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我在4/7關稅日暴跌後進場的理由與目前出場的思考
🔁 操作原則簡述
我的操作邏輯其實很簡單明確:
- 波段操作為主,跌深加碼,漲多減碼
- 從不「全倉進出」,因為我承認自己也會看錯
- 保持彈性、分批應對、理性操作,才是我長期穩定的基石
📉 進場契機:2025/4/7 關稅日暴跌
當天美股因川普關稅言論急殺,市場情緒接近恐慌邊緣,但我判斷這是一次高機率錯殺:
- 價格技術面出現極度超賣
- 情緒面指標(如VIX)破表,市場陷入極端恐慌
- 我根據過往經驗知道:這類政策風險通常不是基本面崩壞,只是短期衝擊
🚀 上漲過程:超預期的噴出
這波從4/7起的反彈,沒有太多回檔,只有一次小腳後就直接一路噴出:
- 幅度快,時間短,出乎我原先預期
- 本來以為會有幾次加碼點,但市場情緒迅速翻轉,幾乎沒給機會
⛔ 為什麼選擇在 5/16 減碼出場?
不是因為看空,而是我做的是高機率操作,而不是拚運氣:
🎯 1. 短線已過熱,機率偏低
說實在的,我也不知道未來會不會再漲。
但我根據自己統計系統的結果,很清楚地知道:
❝ 在經過這種速度與幅度的強勁反彈後,要再連續上漲的「機率已經很低」❞
我只做「高機率」的事,不喜歡去拚那種只有兩三成機會的行情。
這不是不相信市場會漲,而是我知道:
❝ 機率高只是代表『長期優勢』,不是保證每次都贏。 ❞
這也是我上一篇提過的觀念,所以當進入機率偏低區間,我選擇退出。 缺點就是:萬一繼續漲,我會少賺,但我可以接受。
⚖️ 2. 資產配置再平衡:股債比例偏移
- 我的長期配置是股債各半(50:50)
- 這波股市噴太快,股票比例瞬間拉高,整體風險升高
- 所以我調整槓桿ETF部位,降低風險
💸 3. 美債虧損但繼續持有
- 這波台幣強升,美債出現帳面虧損
- 但我不因此放棄美債,因為它是我整體策略的一部分
- 股債配置本來就不是每次都同步對沖,有時齊漲、齊跌都可能發生
我沒有預測債市何時會反彈,我只知道:
❝ 長期持有債券的勝率高,我也沒有擇時的超能力。 ❞
🧘♂️ 操作心得與檢討
這波操作我學到幾件事,也驗證了一些自己過去的原則:
- 進場果斷、有紀律,並非情緒操作
- 漲多不戀戰,機率偏低就出場,不貪心
- 資產配置不是死板的,而是動態調整的過程
- 風控優先,永遠不要拿命拚運氣
🔮 下一步規劃
目前我仍持有台灣買進的兩倍槓桿ETF約400萬部位(對應原型約800萬)
後續如果市場繼續上漲,我會:
- 持續依據系統「漲幅門檻」分批出場
- 同時觀察美債走勢
📌 結語
這一篇紀錄,不是炫耀績效,也不是預測市場走勢,而是留下一份我在極端行情下做決策的邏輯與心態。
❝ 做對高機率的事,讓系統幫我選擇退出點,而不是讓情緒拖著走。 ❞
市場變化難測,但有紀律、有邏輯、懂得風控,就是我能長期站穩腳步的關鍵。
今天這篇主要是寫下當下的心情與想法,未來有什麼可以檢討的地方也可以從文章開始,能改進的就優化,我盡量保持彈性,隨機應變,但是大方向我是不會變了頂多小幅變動,期待接下來的行情,目前把海外資金轉成短債領息先。
總結:接下來美股能持續大漲的機率非常小,非並我主觀預測,而是這是根據歷史統計。
https://www.tiktok.com/@3ce82/video/7504961870424509702?is_from_webapp=1&sender_device=pc&web_id=7436753401763464711
抖音記錄篇 這波先停利+7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