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書

#專書含有「專書」共 1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意外的國度》在後現代史學影響下,史學作品免不了沾染到社會科學的味道。要求數據、要求圖表、要求嚴謹的史料堆砌、要求用社會科學方法分析…… 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歷史的本質是敘事,是說好一個故事,如何在敘事和「科學」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史學家的難題之一。 《意外的國度》就是充分展現了史學家本質的作品。
Thumbnail
2024-06-26
11
《決戰熱蘭遮》這本是我入坑「歐陽泰」(Tonio Andrade)這位學者的第一本著作。 (喜歡到我甚至曾發瘋立志要去耶魯大學找他)
Thumbnail
2024-06-26
6
《戰敗者的觀點》 只要談到二戰戰史,就絕不會錯過李德哈特。 李德哈特(Basil Henry Liddell Hart )當過記者,走過兩次世界大戰,和各國軍中的高級將領交往甚篤,他的作品往往交錯著個人經驗、檔案、口述。
Thumbnail
2024-06-25
7
《一滴淚》《一滴淚》 這是我第一本讀到中國知識份子從反右到文革的回憶錄,是在大學歷史週的時候入手的。 作者巫寧坤(我會一直記成巫仁恕……),抱著為新中國服務的心情,從美國留學回中國。當時就有一位朋友不願回去,苦笑著說理由:「不想回去被人洗腦子」。
Thumbnail
2024-06-25
5
《第三帝國興亡史》《第三帝國興亡史》 作者威廉.夏伊勒(William L. Shirer)是一名記者,親眼見證過希特勒崛起的過程,戰後又到混亂的檔案倉庫翻閱、掌握了許多「第三帝國」的史料。這本書並沒有參照學術格式,因為作者本身就是史料(類似李德哈特)。
Thumbnail
2024-06-25
5
《表裏柯P:迷思與真相 》《表裏柯P:迷思與真相 》 學者易勞逸(Lloyd E. Eastman)曾寫過一本《毀滅的種子》,是最早關於「國民黨為何短短幾年就在大陸一敗塗地」的系統性研究,往後的國民黨史研究(大陸時期)基本都是和易勞逸在對話。
Thumbnail
2024-06-24
4
《朱令的四十五年:北京清華女學生毒殺疑案 》《朱令的四十五年:北京清華女學生毒殺疑案 》 台灣仍有一部分人認為,中國比台灣進步、中國比台灣發展得要好、中國比台灣有效率…… 如果比較硬體,比較經濟,甚至人才的競爭力(人才能不能在社會上發揮正面功用是另一回事),或許台灣真的不如中國。但這一部分人很難理解為何另一部分人不想和中國統一,甚至不想與
Thumbnail
2024-06-24
5
《蔣經國日記揭密》《蔣經國日記揭密》 作者為黃清龍。 本書是目前唯一台灣能夠看到蔣經國日記的中文書籍。蔣經國日記在去年是歷史學界的熱門話題,當然黃清龍的書也時常被拿出來討論。
Thumbnail
2024-06-24
3
《毛澤東:真實的故事》《毛澤東:真實的故事》 作者是亞歷山大.潘佐夫。 這是一本毛澤東的傳記,其實毛澤東的傳記不少見,最早一本是艾德加.史諾的《紅星照耀中國》。史諾當年親自到延安跟毛澤東見面,毛澤東也抓緊能夠以好形象出現在歐美各國眼前的機會,史諾的書因此成為一個交相賊的產物。
Thumbnail
2024-06-24
4
《1949年後的海峽風雲實錄──美中台三邊互動大揭密》《1949年後的海峽風雲實錄──美中台三邊互動大揭密》 作者是唐耐心(Nancy Bernkopf Tucker),中文書名很浮誇,單看書名很容易讓人皺眉,實際上這本書是實打實的學術著作。 這本書可能台派看了會覺得不是很舒服(首先推薦人是中研院張淑雅教授),但我認為身為台派其實更應該閱讀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4-06-2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