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引爆股災,我看到的是機會

川普關稅引爆股災,我看到的是機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川普關稅引爆股災,我選擇在恐慌中進場


raw-image


沒想到清明節連假,加上川普的「開放日」政策,直接引爆美股大崩盤。說實在的,後續會怎麼走,真的沒有人知道。但你打開各大論壇和討論區,會發現每個人都變成了經濟學家,滿滿的分析、各種預測。所以我很少依賴消息或文章來做投資決策。

一來,即使資訊是正確的,你也未必能正確解讀;

二來,我更喜歡單純一點:看價格、看市場氛圍。


我只關注自己的情緒和策略。這樣一來,能排除不少雜音,雖然說不可能完全不受影響,但起碼恐慌的情緒小很多。再加上,我早就降低了股票的持股部位,這一波下來,實際損失非常有限。現在,我反而期待禮拜一的開盤──看看我手上的美債,能不能抵銷一點這波股票崩盤的損失。


💡我的進場條件很簡單:好球帶就出手

我的策略其實不複雜,只要股價跌進「好球帶」,我就會出手打擊。我主要投資的是科技股或半導體相關的 ETF,所以我會特別關注「那斯達克從高點下跌 20%」這個關鍵數字。對我來說,這就像是一個標準的好球帶。

股市本來就有「超漲超跌」的特性,雖然最終會反彈,但通常會先跌過頭。根據我過去的回測資料,-20% 是一個合理的中間值,可以避免太晚進場而錯過行情。

當然,如果真的超跌,那我就靠資金控管去撈底。


💡為什麼我願意提早進場?


因為我知道—如果跌到 18% 就反彈,那我幾乎什麼都買不到。

所以我寧願提早一些開始分批布局,但一定要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很多人會問:

「萬一跌到 -30%、甚至 -50% 怎麼辦?」

老實說,我沒辦法預測這些。

但我清楚知道「如果遇到,就該怎麼做」。


💡我的風險控管邏輯

我這一波的空頭分批進場策略,最多就是投入 台幣 500 萬。其餘的資金,一定要等確認多頭再進場。因為我不能讓自己在 -30% 就滿倉,結果市場真的跌到 -50%,那會進退兩難。這是一種取捨—— 我寧願少賺,也不賭一發拚大賺。我只做高品質的策略與選擇,不拚運氣。尤其我目前沒有主動收入,風險控管比獲利更重要。每個人的資金結構不同,風險承受度也不一樣,適合的策略自然也不會相同。


💡關於這次提前進場的反思

這一波我其實有刻意等到 -20% 才開始介入,因為我觀察到幾個訊號:

  • 原本高點滑落 10% 的時候,我理論上應該可以先進場,但當時整體感覺怪怪的
  • 這波多頭走得太久,卻沒有明顯的回檔
  • 所有長期均線都被跌破
  • 抖音上我也提早開始看空(但沒有做空),而是轉持債券

後來我也有反思,-10% 的位置只適合「多頭回檔」時去接,但若是空頭起點就去撿,那真的會很慘。


💡目前損益與資產配置

這次的操作,目前看起來幾乎沒什麼損失,甚至禮拜一開盤後,我的損益還有可能是正的。我的資產配置如下:

  • 70% 配置美債
  • 20% 是科技股 ETF
  • 其餘小部分是原物料資產

對這一波的操作,我其實很滿意。

如果我是長期持有者,過去兩年的獲利在短短兩個月內被打回原形,我應該會受不了。這也是我後來決定採取「週期操作」的原因。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



💡下一步:我的後續策略

📊 先附上操作圖,可以看到我在 4/4 號 做了以下操作:

  • 賣出約 100 萬台幣的超短債
  • 買入 TQQQ 30 萬 + SOXL 30 萬(合計 60 萬)
  • 現金保留 30 萬,超短債仍持有 100 萬未動

✅ 為什麼選擇三倍槓桿?

很多人會選擇直接買 180 萬的原型 ETF,但我不是。我更喜歡用 60 萬的三倍槓桿,達到相同曝險,同時保留現金彈性。是的,三倍槓桿會有耗損,但對我來說,優點遠遠大於缺點」。綜合效果來說,這是適合我的策略。

也提醒:不一定適合每個人,請務必自行評估風險。

這波加碼後的部位,等同於原型 ETF 的 180 萬曝險。

就目前的價格來說,部位其實不算大,以我目前的資產規模來看還是偏保守。



✍️ 折衷下的進場理由

說真的,如果完全照我「主觀感覺」,我還是認為會繼續跌。

但我告訴自己:「不能違背策略」。

所以,我折衷做法是:先買一點,不追求滿手、但也不空手。

我會寫下這篇文章,其實也是寫給未來的自己看的,提醒自己當時為什麼這樣決定,

以後如果行情發展出乎預料,也有脈絡可以回顧。



💰 我的總體資金結構與現金流

目前我的資產配置與動用狀況如下:

  • 海外證券現金:約 140 萬
  • 三倍槓桿指數 ETF:60 萬
  • 美債部位:850 萬(可視為高流動現金)
  • 理財型房貸:核准額度 280 萬(尚未動用)
  • 槓桿型 ETF 部位:
    • 兩倍槓桿:100 萬
    • 正 2 原油:20 萬

📌 如果我將美債出清 + 動用理財型房貸 + 資產質押(例如用 0.4 成抵押)

我可用的資金大概有 1,400 萬以上

不過考量到貸款會產生利息,

我不會把每一分槓桿都用到滿,還是會保守控管。



🧠 為什麼我可以這麼「老神在在」?

因為我知道,不管你現在跌不跌,我都有對策

  • 你跌得越深,我就分批買得越多
  • 你沒再跌,我就抱著小部位,參與行情
  • 萬一這裡真的是底?那我就賺少一點,無妨

我本來就可以接受「少賺」,重點是「不大虧」。

我已經找到屬於自己風格的操作策略,這讓我做投資時不會焦慮,生活也不會被干擾。這很重要。


✅ 最後想說的話

每個人的資金結構不同、風險承受度不同、生活壓力也不同。

所以,策略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

你在乎的是什麼?

是金流?波動率?還是心理的安心感?

找到一種你做起來舒服、又能持續實踐的方式,才是真正好的策略。

千萬不要迷信「All in 股票最好」。尋找自己適合的配置才是王道。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阿傑|慢富日記的沙龍
24會員
70內容數
在股市投資中,深度反省是我的成功之道。每次交易後,我仔細檢討決策,探索其原因和結果。這有助於避免情緒驅動的決策,使我更冷靜地應對市場波動。我也定期檢討整體策略,以確保它們保持一致。深度反思延伸到情感控制,我學會冷靜面對市場情緒。這不斷的反思使我成為更理性和智慧的投資者,有助於實現長期成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主要投資美國股市,重點放在 那斯達克 和 費城半導體指數。從 2/19 開始見高回落,這波下跌對我來說並不意外。我平常不太看消息做操作,因為市場漲多自然會修正,而 新聞往往只是附和現象,上漲時總是堆疊利多,下跌時就會滿天利空。老實說,那些訊息更像是幫價格變化找理由。 🚩 我的部位調整與策
空頭下跌後的進場操作策略:分批進場與資金控管 這篇文章是我對熊市來臨時的進場策略紀錄,以提醒自己如何應對市場變化。我們都知道,每次股市拉回都難以確定究竟是多頭修正還是空頭反彈,畢竟沒有人能做到 100% 精準預測。因此,與其執著於預測行情,不如專注於策略與規劃,並根據市場變化靈活應對。 如何
這一篇是關於我為何賣出8/5號加碼三倍槓桿ETF的心得及感想 2024/8/5號 加碼美股 抄底三倍槓桿指數❤️ 首先我是根據我手上的一些統計數據,統整出一個波段平均漲幅是多少,機率大概是多少,根據我的數據當指數從回檔後上漲約20%我就要開始分批出場了,當時確實有出場 台灣那斯達克正2
用機率的角度去預測行情 在金融市場中,投資人常希望找到一種「永遠正確」的預測方法。然而,從機率的視角來看,無論工具多麼精密,都無法實現 100% 的準確性。與其期待完美的結果,不如將預測視為一種機率分布的表現,並用更包容的心態看待不可避免的不確定性。 高機率不等於絕對準確 假設某技術分析
市場分析是用我個人平常觀察盤勢的角度去分析,最近心血來潮想用文章的 方式記錄下來,定義跟標準是我個人的標準,尺度跟維度或許會跟大家不同。 市場技術概況:台股加權指數 台股嚴格定義上來講,已經盤整將近半年了,短中線盤勢屬於盤整格局,這種格局 盤的越久,往往噴出的力道會更猛,至於是往
你的問題很有代表性,很多投資者在回測階段會感覺信心滿滿,但到了實際執行時,往往因為市場的不可控因素和心理壓力而動搖。這是因為在實戰中,情緒、外部環境和即時變化讓人難以完全依賴數據或策略。所以「信仰」和「信心」的建立非常重要,以下是幾個具體建議,幫助你針對投資策略建立足夠的信心與信仰: 1. 深
我主要投資美國股市,重點放在 那斯達克 和 費城半導體指數。從 2/19 開始見高回落,這波下跌對我來說並不意外。我平常不太看消息做操作,因為市場漲多自然會修正,而 新聞往往只是附和現象,上漲時總是堆疊利多,下跌時就會滿天利空。老實說,那些訊息更像是幫價格變化找理由。 🚩 我的部位調整與策
空頭下跌後的進場操作策略:分批進場與資金控管 這篇文章是我對熊市來臨時的進場策略紀錄,以提醒自己如何應對市場變化。我們都知道,每次股市拉回都難以確定究竟是多頭修正還是空頭反彈,畢竟沒有人能做到 100% 精準預測。因此,與其執著於預測行情,不如專注於策略與規劃,並根據市場變化靈活應對。 如何
這一篇是關於我為何賣出8/5號加碼三倍槓桿ETF的心得及感想 2024/8/5號 加碼美股 抄底三倍槓桿指數❤️ 首先我是根據我手上的一些統計數據,統整出一個波段平均漲幅是多少,機率大概是多少,根據我的數據當指數從回檔後上漲約20%我就要開始分批出場了,當時確實有出場 台灣那斯達克正2
用機率的角度去預測行情 在金融市場中,投資人常希望找到一種「永遠正確」的預測方法。然而,從機率的視角來看,無論工具多麼精密,都無法實現 100% 的準確性。與其期待完美的結果,不如將預測視為一種機率分布的表現,並用更包容的心態看待不可避免的不確定性。 高機率不等於絕對準確 假設某技術分析
市場分析是用我個人平常觀察盤勢的角度去分析,最近心血來潮想用文章的 方式記錄下來,定義跟標準是我個人的標準,尺度跟維度或許會跟大家不同。 市場技術概況:台股加權指數 台股嚴格定義上來講,已經盤整將近半年了,短中線盤勢屬於盤整格局,這種格局 盤的越久,往往噴出的力道會更猛,至於是往
你的問題很有代表性,很多投資者在回測階段會感覺信心滿滿,但到了實際執行時,往往因為市場的不可控因素和心理壓力而動搖。這是因為在實戰中,情緒、外部環境和即時變化讓人難以完全依賴數據或策略。所以「信仰」和「信心」的建立非常重要,以下是幾個具體建議,幫助你針對投資策略建立足夠的信心與信仰: 1. 深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搞懂季度再平衡+債券對沖,實務上應該如何操作並注意哪些重點 重點摘要:為什麼要認識這組能穿越牛熊的長期投資組合 如何由《財星500強》大企業選股,打造的實證長期投資策略方法 從你的長線投資組合如何選股一個跨科技、消費、金融、能源的『全產業核心組合』,而非單壓科技或熱門題材。但又輕鬆的方法
前言 好不容易太座的帶狀泡疹稍微康復,上周開始,又輪到學徒我咳到腦瓜子疼,連整組心肝肺都快被淘出來了,實在沒辦法好好寫文章,在此跟各位讀者致歉。聽說小孩子的感冒病毒傳染給大人都特別的慘烈,這次我相信了。 紐西蘭南島短暫的夏天都到家門口了,望著屋外漂亮的景致,卻沒有精氣神好好出門踏青旅遊,
被巿場視為無風險利率的商品:短天期美債,竟然讓我在四個交易日嚐到了1.27%的跌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搞懂季度再平衡+債券對沖,實務上應該如何操作並注意哪些重點 重點摘要:為什麼要認識這組能穿越牛熊的長期投資組合 如何由《財星500強》大企業選股,打造的實證長期投資策略方法 從你的長線投資組合如何選股一個跨科技、消費、金融、能源的『全產業核心組合』,而非單壓科技或熱門題材。但又輕鬆的方法
前言 好不容易太座的帶狀泡疹稍微康復,上周開始,又輪到學徒我咳到腦瓜子疼,連整組心肝肺都快被淘出來了,實在沒辦法好好寫文章,在此跟各位讀者致歉。聽說小孩子的感冒病毒傳染給大人都特別的慘烈,這次我相信了。 紐西蘭南島短暫的夏天都到家門口了,望著屋外漂亮的景致,卻沒有精氣神好好出門踏青旅遊,
被巿場視為無風險利率的商品:短天期美債,竟然讓我在四個交易日嚐到了1.27%的跌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