣的瞬間,兩個穿著骯髒的幼稚園制服的… 東西… 像野獸一樣撲倒了他。他甚至沒有來得及開出第二槍……他或許在最後的0.5秒裡,仍然抱著一絲希望,想回頭看清楚那究竟是不是人類。就因為這短短的遲疑,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他遲疑了0.5秒……這短短的瞬間,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是否也反映了當時戰場上那種令人窒息的恐懼和混亂?您作為指揮官,當時又是如何控制局面的?

(短暫而令人窒息的沉默再次降臨,馬汀的手指不停地在冰冷的折疊椅扶手上焦躁地摩擦著。)

「我們從未被訓練來對付這種東西。這根本不是一場傳統意義上的軍事行動,這是對人類文明的徹底終結。你以為憑藉那些在模擬戰場上演練過的戰術,憑藉那些旨在瓦解敵方指揮鏈的策略就能贏得勝利嗎?大錯特錯。這些東西根本沒有任何指揮系統,沒有任何可以被我們利用的弱點。你砍掉它們的頭顱,下一秒,另一個仍然會張開血盆大口,朝你撲過來撕咬。」

(他猛地握緊了拳頭,整個身體都因為回憶起那些恐怖的場景而變得緊繃。)

「我們不是輸在武器裝備的落後,也不是輸在士兵的膽怯和懦弱——我們是輸在對我們的敵人一無所知,我們根本無法理解我們所面對的是什麼。我們只是被那些坐在後方,遠離戰火的安全地帶,高談闊論著『戰術調整』的官僚們,當作填補缺口的沙袋,用我們無數士兵的屍體,去延緩那場註定到來的崩潰。」

您剛才提到了後方的「戰術調整」。作為前線指揮官,您如何看待那些遠離戰場的決策者?您認為他們真的理解前線士兵所面臨的絕望和恐懼嗎?

(他緩緩抬起佈滿血絲的雙眼,直直地看著我,聲音幾乎變成了壓抑的低吼。)

「而那些坐在後方,在溫暖的辦公室裡,輕描淡寫地說著『戰術調整』的傢伙們,他們又有誰真正開過一槍?他們知道漢堡街頭瀰漫著什麼樣的味道嗎?那是鮮血、冰冷的水泥灰、以及燒焦的人肉混合在一起的令人作嘔的氣味。那種味道……它已經深深地滲入我的骨髓,恐怕我永遠也無法將它徹底洗掉了。」

檔案標籤: #ZIF-007 #漢堡清除行動 #德國軍潰敗 #軍事失誤 #前線倖存者 #感染初期 #戰術錯誤 #活屍第一擊 #歐洲淪陷 #記錄真相 #軍人創傷 #柏林 #Z日 #無力感 #恐懼

系列索引: 《喪屍事件簿-Zombie Interview Files》ZIF-008 📌更多倖存者證言與內部記錄,持續更新中——這場災難的真相,需要我們共同拼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rthur說書不廢話
0會員
12內容數
歡迎來到《Arthur說書不廢話》—把知識變行動的沙龍。 拆書、筆記、創作、生存。說書不說廢話,小說不寫廢文。一起把書變成武器,把想像變成生存之道。
Arthur說書不廢話的其他內容
2025/05/12
訪談對象代號:麥克.鮑里斯(假名)(前X國公共安全部副部長) 採訪時間:Z+3年8個月|地點:聯合難民安全區 T1-Transit Camp 訪員備註:此人曾於Z-6月至Z+2月任X國第二號安全指揮官,涉及多起「封鎖延遲」與「物資優先分配不當」爭議。外貌乾淨俐落,穿著不合時宜但保持儀態,語言冷靜卻
2025/05/12
訪談對象代號:麥克.鮑里斯(假名)(前X國公共安全部副部長) 採訪時間:Z+3年8個月|地點:聯合難民安全區 T1-Transit Camp 訪員備註:此人曾於Z-6月至Z+2月任X國第二號安全指揮官,涉及多起「封鎖延遲」與「物資優先分配不當」爭議。外貌乾淨俐落,穿著不合時宜但保持儀態,語言冷靜卻
2025/05/11
受訪者基本資料 姓名:李淑芬(化名) 年齡:34歲 職業:家庭主婦 所在地:台灣,台北市郊外
2025/05/11
受訪者基本資料 姓名:李淑芬(化名) 年齡:34歲 職業:家庭主婦 所在地:台灣,台北市郊外
2025/05/10
受訪者代號:程文博(假名) 採訪時間:Z+2年,爆發初期 地點:保密(東非某無政府狀態區域)
2025/05/10
受訪者代號:程文博(假名) 採訪時間:Z+2年,爆發初期 地點:保密(東非某無政府狀態區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作者──威托德.皮雷茨基在1940年時,故意被納粹士兵抓獲並冒用波蘭地下軍事司令官托馬什.塞拉芬斯基之名,進入位於奥許維茲集中營,希望以此蒐集營內的情報、組織營內其他被捕人士,在必要時與在外的波蘭軍隊裡應外合,對抗納粹。
Thumbnail
作者──威托德.皮雷茨基在1940年時,故意被納粹士兵抓獲並冒用波蘭地下軍事司令官托馬什.塞拉芬斯基之名,進入位於奥許維茲集中營,希望以此蒐集營內的情報、組織營內其他被捕人士,在必要時與在外的波蘭軍隊裡應外合,對抗納粹。
Thumbnail
只要談到二戰戰史,就絕不會錯過李德哈特。 李德哈特(Basil Henry Liddell Hart )當過記者,走過兩次世界大戰,和各國軍中的高級將領交往甚篤,他的作品往往交錯著個人經驗、檔案、口述。
Thumbnail
只要談到二戰戰史,就絕不會錯過李德哈特。 李德哈特(Basil Henry Liddell Hart )當過記者,走過兩次世界大戰,和各國軍中的高級將領交往甚篤,他的作品往往交錯著個人經驗、檔案、口述。
Thumbnail
倖存者偏差還有一個有名的例子。 那就是明明很厲害,卻吃了一堆負評的M4雪曼坦克 ......
Thumbnail
倖存者偏差還有一個有名的例子。 那就是明明很厲害,卻吃了一堆負評的M4雪曼坦克 ......
Thumbnail
古時歐洲的騎士精神, 身先士卒,濟弱扶貧,因此有其地位榮耀。 而今, 尸位素餐的權貴逃兵仔、 技術性逃兵仔、雙重國籍逃兵仔, 恬不知恥地享用國家的血汗果實, 逍遙法外,不盡基本之權利義務, 讓無數安份盡責、 奉獻生命時間服役的人民,情何以堪? 因此,『兵役翻轉署』..
Thumbnail
古時歐洲的騎士精神, 身先士卒,濟弱扶貧,因此有其地位榮耀。 而今, 尸位素餐的權貴逃兵仔、 技術性逃兵仔、雙重國籍逃兵仔, 恬不知恥地享用國家的血汗果實, 逍遙法外,不盡基本之權利義務, 讓無數安份盡責、 奉獻生命時間服役的人民,情何以堪? 因此,『兵役翻轉署』..
Thumbnail
《非紳士特攻隊》是以英國特別行動部隊,也是現代各國諜報組織的前身為主軸的電影。故事敘述歐洲接連被德國納粹攻陷,英國也正徘徊在續戰與投降邊緣,這時首相邱吉爾準備秘密組織一個對納粹帶有恨意,能不擇手段執行任務的特攻隊,給德軍一個措手不及切斷後方補給,這些非正規隊員是否可以完成任務,成為扭轉戰局的關鍵呢。
Thumbnail
《非紳士特攻隊》是以英國特別行動部隊,也是現代各國諜報組織的前身為主軸的電影。故事敘述歐洲接連被德國納粹攻陷,英國也正徘徊在續戰與投降邊緣,這時首相邱吉爾準備秘密組織一個對納粹帶有恨意,能不擇手段執行任務的特攻隊,給德軍一個措手不及切斷後方補給,這些非正規隊員是否可以完成任務,成為扭轉戰局的關鍵呢。
Thumbnail
  朋友们好,在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当时德军内部,大部分士兵已经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次战争的胜利机会,将会越来越渺茫。出于对自身性命的考虑,有不少士兵纷纷为了自保选择装病,而一些胆小害怕的军官,则开始选择暗中逃避。那么纳粹高层是如何应对这一情况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关于这些事
Thumbnail
  朋友们好,在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当时德军内部,大部分士兵已经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次战争的胜利机会,将会越来越渺茫。出于对自身性命的考虑,有不少士兵纷纷为了自保选择装病,而一些胆小害怕的军官,则开始选择暗中逃避。那么纳粹高层是如何应对这一情况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关于这些事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结束几年以后,到了20世纪50年代时,当时的一些德军战俘,被苏联红军释放以后,回到国内时,内心是什么感觉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部比较早的电影《伯尔尼的奇迹》。这部电影里面讲述了一个战后德国家庭的故事,其军人父亲在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结束几年以后,到了20世纪50年代时,当时的一些德军战俘,被苏联红军释放以后,回到国内时,内心是什么感觉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部比较早的电影《伯尔尼的奇迹》。这部电影里面讲述了一个战后德国家庭的故事,其军人父亲在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拯救犹太人的纳粹德国陆军中尉阿尔伯特·巴特尔。在那时,整个德国上下都处于一种痴迷于希特勒和整个纳粹统治的氛围之内,却依旧有人能够坚守自己的良知,冒着风险去拯救他人。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阿尔伯特于·巴特尔1891年出生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拯救犹太人的纳粹德国陆军中尉阿尔伯特·巴特尔。在那时,整个德国上下都处于一种痴迷于希特勒和整个纳粹统治的氛围之内,却依旧有人能够坚守自己的良知,冒着风险去拯救他人。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阿尔伯特于·巴特尔1891年出生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二战时期盟国和轴心国的战俘的命运。之前我有谈过德军战俘在美国战俘营逃跑的故事,但是并非所有的战俘的命运都像那位可以逃跑的那样。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1945年1月1日这一天,德国军队开始从比利时和边境地区的阿登森林撤军。与此同时,美军在这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二战时期盟国和轴心国的战俘的命运。之前我有谈过德军战俘在美国战俘营逃跑的故事,但是并非所有的战俘的命运都像那位可以逃跑的那样。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1945年1月1日这一天,德国军队开始从比利时和边境地区的阿登森林撤军。与此同时,美军在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